報醫學的人更多了?學醫真的有這麼好嗎,這4點使學醫很香

2020-08-30 王老師教育說

報醫學的人更多了?學醫真的有這麼好嗎,這4點使學醫很香。

剛剛過去的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醫師節顯得尤為特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國醫護人員拼盡全力奮戰在一線,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努力診治每一位新冠感染者。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感動著我們,讓我們肅然起敬,也讓不少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產生了無限嚮往。這不,今年報考醫學類專業的比例與去年相比明顯大幅度增長。

醫學居然成了熱門專業?不少已是醫學生的網友紛紛表示不敢相信,稱學醫太難了。有句俗話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說起學醫的弊端,可能不管你是不是醫學生,你都能說上這麼一大段:太苦太累、很枯燥、就業前景不好、參加工作時間太晚……但學醫真的有這麼不好嗎,我看未必!不然又怎會有這麼多考生選擇了醫學,而沒有選擇像金融、計算機這樣的老牌熱門專業呢?難道學醫僅僅是憑藉著那份熱愛,或者是那份救死扶傷的自豪感?當然不是,學醫並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不好,甚至未來幾年,醫學行業的前景會越來越好。下面請讓小編為您分析一下學醫的好處。

1、醫生工作穩定,職業生涯較長

在不少人的觀念中,醫生和教師都是行業中的鐵飯碗。即使當今社會已經沒有鐵飯碗這個說法了,但醫生這個職業依舊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醫生的待遇也是比較好的,醫生工作環境優良,假期較多。還有就是醫生越老越吃香,越老的醫生臨床經驗越豐富,醫治患者的能力越強。比如說鍾南山院士在今年疫情中臨危受命,84歲高齡依舊能堅守在抗疫一線,為抗擊疫情不停奔波,在疫情防疫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家人健康更有保障,就醫更方便

人活在世,沒有不生病的,社會上永遠不能沒有醫生。身為醫生,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有就醫的需要,肯定是要比不在這一領域的處理起來更為方便。無論是在對病情的了解上,還是就醫方向上,本身就是醫生的人肯定更為清楚。身為醫生,還能為家人規劃好定期體檢。如果家裡有學醫的人,那就相當於擁有了私人醫生,其便捷性不言而喻。

3、社會地位高,社交範圍廣

疫情凸顯出來了醫護人員的重要地位,人們對醫生的尊敬更是從心底油然而發,學醫的熱情也逐漸萌發。醫生的社會地位更是提高了一層。醫生診治的患者廣泛,認識的人各行各業都有。不誇張的說,一個臨床醫生一生可能把360行的人都能診治全了。俗話說:出門靠朋友。社交範圍越廣的人,辦起事來肯定也越方便。

4、社會對醫護人員的需求量增加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人口逐漸增加。社會對醫護人員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學醫的就業前景與之前相比也會有所提高。其次,我國社會老齡化持續發展,雖然有所減緩,但其增速仍快於世界水平。老人對於醫護人員的需求要遠遠超過,少年、青年和中年人,所以說對於醫護人員的需求量只可能增加不會減少。還有,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高。近幾年,進行健康體檢的人數明顯增加,這說明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這是好事,但同時對醫護人員的需求量也肯定要提高,所以現在醫學行業的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上來。還是那個問題,學醫真的有那麼好嗎?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了。當然行行出狀元,不論你選擇了什麼專業,將來都可以用青春回報社會,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

相關焦點

  • 報考醫學一直很熱門,學醫有4大優勢,有的優勢超出想像
    第一個優勢,認真學醫,個人獲得感很強,未來的職業受人尊敬和尊重。學醫的時間是很長的,一般需要5到8年,這還只是在校的學習和實習時間,如果加上工作之後的實踐,學習的時間會更長。有人會說,學習時間長,這難道不是學醫的劣勢嗎?冷絲認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2020高考學醫熱潮
    這兩天,正是河北省的同學們出分並且報志願的時間段。這幾天來詢問我好多關於河北大學醫學院的問題的親戚朋友很多,我發現很多人是對醫生的崇拜;有一些是覺著對醫學有興趣等等原因來報醫學院。今年因為鍾南山院士掛帥抗擊疫情,很多高考生都想著能去走上學醫這條道路,但是我希望高考生們能冷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興趣志向到底在哪裡?你真的很熱愛醫學嗎?你想之後去醫院救死扶傷嗎?
  • 想學醫,你準備好了嗎?學醫前必看
    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作為一名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的老學姐,你問我要不要報考醫學專業,還是歡迎有條件和興趣的同學來報考。現在的環境大家對學醫有很多意見,都嫌棄學醫太苦太累時間太長了,學出來太窮了,再加上醫鬧醫患糾紛,對醫學更有意見了。
  • 高考報志願:糾結!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明天各位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就要上戰場了,和當年的你們一樣,他們也會有一個激動和忐忑的夜晚。高考完就是報志願啦。因為種種原因,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會選擇就讀醫學院校,走上學醫這條不歸路。 在多數人的眼裡,醫務工作是鐵飯碗,受人尊敬,收入可觀,但其實……醫生這職業,不是一般的慘。
  • 只要學醫就有前途嗎?選擇這四個「醫學專業」,就業困難前途差
    以專業選擇和就業方向上,家長們都有著自己的見解,都認為穩定,體面,待遇好的工作,是學子的不二選擇,尤其是放在今年的情況家長們的想法更加堅定。普遍家長認為學醫當醫生,考取公務員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有前途的決定。那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學醫,是否真的一定就前途萬丈光明?只要學醫就有前途嗎?選擇這四個「醫學專業」,就業困難前途差!
  • 學醫到底是不是入坑,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呢?
    高考結束了,錄取工作也已經結束了,大家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了,有很多同學要去學醫,但是你真的了解學醫嗎?你對醫學生的日常了解多少,醫學生的未來你了解嗎?有人說:男不學醫,女不學護;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是學醫還是要好好考慮,看自己是不是適合。首先是醫學的課程設置,醫學不同於其他的學科,醫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很抽象,在大一發的課本比高一還多,而且每個科目都是要考的,比如免疫、生化、微生物、細生、顯微形態學、有機、近代史------這都是醫學生要學的,而且要學好。
  • 醫學專業的分數為什麼這麼高,每個人都適合學醫嗎?需要認清自己
    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每個人都適合學醫嗎?小玥將在今天的文章當中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為什麼醫學專業這麼熱門?至於為什麼今年醫學專業這麼熱門,小玥認為,和疫情不無關係。疫情當中,不少醫護工作者成為了英雄,拯救了生病的人。
  • 孩子意向學醫,傾向臨床醫學八年,都說學醫累,是這樣的嗎?
    有人諮詢:孩子新高一實行3+3,意向學醫,傾向臨床醫學八年,都說學醫累,醫生能否說一下感受?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令我們感動,也讓我們更加深刻、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發展,人們的健康,離不開每一位醫護工作者。
  • 學醫真的和高中一樣嗎?
    作為已經讀完本科工作五年的老學長,我來強答一波,學醫和高中一樣嗎?是,也不是1.是你之所以有聽說過,專業選的好,天天賽高考這類的說法,是指這個專業內容多,需要你複習的多。這也是學醫和高中像的地方2.不是學醫和高中又很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呢?高中,你認真學,不一定能學好,圓錐曲線,導數,物理最後一題,生物變態的讓你理解出題人的意圖,簡而言之,一句話,高中學習是需要智商的!你還記得背數學支配的恐懼嗎?你還記得葛軍出的題嗎?你還記得數學滿分150,年級平均分74,你考53的日子嗎?
  • 武大華科醫學專業投檔線雙雙提高,疫情激發年輕人學醫熱情
    近日,記者從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兩校今年醫學專業在全國多數省份的投檔位次值均有大幅提升。據了解,今年醫學專業招生有兩大現象,一是報考人數及高分考生較往年更多,二是越是高分越傾向於長學制專業。怎樣才能當一個好醫生?對此,記者採訪了眾多行業的前輩大咖們,看看他們會怎樣講醫學生涯的「開學第一課」?「1979年恢復高考,我是一心填報醫學專業的。」
  • 武大華科醫學專業投檔線雙雙提高,疫情激發年輕人學醫熱情
    近日,記者從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兩校今年醫學專業在全國多數省份的投檔位次值均有大幅提升。據了解,今年醫學專業招生有兩大現象,一是報考人數及高分考生較往年更多,二是越是高分越傾向於長學制專業。武漢大學醫學部招生負責老師宋娟表示,今年學子們報考醫學的熱度確實更高,可能是疫情的發生激發了年輕人學醫的熱情,全社會尊醫重衛的氛圍更濃厚。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學醫的「初心」:或自願或機緣巧合,但都被救死扶傷的使命所激勵學醫意味著什麼?怎樣才能當一個好醫生?
  • 鍾南山院士呼籲年輕人學醫,醫護人員數量少,醫學專業值得報考
    既然當醫生這麼好,為什麼會出現鍾南山所說的「現有醫護人員數量少」的現象呢?首先,主動選擇學醫的學生越來越少。如今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不願意學醫,不願意聽父母的話,這就導致了願意學醫的考生越來越少,醫學院招不到好的生源。大部分高考生都喜歡新奇的專業,比如心理學,人工智慧專業。而這些傳統的專業被考生戴上了「死板」的帽子。父母心心念念的專業,卻遭到了各位考生的強烈抵制。
  • 是不是醫學生一生病,家長就說,你也是學醫的,這都不知道嗎?
    我是學臨床醫學的,但是畢業從事兩三年醫學相關工作,就脫離醫生圈了。這十幾年,我根本不敢生病,哪怕是育兒,學醫這件事兒都會被說事兒。我照顧不好自己,家長說,你一個學醫的,都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嗎?我照顧不好孩子,又被說,你學醫的,不知道怎麼養孩子嗎?
  • 高考結束了,你學醫了嗎?一個過來人告訴你: 學醫,請慎重!
    高考結束了,大家都已經報好志願,等待錄取通知書了。有多少人報考了醫藥大學?又有多少人報考了醫學相關專業呢?一個參加工作多年的學姐告訴你報考之前要慎重,報考之後要更加慎重。前兩天,看到一個問題,「醫二代一般會選擇哪個科室?」
  • 高考報考時間,很多人想學醫又糾結。學醫好不好?先看看這篇文章
    2020年新冠疫情,醫護人員收到了鮮花和掌聲,但臨床依然有刺眼的尖刀和醫鬧。這幾天正是高考報考時間,很多人想學醫又糾結。為什麼學醫?每個人選擇學醫的原因不同看看當年學長學姐們為啥學醫? 學醫是一條漫長且艱苦的路,無疑!
  • 學醫不止有湘雅,湖南這4所大學,醫學專業很強,考生可重點關注
    我國有不少的高校都開設了醫學類相關的專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所醫學院就是協和和湘雅了。這一南一北兩所醫學院,有著非常高的名氣,報考的難度也很大。那麼除了這兩所醫學院之外,想要學醫的學生還有哪些選擇的餘地呢?這裡我們來看看坐落於湖南的高校,它們中的哪些在醫學專業上的實力比較強勁。
  • 文科生能「學醫」嗎?這6個醫學專業前景很好,畢業不比理科生差
    所以文科生想要報考醫學專業,畢業後想要學醫的話,西醫這條路是沒辦法走的。但是也並不是說文科生就真的不能學醫了,畢竟醫學類專業分類很細,總有一些專業是文科生也可以報考的,只不過相比起理科生,文科生想學好更需要努力。
  • 女生學醫,選醫學影像技術還是臨床醫學?前者是技師後者是醫生
    女生學醫目前人數也是比較多的,在大學可以說男女基本能佔到一半,雖說學醫很辛苦,但是真正成為一名醫生後,前途很好,薪酬不錯,作為女生學醫,硬核的臨床醫學當然會更好,但是還是要看女生的性格,如果性格不太潑辣,比較文靜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醫學影像技術更好一些,為何這麼說呢?
  • 獨家評論:說說「2020年高考生,要不要學醫?學西醫還是中醫?」
    每個人問的無非三個問題——要不要學醫?學哪一個專業?報哪所醫學院? 我一般會反問,你為什麼想要學醫?中醫是一群人的代稱,西醫也是一群人的代稱,人的世界,那就會有好有壞,有中間有兩頭。你說中醫絕對的好或者壞,西醫絕對的好或者壞,都是吹牛!其實這些人都是你班上的王二張三李四,難道做了什麼醫,就本質大變嗎?可能性極低。
  • 臨床醫學成十大熱搜專業 張伯禮:疫情讓更多人看到了醫學重要性
    根據百度聯合央視新聞發布的《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臨床醫學為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之一,「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去年增長164%。考生及家長:學醫真的辛苦,但還是選擇報考醫學專業「聽說學醫特別苦,而且很多醫學相關院校及專業都是五年制,不僅需要做各種試驗而且課程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