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考時間,很多人想學醫又糾結。學醫好不好?先看看這篇文章

2020-12-13 醫學科普小達人

2020年新冠疫情,醫護人員收到了鮮花和掌聲,但臨床依然有刺眼的尖刀和醫鬧。這幾天正是高考報考時間,很多人想學醫又糾結。

為什麼學醫?

每個人選擇學醫的原因不同

看看當年學長學姐們為啥學醫?

學醫是一條漫長且艱苦的路,無疑!

大學如果想選輕鬆的專業

醫學院不是你的菜

醫學院就是加強版的高三

醫學書比紅樓夢還厚

醫學書上的中文看著比英語還陌生

加班加點的背書更是家常便飯

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需要多久?

答案:5+3+3+X!

學醫需要家裡經濟穩妥,至少不急著指你賺錢養家,因為等到你開始參加工作,基本是30歲左右,你是未婚的職場小白,你的高中同學已經事業平穩,可能開始生2胎了,你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學醫需要較強的心理素質

關乎人命無小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成為一名醫生,需要承受很多

解剖課是醫學生的必修課,【解剖課】不是屏幕上的3個字,手裡握著手術刀解剖大體老師(捐獻給醫學院的屍體),而且要學習2個學期,你確定能接受嗎?

醫學院有很多的實驗課

給可愛的兔子做手術你能接受嗎?

用手抓老鼠你能接受嗎?

給蟾蜍做實驗你能接受嗎?

給狗狗做手術你能接受嗎?

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臨床經常要面臨各種急症、大搶救

讓你腎上腺素飆升

患者治癒出院讓人欣慰

但是也要面對醫學的局限性

看到生命的逝去

你能接受嗎?

醫生社會地位比較高,收入穩定,找對象也有職業優勢,不用擔心中年失業。但是現在的醫療環境下,工作中會遇到各種的患者,醫患關係如履薄冰,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想當醫生除了修煉醫術,還要學會謹言慎行,做好時刻面對醫患糾紛的心理準備了嗎?

和醫生朋友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醫生眼中的自己 VS 別人眼中的醫生

超長待機工作,休息時間忽略

所有的醫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沒時間休息!996在醫院是不存在的,醫生直奔007!

休息時間嚴重不足:醫生早出晚歸,喜歡睡懶覺的人不太適合學醫工作時間不夠用:白天忙著收治患者,下班還要加班寫病歷

沒有固定休息時間:一臺複雜的手術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手術結束等待你的不是休息,而是繼續工作

夜班是每個臨床醫生的宿命,一夜安穩?還是小事不斷?還是大搶救累到吐血?看個人運氣

沒時間陪伴家人:節假日值班是常態,沒時間和家人出去旅遊(點擊查看文章)

他不用再半夜去醫院了,我也長大了

這就是醫生爸爸!

每一個醫生家裡,都有個野草般頑強的留守兒童

醫學是一份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

畢業工作不代表可以享受安穩!

誰都逃不開定期考核、寫論文、做科研、考證、晉級、進修的命運,深夜裡,淚水混著2兩頭油奮鬥,背書背到眼科隨診,熬數據熬到皮膚科隨診,值班值到心內科隨診。

學醫一時爽,一直學醫一直爽

醫生是一份高壓又複雜的職業

你可能會趕到迷茫

你會被工作壓的透不夠氣

甚至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學醫

哪一瞬間,讓你覺得當醫生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成年人的生活,從參加葬禮開始

每天都要做的兩件事:崩潰和自愈

學醫不只是一份工作

還有一份情懷

最後

對大家說一句

相關焦點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先天不足後天不良之人,就不要選擇學醫了吧!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沒有最好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去年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讓我們看見了一群美麗的白衣逆行者,相信很多人都在為他們感到驕傲的同時,會因此在心裡定下了立志學醫的目標。
  • 想學醫是否只能學物理科?文科生想學醫,可以看看這專業
    文/宸媽說教育眾所周知,報考絕大多數的醫學類專業是需要你在高中時選擇學習物理學科的,這對於不擅長物理學科的學生是非常的不友好的。幾乎是斷絕了學生們學醫的夢想。在新課改完成後,對於想學醫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向。
  • 想學醫,你準備好了嗎?學醫前必看
    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作為一名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的老學姐,你問我要不要報考醫學專業,還是歡迎有條件和興趣的同學來報考。現在的環境大家對學醫有很多意見,都嫌棄學醫太苦太累時間太長了,學出來太窮了,再加上醫鬧醫患糾紛,對醫學更有意見了。
  • 「疫情」讓你想去學醫?「3+1+2」高考模式,這麼選科才能學醫!
    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無數人重新認識到了「醫護人員」的重要性,也讓成為「醫護人員」變成了諸多學子的理想!同樣,筆者也相信在2020年的高考過後,醫學類專業的報名人數絕對會暴漲!可是很多想學醫的同學們,不知道的是在2020年多省市將會啟動「3+1+2」的高考新模式,而在這種高考新模式之下,其實想報考醫學類專業,必須要在高考之中考了指定的科目才能報考!那麼,到底這些指定科目是哪些呢?今天筆者就來告訴各位想學醫的同學,趕緊拿起筆記記好啦!
  • 高考志願:都說學醫不好,為什麼有那麼多考生報考醫學專業?
    志願高考填志願請報考前三思,最好去醫學類大學去實地觀察幾天醫學生的學習狀態、作息時間規律,特別是考試期間的學習、生活、休息,作為臨床醫學生的家長,勸你們「百聞不如一見。」學醫吧,認為學醫能發財的還是不要學醫了,畢竟我也沒見過幾個學醫能發大財的。
  • 2019高考選專業:學醫好不好?哪類學生適合學醫?要從三點來考慮
    關於學醫的問題的文章真是太多了,因為這個專業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儘管大家對它褒貶不一,甚至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說法,學醫好與不好,其實還是要針對每個考生的個性特徵去分析,甚至還要根據整個家庭的情況去分析,學醫的決定其實是一個大的決定,所以,無論是考生也好,家長也罷,在沒有考慮清楚之前
  • 想學醫?看完這篇再填報志願也不遲
    2020年的高考已結束,相信很多芊芊學子開始思考「自己的分數能上哪所大學?」「哪個專業更有前景?」「畢業後好找工作嗎?」所以,如果你想學醫,即便分數隻夠大專線,也請你繼續努力,再報考本科,爭取本科畢業,不然這3年,你真的白讀了。所以醫學這個專業對女生來說還蠻殘忍的,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就是30歲之前,可是如果你想去好一點的醫院,至少要7~8年的時間。所以如果是女生,請做好「晚晚婚晚晚育」的思想準備。如果你已準備好了,我們再繼續說。另外,如果你覺得高中很苦,高三很苦,考完就解放了。
  • 你是否適合學醫?先來一套測試題做做吧
    高考成績放榜之後,大家陸陸續續開始關注諮詢填報志願的問題。今年受疫情影響,相信準大學生們也會增大對報考醫學類專業的關注度。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你對醫學專業了解多少?你是否有堅定的學醫理想?……話不多說,先來刷一套測試題看看?先聲明:前方高能。
  • 高中學科對於學醫的幫助
    本來按照去年的時間,在下個月全國的一部分省份要開始高考前最後一次學考選考,想必經過此次疫情,有不少的小夥伴都有報考醫學類專業的想法。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高中基礎學科對醫學的一些幫助,或者說那些高中學科與醫學有比較深的聯繫。
  • 2019高考選專業:學醫好不好?哪類學生適合學醫?要考慮三個方面
    關於學醫的問題的文章真是太多了,因為這個專業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儘管大家對它褒貶不一,甚至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說法,學醫好與不好,其實還是要針對每個考生的個性特徵去分析,甚至還要根據整個家庭的情況去分析,學醫的決定其實是一個大的決定,所以,無論是考生也好,家長也罷,在沒有考慮清楚之前,需要儘可能多的去了解,學醫與否真是一句話說不完的事情
  • 高考填志願,還在糾結是否學醫?「醫路」走來的師兄有話說
    今天,就是高考志願填報的截止日期了,你有沒有選擇好自己心儀的大學呢?流火的7月,我們也即將告別那些過往緊張焦灼的歲月,抵達人生關鍵的十字路口。可以說,如今選擇專業和院校就是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今後從事的職業,學醫、學新聞、學金融、學師範……把目錄翻過來看過去,最後還要靠「拍腦門」決定自己的一生。
  • 一本線左右的考生,想學醫,可報考這5所醫學院,就業率高
    一般來說,高考成績不超過所在省份的一本線,很難報考醫學院。因為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有點高,特別是好大學的醫學院和部分醫科大學,錄取分數線接近985大學錄取分數線。如廣西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錄取分數線就不低,接近不少985大學在廣西區內的投檔線。
  • 一本線左右的考生,想學醫,可報考這5所醫學院,就業率高
    一般來說,高考成績不超過所在省份的一本線,很難報考醫學院。因為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有點高,特別是好大學的醫學院和部分醫科大學,錄取分數線接近985大學錄取分數線。那麼對於一本線左右的考生來說,如果想學醫,該怎麼辦呢?其實,可以考慮以下這5所醫學院,既能完成學醫的夢想,而且就業率高。
  • 為什麼現在很多學生不願意學醫?
    important}個人以為,現在很多學生不願意學醫原因大概有兩點:一、學醫很難;二、從醫更難。我們常說,如今很多大學生都是混四年,玩四年的,但是學醫絕對無法混。看看醫科大學那些厚厚的教科書,看看醫科大學的課程表,你就明白學醫的艱難了。上大學時,有個高中同學就讀西安醫科大學,和我同城。我約他出來敘舊,他很少答應,原因是學業壓力太大。他告訴我,就讀西安醫科大學簡直就是讀5年高三。
  • 分數在500分左右想學醫,可以報考哪些大學?向你推薦這3所
    在高考結束之後,家長和學生在報志願的時候,會把醫學專業列為想報考的專業之一。但是好一點的學校,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高,想要考上並不容易。鄰居家的女兒婷婷今年高考,分數並不理想只有513分,婷婷的爸爸媽媽都是醫生,所以也希望女兒能夠學醫,但無奈成績擺在這,想要成功考上醫科大學卻有難度,於是小編幫著一起查了很多資料,還特意打聽了一位在醫科大學任教的髮小。
  • 我想學醫,一定要選學物理嗎?
    近日,後臺有同學留言問小高選科分班的事,她說自己想學醫,但選歷史+生物+化學是否可行?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想選歷史,但又想學醫,這樣行不?在廣東省2021年新高考「3+1+2」模式下,由於物理或者歷史是必選的,要求學生二選一,所以物理幾乎成了所有醫學院絕大多數專業的必選學科。小高的建議是,綜合考慮自己當前的物理學習狀況,包括第一次考試成績、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學好物理的信心。同時利用周末假期的時間,提前了解一下各類大學專業,找到自己的目標。
  •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家庭條件差能報考醫學專業嗎?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是醫院的從業者用來表達醫療行業辛苦的一種調侃。那麼作為學生到底應不應該報考醫學專業呢?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呢?今天三元高考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一起來看看吧!學醫當然可以賺錢,但賺錢要等到比較後期了。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理想,需要畢業後能夠快速賺錢,建議報考IT或金融相關專業,那些專業畢業後可以直接工作賺錢,而且收入也不菲。學醫的話,本科基本上是5年,然後研究生又是3年,也就是說在學習的這8年中基本上是沒有太多收入的,實習期間也就是能夠吃飽飯,但賺錢還是要等到畢業後在醫院慢慢晉升才行。
  • 為什麼會選擇學醫,那麼苦還要堅持報考呢?
    醫學生就是指在醫學院校就讀學醫的學生,如今在高考畢業後專業的選擇中很多高中畢業生的首選專業就是學醫,也有很多人確實選擇了學醫這條路。首先我們要知道學醫不止是一個專業的,學醫也是會分科的,因為醫學有很多的專業例如:臨床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影像學、中藥學、藥學、針灸推拿學、法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等很多個種類,供考生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
  •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健康科普排位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畢業季。填志願的時候到了,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決定你人生和職業走向的重要時刻。作為考生家長的你,是不是在猶豫著讓孩子報考醫學專業呢?作為親朋好友的你,是不是在糾結推薦別人學醫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選擇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情。
  • 分數不高卻又想學醫?先別較真醫學類院校,看看這裡的建議
    尤其經過此次特殊春節,面臨很難的2020年高考,或許還不能選擇明年復讀,於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夠進入醫學專業,以後從事醫護行業。但是,多數人擔心自己的高考總分,今年報考這類專業會不會競爭很大,具體操作起來可能卻並沒有那麼簡單,稍有不慎即可不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