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還在糾結是否學醫?「醫路」走來的師兄有話說

2020-12-14 騰訊網

今天,就是高考志願填報的截止日期了,你有沒有選擇好自己心儀的大學呢?流火的7月,我們也即將告別那些過往緊張焦灼的歲月,抵達人生關鍵的十字路口。可以說,如今選擇專業和院校就是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今後從事的職業,學醫、學新聞、學金融、學師範……把目錄翻過來看過去,最後還要靠「拍腦門」決定自己的一生。

還是聽聽前輩們如何說吧,如果你想報考醫學院,南方+為你請來了兩位醫學院「大師哥」,聽聽他們「醫路」走來的心得體會,或許會對你當下遲疑不決的狀態帶來些積極的影響。大師哥們說,「醫路」走來有心酸,有腰酸,在這裡既不「忽悠」也不「吐槽」,他們只想告訴大家個人的學醫體驗,儘管這於每個人是千差萬別的。十年修得醫學博,二十年修得主任醫,無論是在醫學院的檯燈下,還是在醫院的無影燈下,總有一種初心讓人「衣帶漸寬終不悔」。

興趣是一切專業的首位要求

陳宏是1984年中山市高考理科「榜眼」,如今,他是中山市人民醫院腫瘤分院副院長,從醫之路29載,對於陳宏來說這仿佛是一條命中注定的道路。「我的父親就是在中山市人民醫院中醫科退休的,母親又是一名護士,學醫是我當時唯一的選擇。」陳宏口中所說「唯一的選擇」,既主觀又客觀,1984年雖然沒有現在的專業種類多,但學醫顯然不是「唯一」的選擇,只是在他看來,學醫是他的必然之選。因此,從客觀上看,據他講,當時他將全部志願都填報成各大醫學院,簡直到達了非醫不可的地步。

出生在醫護家庭是其報考醫學院的首要原因,他坦言,自幼看著父母從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他只覺學醫是一門永遠餓不死的技術,讓人感到永遠在幫助別人。「無論在哪個年代,擁有能夠傍身的一技之長總是保險的,尤其學醫,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陳宏說。陳宏的兒子倒沒有像他那樣義無反顧,順著自己的意思選擇了金融專業。對此,陳宏感慨,時代不同了。近年來,社會上新興了許多其他熱門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學生的選擇,此外,醫生的工作環境也在悄然發生轉變,他表示自己尊重兒子的選擇:「他喜歡就好!」

中山市博愛醫院風溼血液科主任醫師鞠文東也有著類似的家庭情況,他的父親是名藥劑師,母親是位助產士,自己的兒子去年剛考上了中山大學數學系。鞠文東表示,兒子從小熱愛數學,很早便表現出對於這門學科的興趣,他認為尊重興趣才是第一選擇。「雖然我受父母工作的影響比較大,但是我並不想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鞠文東透露,學醫是份苦差事,需有著紮實過硬的專業功底和充滿耐心的人文關懷,如果沒有興趣,學醫就會成為痛苦的事情。

自幼跟著父親行醫的鞠文東如今自己也已從業35年,回想那個困難的年代,父親作為下鄉的醫療幹部,憑藉一雙「赤腳」走遍山野村落,四處為鄉親們看診,鞠文東就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長大。他深感學醫能救人於痛苦,無論什麼時代都是百姓最為需要的人。年少歷事多,胸中有抱負,鞠文東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也是清一色的醫學院,最終如願以償。

「醫學院課程多,很多東西需要背,對基本功要求嚴格。此外,一些解剖課也需要一些心理上的適應期,但我還是那句話,只要熱愛這門學科,一切都會覺得值得。」

醫學院招不到狀元了?

在80年代的中國,能成為醫學院的學生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當時,各省市狀元和排名靠前的學生都很積極報考醫學院,現在不一樣了,到醫學院就讀的狀元比從前少了很多,我真希望這個學科能招到最為優質的生源。」陳宏感慨著,儘管他也能理解,這並不是一個能讓年輕人很快就名利雙收的職業。

十年修得醫學博士,二十年修得主任醫師。「醫生的晉升之路何其漫長,這不是一個浮躁的職業,要耐得住沉得住。」鞠文東介紹,醫學本科5年,若加上碩博,則需要有10年做學問的時間。畢業後還要加入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下稱「規培」)的大軍,此後,若幸運的話就會經歷每隔5年的「三級跳」,從主治醫師到副主任醫師,再到主任醫師。「在這個屬於醫生的成長期裡,一位醫生到了40多歲才是他/她的『正當年』呢。」鞠文東笑說。

近年來,鞠文東也些許感到醫院招人困難,優質人才逐漸另謀高就,這令他偶爾感到力不從心,希望能有些大環境上的改善,留住優質醫學人才。「這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我還是要呼籲那些好學生,報考醫學院!給自己一個大平臺,終身成長。」陳宏也表示,想要改善目前醫學院招生和醫院招人的難題,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比如醫學院也可以效仿師範學院,為報考的學子提供一些優惠的就讀政策,以吸引那些優秀的人才。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圖片】受訪者供圖

【通訊員】林茹珠 何金釗

【作者】 郎慧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三分考,七分填」有道理嗎?家長考生怎麼看?
    糾結,糾結,再糾結!五味雜陳,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歡迎大家分享、轉發、點讚、關注!昨天,8月24日,江蘇省本二批次徵集志願正在填報中,還有大批的江蘇考生還在面對寥寥幾個徵平計劃(多數民辦高校、外地高校)發愁,是填報本二徵平高校,還是過幾天填報大專志願,或者直接去復讀。
  • 高考出分了?作為醫生:想學醫選專業填志願有技巧
    這幾天高考出成績,幾家歡喜幾家憂,大家的心情在忐忑之後終於也有了結果,所以接下來就該思考選專業填志願的事情了。這個真的很重要!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想學醫,但是不知道學醫需要什麼條件。作為醫生和曾經的醫學生,這裡梳理了一下,學醫需要什麼條件?學醫選什麼專業好?學醫有哪些要求對於想要學醫的學生來說,在高考分數上是有要求的,也就是高考分數越高越好,而且光分數還不夠,排名也不能低。
  • 高考出分了?作為醫生:想學醫選專業填志願有技巧
    這幾天高考出成績,幾家歡喜幾家憂,大家的心情在忐忑之後終於也有了結果,所以接下來就該思考選專業填志願的事情了。今年河北600分排三萬名,很多人心有疑慮,2020年河北省考600分可以上河北醫科大學嗎?應該可以考上,但是專業不會很好。根據經驗和預測,本碩640+,臨床620+,588分護理、助產、精神醫學應該沒問題,食品與營養學、康復衝一衝可以。今年各專業分數線和提檔線會高很多。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想學醫,但是不知道學醫需要什麼條件。
  • 醫生故事 | 當年的你,為什麼選擇了學醫?
    今年的高考結束的特別晚但也不耽誤每個高考家庭中緊張的氣氛等分數、填志願 一刻都不能放鬆在填報志願之際小普採訪了武漢市普仁醫院裡的醫生們問問ta們當年【為啥會選學醫?】如果用現在的話說,我上學的時候是個學霸(笑),都說學醫很難,我就想去挑戰自我。
  • 填志願,家長一般糾結啥
    一 中高考填報志願,都糾結得很。中考志願填報,大部分都是家長要拍板。孩子尚未成年,自己這一選擇不但事關孩子高中三年上學的地方,還可能影響到日後的高考,甚至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因此,要不浪費孩子的每一分,過後能保證如願錄取,將來孩子上學之後不後悔,三年後還能考個好成績……這些綢繆,考驗的是家長的信息搜集能力、人際關係的經營、眼光是否長遠、心理是否穩定 、甚至是有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報的合適了,是孩子考得好,未必是你做父母的功勞;報的不合適,可能會被孩子埋怨責怪,做家長的心裡可能會長時間自責,過意不去。確實糾結得很。
  • 高考志願:都說學醫不好,為什麼有那麼多考生報考醫學專業?
    志願高考填志願請報考前三思,最好去醫學類大學去實地觀察幾天醫學生的學習狀態、作息時間規律,特別是考試期間的學習、生活、休息,作為臨床醫學生的家長,勸你們「百聞不如一見。」學醫吧,認為學醫能發財的還是不要學醫了,畢竟我也沒見過幾個學醫能發大財的。
  • 大學新生:填志願前vs填志願後,師兄師姐的嘴,騙人的鬼
    近日,絕大部分省市的高考生都完成了志願填報。一直在新生群裡為學校免費吹彩虹屁的師兄師姐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們的彩虹屁已經吹完,開始要來告訴你們赤裸裸的事實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志願確認前後,師兄師姐的態度180度大轉彎。師弟師妹內心os:真是辛苦你們了!平時動不動就在朋友圈吐槽學校,結果一到招新季就出奇一致地誇誇誇。
  • 高考志願填報為什麼糾結?
    高考志願填報為什麼要糾結?每年高考志願填報都令很多家長和高考學生頭疼,很糾結,高分有高分的糾結,低分有低分的糾結,總之各個分數段都在糾結,那麼大家都在糾結什麼呢?高分的糾結選清華還是選北大,進入清華、北大選什麼專業?哪個專業更有前途?等等,非常糾結。能夠進入985院校的,在進入哪一所985院校更好一些,哪個城市更好一些?哪個專業更好一些?
  •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興趣重要還是特長重要?
    #距離今年高考僅剩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除了在衝刺階段儘可能地提升成績,另一個關注點就是填報志願和專業選擇等問題。雖然填志願時沒選好專業,將來也有轉專業或者工作後轉職的機會,但是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尤其是如果開始專業沒選好或者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沒興趣,畢業時勉強擇業或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就業將處於比較劣勢的地位。不如趁高考填志願選專業的機會一步到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成本都小得多。
  • 你是否遇見高考後填志願的學生,今天來讓你快速準確選到好大學
    前幾天,全國各地都已經公布了高考成績和錄取分數線,這幾天是高考志願填寫高峰期,相信在每個家庭都有人高考,孩子、兄弟姐妹、親戚、與你同屆的復讀生等等高考志願可以說是第二次高考, 「 七分考三分報 ,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 」 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志願填報得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到錄取的結果和今後的發展。如果報得好可以低分高就,報得不好很可能本科變為專科,名落孫山。
  • 高考志願怎麼填能提高錄取率?高考考生怎麼填志願
    高考「出分」後,志願填報成為最讓考生和家長糾結的話題。該填報什麼樣的專業?該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擇專業?平行志願怎麼填更合理?新高考地區考生該怎麼填志願?一起來聽聽高校招辦主任們給出的專業建議。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白菲提醒考生,報志願選專業時要儘量了解專業內涵,包括該專業的主幹課程是什麼,是否屬於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等等。——本科階段以選學校為基本出發點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糾結應該先選專業還是先選學校,李磊表示,要綜合權衡學校層次、專業實力、地域經濟。
  • 高考報志願:糾結!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疫情依然沒有完全過去,但推遲的高考卻還是如約而至。明天各位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就要上戰場了,和當年的你們一樣,他們也會有一個激動和忐忑的夜晚。高考完就是報志願啦。因為種種原因,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會選擇就讀醫學院校,走上學醫這條不歸路。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但是,一味的追求熱度,你有沒有冷靜思考一下:你到底適合不適合學醫呢?還記得去年剛高考完,在填報志願的風口浪尖上,一篇文章上了熱搜的新聞嗎?丈夫學的是中藥專業,妻子學的護理學專業,然而小倆口畢業後都沒從事醫療工作,而是在市場附近賣起了油條,現在年收入30萬。一時間,究竟要不要學醫,敢不敢學醫一度引起熱議。
  • 志願填的好,類似「小高考」
    多個省份的高考成績已經陸續發布,接下來就是志願填報。關於志願填報,有人說志願填的好,類似「小高考」,從中可見這是不容馬虎的,無論是對成績高、還是成績低的同學來說都至關重要。高考志願填報前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三個原則就是專業、學校、地域。那跟著小編一個個地看。
  • 聚焦2015年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志願怎麼填
    聚焦2015年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志願怎麼填 中國網地產 2015/6/25 8:20:00 高考分數出來了,大家除了多了欣喜成份外,更多的是關心志願填報問題。
  • 2019高考志願填報技巧,看完不再糾結!
    2019高考已經結束,各位準「大一」的同學們在放鬆之餘都在期待自己的分數,過不久可能會在小小的志願單上躊躇,小航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志願填報技巧,看完不再糾結~① 分析考生個人和家庭的特徵以及需求包括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想去的城市、職業興趣、對自己畢業以後的期望、爸媽對自己學歷的期望。
  • 2019高考填志願:適合理科女生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高考填志願是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最近很多朋友在網上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哪些專業最適合學理科的女生呢?對於學理科的女生來說,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其實非常廣的。一、2019高考填志願:適合理科女生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比如說金融學專業,會計學專業,工商管理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工商管理專業等。這些專業一般在大學期間要是專業技術知識學的比較紮實,實踐能力也比較突出的話,畢業之後能夠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機構。
  • 高考志願怎麼填?長安大學學長、學姐這樣說!
    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們就要面臨著志願填報的問題。如何了解一所大學,如何選擇合適的專業,是選擇學校還是城市……這些都是在填報志願時會遇到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吧。
  • 高考填志願,你聽說的撿漏可能是坑,哪有那麼多便宜可撿
    近幾日,家有高考生的家庭多數都在忙於填志願這事了。除了以下兩類情況不發愁,多數家庭還是有點糾結的。一類是考得特別好的,想上的學校和專業穩穩噹噹能上的,這類家庭不發愁;一類是考得特別差的,家裡也不太在乎讀什麼學校專業了,這類家庭不發愁。
  • 填完志願後,如何第一時間確定自己是否被錄取?高考專家有話說!
    高考前考生會說壓力大,高考後考生會說填志願難,其實,在等待錄取結果的時候也很痛苦!這種心情就像在等公交車一樣,害怕、驚喜、焦急、焦躁等各種情緒都會湧上心頭,真的好想知道錄取結果,哪怕是一點消息都能平復一下心頭之急。那我們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