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願:糾結!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2020-12-13 昭昭醫學考研

疫情依然沒有完全過去,但推遲的高考卻還是如約而至。明天各位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就要上戰場了,和當年的你們一樣,他們也會有一個激動和忐忑的夜晚。

高考完就是報志願啦。因為種種原因,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會選擇就讀醫學院校,走上學醫這條不歸路。 在多數人的眼裡,醫務工作是鐵飯碗,受人尊敬,收入可觀,但其實……

醫生這職業,不是一般的慘。

1、學醫慘之:你敢學醫我打斷你的腿

每年高考結束到報志願,總有會醫生調侃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

類似的職業導向還有當教師的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師範,當律師的不想讓孩子學法(對聯的下半句: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而學醫,感覺已經成了鄙視鏈底端的存在。。。

放棄學醫的名人不要太多啊,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

你以為大家都勸考生別學醫,醫學院就好考了嗎?並沒有!

這些年醫學類本科的錄取分數線一路水漲船高,一般醫學本科線基本已經到了重點線以上,所以就是想學醫也很難考上。

但真的分數好的,有幾個想學醫呢?

有報導說X省高考狀元、榜眼、探花全部出自醫療家庭,但這三個人都沒選擇醫學專業。。。還真挺尷尬的。

中國校友會發布的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的本科專業排行榜上,工商管理、經濟學、電子信息類領先前三,醫學類排在第12位,總體還是挺靠後的。

從歷屆狀元的選擇來看,醫學類佔比也處於末流。遠不如經管、工學、法學等專業,佔比徘徊在1~2%之間,從來沒超過2%。

至於狀元最喜歡的專業,基本都在金融體系。

果然聰明人都知道,畢業就被投行搶走當blingbling高富帥才是正道。

註:狀元總數為以上專業數據相加,數據主要來自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

不過即便高考狀元都沒有選擇學醫,醫學生的生源和水準也非常高,比如華西醫科大、特別是口腔醫學的分數,都接近清北了。

所以啊,還是有很多想不開偉大的學霸們在學醫!感恩!

2、學醫慘之:太特麼難學了

來來來,觀賞一下醫學生的教材:

如果還是不能直觀理解,再看這個:

醫學教材的字數竟然比「四大名著」還多

如果你跟醫學生求證這件事,他們一般都會:

ok,fine!

還有已經學醫的前輩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筆記,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要犯心臟病!

筆記其實也不算什麼,課表才是真牛X:

貌似右下角還是有一節休息的嘛,也不是一點活路沒有的對吧?

不過醫學生的考試就很驚心動魄了。

首先是時間長。正常大學專業的考試三五天,最多一周就考完了,醫學生的話,要考整整一個月。。。

其次是內容多,而且不存在「重點」。

再次,就是內容難,比難產還難。

不但難,還特別雜,比如,學習「醫學生專用文字」:

對,你沒看錯,醫學生真的有自己的文字。

還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總之一句話:

3、學醫慘之:脫髮單身如影隨形

學醫慘,不光是學海無涯苦做舟,生活上也是大寫的慘。

首先犧牲掉的,就是頭髮。

可以說,醫生和頭髮是無緣的。

比脫髮更心塞的,還有找不到對象。

當醫學生遇到普通學生:

當醫學生遇到醫學生:

醫學生的實際感情生活——一望無際的空窗。

對象和頭髮都留不住,但也不能輕易放棄人生。醫學生最擅長的就是苦中作樂。

比如,「盤」個癩蛤蟆解解壓:

再比如,搬搬屍體,活動一下 :

搞搞解剖,調節一下:

要問醫學生的最佳技能,那就是玻璃渣子裡找糖吃,還能吃的倍兒香!

4、學醫慘之:被全世界誤解

其實,學習全都是淚、生活枯燥乏味,這些醫學生都能應付。

但除了來自學校的壓力,醫學生還要面對各種難纏的誤解,在心理上遭受一萬點傷害。

比如某些「以為學醫就能看病」的親朋:

面對這種人,懟回去吧,以後就別想做人了,不懟回去,就要憋出心理創傷。

只要你敢說一句不會、不懂、不知道,人家的臺詞早就叭叭等著了:

「不是說學醫的都是學霸嗎?還有不知道的?」

「我看你學白上了,書白讀了

一問三不知,怎麼當醫生?」

。。。

再比如,總拿有色眼鏡看你的路人:

「去看個病,還沒說幾句話,醫生就讓我去照CT、X線、B超、CT、心電圖......不會看病,只會開檢查,多黑心啊,就想騙我們老百姓的錢!

「天天就坐電腦前打打字,賺錢也太輕鬆了!

「醫生工資都很高的,開刀還有紅包拿!

其他的誤解還有:

不能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吧。。。

5、學醫慘之:千辛萬苦不如賣紅薯

上面這些,都是學醫要面對的精神折磨,我們再來說點實在的。

大家都以為醫生工資高,但實際上(尤其是國內),和金融、IT比起來醫生真的不算高收。

雖然做到頂端的醫生待遇並不差,但要熬到頂端的苦日子,那是真苦。

2018屆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前50位,只有生物醫學工程以月收入5316元上榜,排名第一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

2018屆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較低的主要本科專業(前10位)中,臨床醫學以4320元上榜

這幾年分級診療改革中屢屢提及缺乏的全科醫生,也以月收入3973元上榜2018屆本科畢業生從事的半年後月收入較低的職業(前10位)。

這裡的月收入指工資、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月度現金收入。

畢業三年後收入較高的專業中,醫療類無一上榜。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5屆大學畢業生三年後職業發展跟蹤評價

工資低就算了,就業專業門檻偏偏還是最高。感受一下: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8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

說好的高難度高收益低難度低收益,高難度低收益不存在呢?

學醫就是高難度低收益活生生的典範啊!完全不合理啊!

於是,腦子不傻的醫生們,用腳進行了選擇:老子不幹了。

據2017年《TheLancet》研究數據顯示,根據中國2005—2015年國家衛計委的衛生年鑑分析,25-34歲醫生比例從2005年的31.3%降至2015年的22.6%。

這說明,年輕醫生正在因為各種原因離開醫院。

而且醫生資質也開始大幅度降低,上海一家三甲醫院的科室主任說:「單從個人感受來說,近年來到我們醫院的醫生素質確實不如以前了。

總之一句話:薪酬待遇低,工作壓力大,職業發展路徑窄。

這麼下去,以後中國人面臨的將會是無醫可看,逮著還是個庸醫的可怕局面!

難道學醫就沒有一點好處嗎? 學醫其實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心態好?

或許,學醫的人才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吧。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頭,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廣大醫護人員白衣執甲抗病毒,逆行出徵為蒼生,讓我們看到了醫生這個職業的高尚和重要性。

如果你身邊有孩子想要學醫,不用說偉大神聖的字眼,只告訴他們醫學是個多麼有激情的行業雖然小昭也明白讀醫從醫的千萬般苦,但如果她/他也像當初的你一樣,有一個救死扶傷的夢想,我們就不應該扼殺。

只有一點,填報大學志願時一定要考慮清楚,醫學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堅持住才能得到想要的。

最後,昭昭考研要衷心感謝每一位仍舊堅持在崗位上的醫生。

勿忘初心,感謝有你!

相關焦點

  • 高考填報志願:到底要不要學醫?
    近幾天,眾多高考學子開始填寫報考志願。此時的決定便可能決定他們的一生。真正的處在人生十字路口。要不要學醫,一直是近些年充滿爭議的話題。醫生這個行業,有人羨慕,有人排斥。今天,作為一名醫生老司機,我將和你好好聊一下,到底要不要報考醫學院校?
  • 高考報志願用糾結專業嗎
    回想到我高考完的那段時光,是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沒有考慮到那麼多,把心思都放在了考駕照上。從暑假到現在,內心的心情和態度隨著認知其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報志願的那一段時間也是相當的糾結,總覺得這個專業挺好,那個專業也挺好。其實大家都是這樣,整個中國的學生都差不了多少(無外乎那些極少數在高考之前就確定了自己濃厚的興趣所好的大哥),高考前和父母探討專業,父母總說:"想那麼早幹嘛!
  • 2019高考志願填報技巧,看完不再糾結!
    2019高考已經結束,各位準「大一」的同學們在放鬆之餘都在期待自己的分數,過不久可能會在小小的志願單上躊躇,小航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志願填報技巧,看完不再糾結~① 分析考生個人和家庭的特徵以及需求包括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想去的城市、職業興趣、對自己畢業以後的期望、爸媽對自己學歷的期望。
  • 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
    想學醫的同學別被坑了!高考志願選這些專業,畢業後都不能當醫生如今不少大學已經開學了,很多同學熬過了暗無天日的高三生涯,迎來了美好的大學生活,不得不說是一大樂事。然而不少打算學醫的同學開學後卻發現,自己報考的專業竟然不是醫學類。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說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有大一新生向小水抱怨,自己明明選的是醫學類專業,卻被分配到了其他系,沒有進入醫學系學習。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先天不足後天不良之人,就不要選擇學醫了吧!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沒有最好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去年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讓我們看見了一群美麗的白衣逆行者,相信很多人都在為他們感到驕傲的同時,會因此在心裡定下了立志學醫的目標。
  • 葉純隨筆:高考報志願選專業很糾結怎麼辦
    此時正逢高考報志願,根據生涯規劃的理論,選擇人生定位不外乎「向內看」、「向外看」,向內看就是看「興趣、能力、價值觀」,「向外看」就是一看社會趨勢,二看家庭資源。現在正是高考之後報志願的焦灼期,無數家長與考生為此傷透了腦筋。
  • 高考志願怎麼報?你要的乾貨都在這裡
    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高考三步曲也來到了最後一步:報志願。有的人說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這句話就有些過了。畢竟你考不到理想的分數,就算報的再好也錄取不了好的大學。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從側面說出了報志願的重要程度。
  • 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
    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
  • 高考志願:都說學醫不好,為什麼有那麼多考生報考醫學專業?
    還是一門窮其一生都行走在學習路上的時刻伴隨看職業危險的專業。志願高考填志願請報考前三思,最好去醫學類大學去實地觀察幾天醫學生的學習狀態、作息時間規律,特別是考試期間的學習、生活、休息,作為臨床醫學生的家長,勸你們「百聞不如一見。」
  • 高考填志願,還在糾結是否學醫?「醫路」走來的師兄有話說
    今天,就是高考志願填報的截止日期了,你有沒有選擇好自己心儀的大學呢?流火的7月,我們也即將告別那些過往緊張焦灼的歲月,抵達人生關鍵的十字路口。可以說,如今選擇專業和院校就是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今後從事的職業,學醫、學新聞、學金融、學師範……把目錄翻過來看過去,最後還要靠「拍腦門」決定自己的一生。
  • 高考:報志願的這些誤區一定要了解,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避開
    高考成績馬上就要出爐,即將到了報考志願的環節。影響報志願的情況有很多,應該怎樣權衡學校、專業和城市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呢?這些都需要在不同的情況下做出調整,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考生和家長們帶來一些幫助。說到底,在選擇城市時,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的就業和發展的空間。
  • 理清這幾點,高考志願並不難報!
    不少學生並沒明確的專業概念,覺得學什麼都問題不大,這樣的話就肯定是院校優先,以挑層次高的學校為主。這樣的高考志願是相對容易填報的,將一系列的院校按投檔位次的高低及個人喜好報上,專業志願填報選擇自己喜歡的、相對冷門不抗拒的專業報上。志願填報就完成了。
  • 醫生故事 | 當年的你,為什麼選擇了學醫?
    今年的高考結束的特別晚但也不耽誤每個高考家庭中緊張的氣氛等分數、填志願 一刻都不能放鬆再加上我家裡一個醫生都沒有,怕家裡人得病我無可奈何,所以就自願去學醫了。你別說,學醫沒啥,就是頭冷,哈哈哈哈!我小時候特別皮,做啥事都靜不下來,我爸媽就想讓我去學醫,來讓我靜靜心。一學我就後悔了,學中醫經常會有人說你是江湖郎中,騙人的,說實話真的很委屈。但這些年來能把病人治好,心裡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也就做一行愛一行了。
  • 填志願:我為什麼要學醫,給高考生的一些建議!
    2020高考結束,北京眼科醫生陶勇在微博分享自己為什麼要學醫,同時也給高考生們一些填報志願方面的建議。其中他提到自己當年為什麼選擇學醫,原來是小的時候,自己的母親眼睛不好,去了南昌市治療看病醫生和護士用細小的針從他母親眼裡挑出了很多白色的結石,自此以後母親的眼睛磨痛就治好了,在那個時候陶勇醫生開始勵志當一名優秀的醫生,能夠幫助別人來解決痛苦,並表示「這些年我也遇到了很多坎坷和磨難,但是我從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 2020高考家長,建議看完這篇文章再填"高考志願"
    目前,全國招收700多萬大學生,每年畢業8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別不大說事,那時的人如果能上專科學校,放到現在至少都是985了。其實看學校出身是世界通則,不止中國,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說,暗地裡也會在意這一點。
  • 疫情當前,高考志願想報學醫?醫學生告訴你——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是多數學生和家長糾結不已的報志願問題。在今年無論是高考亦或中考,都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了些許的調整。而新冠病毒的肆虐,也讓醫生成為戰士,為守護大家的健康與生命拼搏在第一線,同時,他們奮不顧身的身影使得許多同學想要學醫,成為和他們一樣的白衣天使。那麼,到底學醫可不可呢?作為一個醫學生,我也會像無數過來人一樣告訴大家,學醫的確是苦的。
  • 678分我想叫她復讀,因為高考報志願,我被女兒氣住院
    那麼高考報志願到底應該名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聽聽「新高考前沿」怎麼說。>我女兒是四川的考生,學的理科,今年高考678分。我沒有名校情結,不奢望她考清華北大。我想讓她讀醫學院或者北師大,將來畢業後可以安穩一點,當老師或者醫生,不用為就業問題而發愁。但怎麼跟她說她都不肯,非要報考XX大學(為了避免不適,把大學隱去,見諒)。
  • 高考生存指南:報志願的那些事兒
    俗話說的好,志願報的好,年年勝高考~還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報志願比高考還難!在那幾天裡,兩大本幾百頁的志願書差點沒被翻爛!兩天時間,本以為度日如年,其實彈指一揮間!但無論如何,考都考完啦,休息一會,要考慮自己的未來啦!考完後的宣洩考完啦!解放啦!撕書啦(?)不不不先留書一條狗命……但是考完後確實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全家人都是。
  • 我是如何幫親朋好友孩子報高考志願的
    每年高考季,總會接到不少親朋好友的電話,諮詢高考志願的事情。其實我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只是20多年來幾乎一直在做這件事,最近10年又親自筆試面試過幾百個應屆碩士生、本科生,對用人單位的需求比較了解而已。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大約看過四五百個企業,涉及眾多行業,應該說各行各業也有所了解。
  • 高招|高考填報志願,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文/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還在糾結報什麼院校什麼專業嗎?還在糾結第一志願應該怎麼填、要不要服從調劑嗎?廣東高考志願填報已經進入第二時段,並將於7月2日下午6點結束。甚至打算只在重點院校裡選擇一所學校,其他志願放棄。招生部門認為,這種填報志願方式風險較大。雖然「211」和「985」高校在硬體、軟體優越,但也要綜合考慮專業因素,不能一味只看名校的牌子。名牌大學並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建議家長和考生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