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馬上就要出爐,即將到了報考志願的環節。影響報志願的情況有很多,應該怎樣權衡學校、專業和城市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呢?這些都需要在不同的情況下做出調整,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考生和家長們帶來一些幫助。
考生選擇去哪裡讀大學,也就是選擇了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大城市能開拓眼界和視野,從方方面面影響自己;還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公司。在大城市讀書,將來就會有更多好的工作機會。
很多人在畢業後會去大城市試水,如果你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進入了這裡,在時間上這就是優勢。說到底,在選擇城市時,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的就業和發展的空間。
過來人都會知道,在找工作、考研時,通常看的都是畢業院校。雖說現在工作看得是個人能力,但學校就是一個門檻。門檻都達不到,哪有機會展示能力?985就是985,211就是211,普通本科就是普通本科。
很多學生在報考時,會先考慮專業,總會說「我想學哪個專業」。其實城市和學校可以考慮優先選哪一個,專業最好最後考慮。畢竟專業只是一個大方向,和你想像中的是不一樣的。
報考,最重要的還是看成績。
如果你的成績很好,就優先選學校,其次是專業和城市。能上985、211絕不報普通一本,這些學校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是比普通一本的學生有優勢,所以能在雙一流裡讀一般專業,也不要在普通一本裡讀好專業。
能上一所好的學校,也就不要在乎它在哪個城市。但如果真的接受不了偏遠地區、忍受不了專業,也不要過度勉強自己。
如果分數只能上二本院校時,就要優先考慮專業和城市。因為二本院校的差距並不大,所以要選擇發展比較好的城市,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如果分數不理想,在糾結是本科還是專科,一定選本科。因為在找工作時,本科和專科的差距很大,這時候就要優先考慮學校,確保上到本科。在家庭經濟情況允許下,可以考慮「依靠名校」的三本院校。這類學校很多都是與一本院校共享資源的,只是學費比較貴。
當然如果有特別喜歡的,或者有自己的規劃,就需要自己來衡量決定。報考大學,分數固然重要,但你認為的重要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每天都會和你分享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留言討論:你怎麼看待「 作為一個過來人,你認為高考選擇專業,真正應該考慮的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