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0-08-02 雙周工作室

健康科普排位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畢業季。填志願的時候到了,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決定你人生和職業走向的重要時刻。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作為高考生的你,是不是在思考自己要不要成為醫生呢?

作為考生家長的你,是不是在猶豫著讓孩子報考醫學專業呢?

作為親朋好友的你,是不是在糾結推薦別人學醫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選擇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情。


01 一入醫學深似海,從此你就是學霸

很多人都知道醫學專業的本科是讀5年,但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比其他專業要多讀1年。

是因為醫學專業的課程特別多嗎?確實多!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是因為醫學專業的內容特別廣泛嗎?確實廣!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是因為醫生專業特別注重實踐嗎?確實是!

在學校搗毀青蛙脊髓、家兔氣管插管、解剖人體... ...(此處省略500字)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在醫院四大穿刺、無菌鋪巾消毒、切開分離止血結紮、外科打結縫合法... ...(此處再次省略500字)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5年之後你甚至都還沒邁入醫學的門檻,因為你差1年才能考國家認證的執業醫師資格證。

所以,當你選擇了學醫,就意味著你得考這所大學的最高分,從此踏上學霸的道路,活到老、學到老。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身邊的學醫的小夥伴真的是最愛讀書的一群人,家中藏書千千萬,隨時讓人迷失在書海。所以每次我去別人家,他家如果有一整面書牆,我幾乎可以認定,這家人中肯定有作家或者醫生。還有可能就是像我雖然學醫,但只是單純地想裝一裝。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02 大後期職業,是你可複製的成功

如果家境殷實,你大可選擇學醫

醫學的技術門檻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熬的,想成為獨當一面的「一把刀」可能需要付出漫長的等待和磨礪。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當你內心有所波瀾時,家庭的殷實可以讓你不那麼著急去賺錢,而是慢慢累積技術和能力。越頂級的技術,成才周期就越長。等你成為科室骨幹的那天,金錢、地位、人脈會追著你來的。所以,學醫是大後期職業,前10年積累,後期才發力。

知乎上有人(欣旋諮詢)是這樣說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學醫你想要在三十歲之前賺錢養家幾乎是不可能的。當你的小學同學開始就業的時候,你正迷失在廣博而浩瀚的專業書本裡;當你的初中同學開始牽著小手談著戀愛時,你還在某個實驗室手握大鼠做科研;當你的高中同學開始當爹當媽、日常曬娃的時候,你還在某個醫院查房、開醫囑、寫病歷。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們來看一看一名醫生的晉升之路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醫學生--見習醫生--實習醫生--住院醫生--主治醫生--副主任醫生--主任醫生。沒有個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學習和沉澱,你是不可能成為了一名好醫生的。

小夥伴們劃重點啦,以後你再去醫院時可以觀察他的牌子,看看他是實習醫生還是主治醫生。

還有一種很好的區別方法就是看發量。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如果家境一般,你更要選擇學醫

如果家境一般,甚至比較差,沒有人脈,沒有出眾的才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社會階層嗎?我的回答是:請學醫!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不同的社會精英成功的途徑是不一樣的。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要培養一個奧運金牌得主、獨立藝術家、商業領袖、明星演員都是很困難的,道路艱難且看不到頭。


但是,培養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你只需要送他去醫學院。沒有人脈在握沒關係,沒有經濟基礎沒關係,沒有天賦加身沒關係。

學醫是少數可以只依靠自身努力就可以晉升社會階層的職業。

只要你自己足夠努力和不畏艱辛,就一定能給自己拼來一個光明且穩定的未來。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的新晉男神張文宏教授,在疫情期間被譽為「硬核醫生」,他謙虛地說「聊我就不用了,我只是農村孩子,畢業留在上海,就這樣。」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沒錢沒勢沒人脈要留在一線城市很難,但學醫可以。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王漫妮作為奢侈品店的銷售精英在上海奮鬥了8年後月薪1萬7,一辭職就只能從事月薪7千的初級銷售。

漫妮被迫回老家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她的工作是可替代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但你想如果她是學醫的,畢業後在上海奮鬥成了副教授,如果辭職,那無論去哪個醫院都是副教授,因為你努力考取的職稱是會跟著你走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03 永不失業,但可以轉行

在我決定學醫時,我爺爺很開心地說「我家小孫女永遠不會失業咯」。

老一輩的人會對失業、下崗有著深深的恐懼。

所以為什麼長輩們會推薦你去學醫呢?

因為,醫生真的是鐵飯碗,只要你不主動辭職、不出醫療事故,你可以一輩子當醫生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有一個朋友報考了當時熱門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還沒等她畢業,教育部就公布了撤銷他所學的本科專業。

天吶擼,世上最大悲劇就是人還沒畢業,專業就沒了。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但如果你選擇學醫,就永遠不會面臨這樣的困境。醫生,無論是盛世亂世,都被需要著,永遠不失業、永遠不下崗。

這個原因大家都知道,只要是人,我們就會生老病死,而醫生就是健康的密友。我們向醫生尋求幫助,請求他們治癒疾病、減輕痛苦。

只要人類存在,醫生這個職業就會永遠存在。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當然,有人會問:那我學到一半想轉行怎麼辦?我想說,這是你另一個輝煌的起點。我們來看看那些學了醫又轉了行的人。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連毛不易也是學醫的,你沒想到吧。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學醫的人轉行後會這麼成功呢?連醫生都能當,有什麼事他們幹不了的?

從來只有醫學專業可以轉行當律師、詩人、作家、藝術家、革命家等。其他專業的人能半路成為醫生?概論為零。

就拿國家認證的執業醫師證來說,如果你不是學醫,就算你能拿了滿分就不會給你頒證。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因為醫學的門檻就在這裡。所以,你只需要擔心自己去不去搶別人的飯碗,永遠不要擔心別人半路出家會來搶你的飯碗。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04 有趣的靈魂,最佳的人緣

學醫確實很辛苦,但不乏味,會讓你腦洞大開、眼界大開、思路大開,從此擁有一枚有趣的靈魂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學醫之前,我認為的肌肉男是這樣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學醫之後,我明白了真正的肌肉男是這樣子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讀書讀累的時候,我們是這樣放鬆的。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再說說人緣好這件事。如果你學醫,你不需要成為段子手,你講的笑話就會很好笑。

實習的時候,我和一個醫二代師姐輪普外科,沒想到師姐的爸爸就是科室的張主任。師姐吐槽說她爸所擁有的暗黑系冷笑話技能。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在家講笑話,沒有人買帳,一片寂靜,氣氛有些尷尬。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但每次查房時,隨意講個段子都能逗得患者哈哈大笑。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有一次主任查房的時候,講了個諧音梗的段子,一個剛做完手術的大媽笑到傷口都裂開了,需要重新縫合。主任也嚇一跳,他都沒意識到自己威力這麼大,從此之後,主任也不敢和剛手術後的病人講笑話了。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醫生查房這麼嚴肅了吧。

學醫就是這樣「豪橫」,你不需要可以刻意經營人際關係,就自動獲取了最好人緣。試問誰不想成為醫生的好朋友呢?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有「哮喘」,一次我們5個人組團去海南玩,她媽媽負責定的機票,把我們倆的座位安排在一起說是「有安全感」。治療哮喘的藥,她自己自己備了一份,還備了一份放在我的行李包裡,說是以防萬一。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雖然旅行的全程,她並沒有哮喘急性發作,但是這種被人信任的感覺是真的好


05 讓醫生告訴你學醫的理由


鍾南山

我想這次我也很高興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學醫,我們國家的醫護人員的人數不是多了,是少了。


陳國強(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 )

醫學是需要「溫度」的,需要人文關懷的,其深奧學科背後所蘊藏的是熱愛生命、關注生命、傾注愛心、奉獻一生的不變旋律和永恆追求。

當一個人在助人時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並從自我價值實現中得到極大的精神滿足和靈魂慰藉時,那種幸福和愉悅感是無與倫比的。

試想,有哪一個價值還能比生命更偉大?有哪一個價值還能比生命更高貴?有哪一種職業還能比拯救人的生命更神聖?更能讓從業者在助人的同時,使自己也獲得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我想,這就是我們選擇醫學的理由。


陳穎超(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

醫學統計學的思路教我如何去偽存真。如果不是學醫,說不定我也迷信朋友圈各種養生謠言。


陳剛(武鋼二醫院)

雖然現在醫療環境不好,但我還是想我兒子學醫,那我就談談學醫的理由吧。1.醫學是關於人體的學問,對自己和家人很有用,可以照顧到周圍的人。2.醫學的學習思維,特別是面對生死,加速了人們領悟人生的過程,對於處理社會上的各類事物有了不同視角。3.我相信社會發展到最後,醫生始終會為人尊敬。


塗夢雲(上海仁濟醫院)

大約是內心深處的一份悲憫,祈禱世間少些苦痛的情懷。


潘昱(解放軍301醫院)

學醫,我無怨無悔!


學醫不易,請你愛護身邊每一位醫者!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相關焦點

  • 高考分數下來了,關於選專業,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學醫
    1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向在6月舉辦的高考,延遲到了7月。這是剛剛步入18歲的他們所要經歷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全國共有1000餘萬的考生共同戰鬥,就像是年初的時候,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們。但是高考結束了,疫情卻還沒有結束。
  • 22歲,大專畢業的我,還可以回去復讀,重新高考學醫嗎?
    「我今年22歲,剛剛大專畢業,畢業以後就去賣房子了,但是,家人覺得這個工作沒啥前途,都叫我重新回去復讀一年再參加高考,讓我學醫,現在不知道怎麼辦,希望給點建議!」這個問題來自一位讀者的投稿,也許,這位同學並不孤單,因為有這種復讀想法的人並不少。
  • 畢業季 | 關於學士服你知道哪些
    高三的學子摩拳擦掌正準備迎接高考, 而大學生,則要告別「學生」的稱呼, 走向社會,邁進更好的未來。 我們為青春吶喊助威 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畢業季 「 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自然是不可少的, 不知道大家對學士服有過什麼了解, 是否也期待著幾年後 也跟學長學姐一樣穿著學士服呢?」
  • 「我該不該學醫?」
    在今年央視新聞和百度聯合推出的《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中,「臨床醫學」擠進了榜單前十。不是不建議學生學醫,而是在選擇前要認清自己並做好準備。醫學並不是一門純粹的學科,不像數學、物理那樣有固定公式,時刻充滿了不確定性,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僅需要大量知識儲備、大量實踐,還需要具備一顆「哲學」的頭腦。
  • 高中畢業,家裡人都勸我學醫,學醫真的好嗎?家長很認可
    學醫很好!全世界的醫生最牛最厲害,有特別高的收入,特別令人嚮往的生活。除了國內醫生。在國內,一般都是非親生的孩子,養父母會極力讓學醫,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高中畢業就學醫,學歷也太高了。但一踏進醫科門,想抽身就難了。至少得規劃高中畢業到醫學博士的求學之路。
  • 高考完了想學醫的看過來,你一定要知道這件事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高考後,想要學醫的人比以往要多,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學醫,那些你必須要了解的知識:2、臨床醫學專業:臨床醫學涉及到的醫學領域比較廣,各大醫院的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等各科室都需要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配合與支持,尤其是專業性強,技術好的臨床醫學畢業生更是各大醫院高薪爭搶的專業人才
  • 口述| 本科畢業後,25歲的我為學醫重返高考考場
    高考那年,我被迫選擇油氣儲運專業,進入一個不喜歡的領域,反抗的方式卻是自甘墮落,翹課打遊戲成了日常,重度抑鬱讓我憔悴不堪。有人說,當你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你會變得前所未有的勇敢,因為你不再害怕失去了。2016年,畢業一年後,我做出了人生中最義無反顧的決定——重新回去高考,完成當年未遂的學醫夢。
  • 免費上醫學,畢業包分配,但還是不推薦你們學醫
    之前有免費上師範,現在可以免費學醫學,進醫院。這麼大的醫療缺口,讓免費上大學,包工作也不難理解,但是我還是想對那些學醫的高考生們說,學醫選擇應慎重,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想,每一位醫護人員能堅持到現在,心裏面一定住著位天使,珍視別人需要感的天使。
  • 學醫前,你一定要清楚的事兒?
    小編都想提醒準備報考的學生、家長,學醫前,一定要清楚的事兒。1.醫學專業畢業後真的可以直接從醫嗎?答案是:NO從醫的必要條件是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就沒法從醫。但是!就算是可以報考,想拿到資格證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近幾年相關數據顯示,執業醫師的通過率大概在30%-40%之間。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但是,一味的追求熱度,你有沒有冷靜思考一下:你到底適合不適合學醫呢?還記得去年剛高考完,在填報志願的風口浪尖上,一篇文章上了熱搜的新聞嗎?丈夫學的是中藥專業,妻子學的護理學專業,然而小倆口畢業後都沒從事醫療工作,而是在市場附近賣起了油條,現在年收入30萬。一時間,究竟要不要學醫,敢不敢學醫一度引起熱議。
  • 「疫情」讓你想去學醫?「3+1+2」高考模式,這麼選科才能學醫!
    同樣,筆者也相信在2020年的高考過後,醫學類專業的報名人數絕對會暴漲!可是很多想學醫的同學們,不知道的是在2020年多省市將會啟動「3+1+2」的高考新模式,而在這種高考新模式之下,其實想報考醫學類專業,必須要在高考之中考了指定的科目才能報考!那麼,到底這些指定科目是哪些呢?今天筆者就來告訴各位想學醫的同學,趕緊拿起筆記記好啦!
  • 樹英人畢業了 | 徐雪婧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學醫之路上,什麼沒見識過?
    有這麼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成為醫者的道路布滿艱難險阻。雖然美國的醫學院(Med School)與牙醫學院(Dental School)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但是成為牙醫的過程並不比學醫輕鬆。不論是醫科還是牙科,都需要數年的潛心修學,耐著性子一點點啃下堆積如山的課本知識。
  • 高考填報志願:到底要不要學醫?
    近幾天,眾多高考學子開始填寫報考志願。此時的決定便可能決定他們的一生。真正的處在人生十字路口。要不要學醫,一直是近些年充滿爭議的話題。醫生這個行業,有人羨慕,有人排斥。今天,作為一名醫生老司機,我將和你好好聊一下,到底要不要報考醫學院校?
  • 明年我的孩子高考,到底該不該讓他學醫?你會怎麼選?
    網友一: 如果你家庭條件好,孩子畢業了無論在哪工作都能買的起房,不指著他剛工作前十年能賺到多少錢,那就學醫吧。學醫做為曾經的高中家長,我也是想孩子學醫,可我大兒是理科男,高考應該是580分的成績,考了個550分,最終奔著自己的夢想金融專業去了。讓他報醫學院他說醫生要想成為大拿,得是個漫長的過程他不喜歡。所以在這裡我說,要給孩子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學醫學啥的孩子自己決定吧!
  • @猶豫的你,學醫or不學醫,鍾南山院士給了重要建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學子對醫學、對醫生這一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7月29日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現有的醫護人員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希望更多年輕人願意學醫希望同學在選擇時能夠選擇學醫這條路為更多的老百姓造福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填報志願時間已進入第二階段,時間是7月26日19:00~8月2日16:00
  • 你覺得學醫怎麼樣,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學醫嗎?
    自古以來,常說有得必有失,無論是學醫還是學其他專業都是有好有壞。今天重慶衛生人才網就和大家來說說學醫究竟怎麼樣!學醫怎麼樣?一方面,學醫很好。其次是找工作,目前來說,學醫的就業前景是很大的,對這一塊的人員需求很大,所以就業這一方面相對其他專業來說有一定的又是。最後是學醫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還可以學習很多健康知識,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家庭或是對社會都有很大用處。
  • 高考報志願:糾結!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1、學醫慘之:你敢學醫我打斷你的腿每年高考結束到報志願,總有會醫生調侃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類似的職業導向還有當教師的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師範,當律師的不想讓孩子學法(對聯的下半句:勸人學法,千刀萬剮。)而學醫,感覺已經成了鄙視鏈底端的存在。。。放棄學醫的名人不要太多啊,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你以為大家都勸考生別學醫,醫學院就好考了嗎?並沒有!
  • 為什麼勸大家不要學醫?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勸大家不要學醫?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一直以來都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的說法,為什麼學醫會這麼不受人待見,近年來我國醫護人員的待遇確實有所提升,國家也頒布了許多的規定來保障醫生的權益。但是學醫仍然是有許多弊端的,比如學習難度高,時間跨度大等特點,今年的新冠疫情鼓勵了許多年輕人學醫的志向,但是當你填報志願時你要知道關於學醫的以下幾點,分析完後再做決定也不晚。
  • 聖保羅大學醫學系高考狀元:學醫,我希望照顧我的父母
    小編:大家都知道,聖保羅大學難考,聖保羅大學醫學系更是難上加難!
  • 清北畢業生進街道辦:內地學霸選仕途,香港高考狀元愛學醫!
    香港那邊的高考狀元,有一個玩笑話,十個香港狀元有十二個學醫,可能有三個是同分的還會選學醫。香港是一個政治比較邊緣化的地方,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從政的。香港的公務員收入也是很高的,但他們要適合的人就行了。好多警察的學歷都只是一般專科學校。不像內地,涉及到體制內的工作,現在是學歷要求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