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勸大家不要學醫?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2020-12-18 老白砍教育

為什麼勸大家不要學醫?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一直以來都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的說法,為什麼學醫會這麼不受人待見,近年來我國醫護人員的待遇確實有所提升,國家也頒布了許多的規定來保障醫生的權益。但是學醫仍然是有許多弊端的,比如學習難度高,時間跨度大等特點,今年的新冠疫情鼓勵了許多年輕人學醫的志向,但是當你填報志願時你要知道關於學醫的以下幾點,分析完後再做決定也不晚。

1、學習周期長

最簡單的醫學生也要讀五年本科,再經過三年的常規培訓,然後再加上多年醫生生涯,最後也就只能找到一個比較差的醫院,例如一些小縣城的醫院等等,想要真正經濟自由一點,得到不錯的薪水,基本上等大學畢業十年以上。而稍微普通的就要考慮研究生,在五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基礎上,再加上醫院的培訓,最後可能會進一個二甲醫院。如果想進入三甲醫院的話,就必須要求博士學歷,可能還會要求國外的學習經驗,再加上多年的臨床實習,最後才能進入三甲醫院,手術臺上的醫生學歷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一般的家庭可能承擔不起,所以這是它最大的缺點。

2、學習難度大

醫學生本科學業負擔是非常重的,要背很多很多的東西,從基礎的解剖,生理生化到後期的臨床課,其教育系統可以說是非常龐大,每次期末考試之前都要背上許多許多的知識,雖然是一科理科學,但是醫學偏文科,理解記憶的東西非常多,很多概念機制、用藥禁忌、適應症都是需要記憶的東西,所以對於醫學生來說,學習壓力都非常大,往往一周都有非常多的課,而且大部分知識都要強制性記憶,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不友好,很多吐槽醫學沒有發展前途的同學,多半都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聽說醫學生期末考試之前都會瘋狂掉頭髮。

3、醫療環境差,掙錢少

作為一名醫生,每天可能都會經歷著加班的問題,有時甚至一加就是一晚上,如果有一些突發的傳染病之類,那麼醫生的工作負擔是非常大的,而且有的醫生崗位面臨著很大的危險,可能會被傳染,所以每個醫生都是勇士,他們救死扶傷真的非常偉大。醫療和群眾之間是有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的,這就造成了很多醫患矛盾,這種事情經歷會很多。

做醫生主要是屬於厚積薄發類,只有當你在醫院工作了很多年之後,成為了某個領域的權威之後,這時工資待遇才會非常高,但大部分人還面臨著工資比較少的問題,除了醫院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的就業方式,所以醫學生一定要重在堅持,後期收益會很高,因為醫生的就業門檻很高,對於那些普通家境條件的優秀學生來說就很有優勢,只要苦練本領,未來就會有自己一席之地。

學醫對於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這個學科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費精力,不僅要學習大量複雜的知識,而且要學習多年,想要真正學到精英,就必須讀博,有的學校甚至給提供本碩博連讀的機會,而且比較考驗家庭條件,有關係的更容易進入大醫院。但總的來說,醫生現在還是一個工資待遇不錯,工作相對體面的職業,而且如果能夠堅持,年齡越大所能夠擁有的收益就越高,所以想要學醫的同學,一定要慎重,最重要的就是問一問自己能否堅持,自己的精力能否堅持,自己家庭條件能否支持自己不斷學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你就知道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一說起學醫我們都會聽到一種說法,那就是「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學醫沒前途,還是學醫有多麼恐怖?為什麼這麼不受人待見呢? 其實任何一個專業它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在教育君看來,專業與專業之間沒有好壞,只有適合跟不適合,那些牴觸學醫的言論,其實說的並不是這個專業或者醫生這個職業有多差,
  • 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明天各位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就要上戰場了,和當年的你們一樣,他們也會有一個激動和忐忑的夜晚。高考完就是報志願啦。因為種種原因,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會選擇就讀醫學院校,走上學醫這條不歸路。 在多數人的眼裡,醫務工作是鐵飯碗,受人尊敬,收入可觀,但其實……醫生這職業,不是一般的慘。
  • 想學醫?看完這篇再填報志願也不遲
    自己雖然不是就業指導老師,但畢竟在醫學界「混」了十幾年,還是有資格說說學醫這事的。因為今年疫情,讓醫學界也狠狠地「火」了一把,所以今天也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學醫?怎樣選醫學專業?畢業後如何找單位?如果不想「從醫而終」,學醫還可以選擇什麼行業?「錢」景如何?
  • 想學醫,你準備好了嗎?學醫前必看
    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作為一名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的老學姐,你問我要不要報考醫學專業,還是歡迎有條件和興趣的同學來報考。現在的環境大家對學醫有很多意見,都嫌棄學醫太苦太累時間太長了,學出來太窮了,再加上醫鬧醫患糾紛,對醫學更有意見了。
  • 為什麼會選擇學醫,那麼苦還要堅持報考呢?
    醫學生就是指在醫學院校就讀學醫的學生,如今在高考畢業後專業的選擇中很多高中畢業生的首選專業就是學醫,也有很多人確實選擇了學醫這條路。首先我們要知道學醫不止是一個專業的,學醫也是會分科的,因為醫學有很多的專業例如:臨床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影像學、中藥學、藥學、針灸推拿學、法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等很多個種類,供考生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
  • 高考填報志願:到底要不要學醫?
    要不要學醫,一直是近些年充滿爭議的話題。醫生這個行業,有人羨慕,有人排斥。今天,作為一名醫生老司機,我將和你好好聊一下,到底要不要報考醫學院校?當年,李醫生就是在父母的建議下走上了這條神聖的(不歸的)道路。但是,不管周圍人如何勸說或者是如何阻止,此時的你,首先自己想一想你對醫學感興趣嗎?你喜歡醫生這個職業嗎?再退一步講,即使不感興趣,但討厭嗎?如果討厭學醫,那堅決不要報考,不僅是這個專業,其他任何專業同樣。如果目前既不喜歡也不討厭,那你可以考慮一下選擇醫學。
  • 為什麼說學醫太辛苦了
    有些是家長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幫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給孩子做好了選擇,根本不考慮是否孩子喜歡,有些是家長聽從親朋好友的建議說學什麼好就學什麼,給孩子做了選擇,也不考慮孩子是否專長,當然有些孩子比較有主見,有獨立的思想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家長也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 疫情結束後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學醫?
    有些家長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學醫。在醫院上班是一個旱澇保收的工作,風吹不到雨曬不到,工作又體面收入又不低。這裡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跟大家聊一聊,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醫。我們先來說如果你的孩子對學醫感興趣,你可以讓他學。如果以家長的立場出發,讓孩子學我覺得你需要三思考慮一下。
  • 糾結要不要學醫?先看看你學醫是否先天不足吧
    先天不足後天不良之人,就不要選擇學醫了吧!萬物生長,各自高貴,沒有最好專業,只有最適合你的專業。去年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讓我們看見了一群美麗的白衣逆行者,相信很多人都在為他們感到驕傲的同時,會因此在心裡定下了立志學醫的目標。
  • 學醫到底有多難?聽聽老師怎麼說,聽完醫學生哭了!
    提到好工作,很多家長都會提到醫生這個職業,但是我們又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到底難在哪?我的孩子該不該選擇學醫這條路呢?醫學生學習到底有多累?大學學醫學,期末考勝似高考。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對比,我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一本書僅有73萬字,最長的水滸傳也僅僅有96萬,而醫學生所學的課本,生理學這門課是122萬字,生物化學是125萬字;從這樣的對比來看,也突出了醫學生所學的課之多、之厚。醫學生時間成本?工作性價比?風險高低?
  • 選擇學醫的女生有多「嚇人」?看過後,網友:這是在鍛鍊膽量
    選擇學醫的女生有多「嚇人」?選擇學醫的女生,在初中、高中都是一種「小鳥依人」的感覺,可是,當她選擇學醫的專業後,這種詞仿佛和她一點關係也沒有了。一提到「學醫」,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解刨」。相信在大家看過學醫女生的日常狀態後,後背一定陣陣發涼吧?還有些網友認為,女生選擇學醫其實在鍛鍊膽量,甚至做了許多男生不敢做的事情。
  • 選擇學醫的女生有多「嚇人」?看過後,網友:這是在鍛鍊膽量
    許多即將步入大學的新生,都會和自己的朋友進行打趣,比如學化工類的學生,就會和自己的朋友打趣道:以後想玩易燃、易爆的物品,找我就好了,我就是未來的化工王者。可樂有什麼好喝的?我給你拿點濃硫酸嘗嘗?一般都會拿自己專業最有「特點」的事情,會和朋友打趣。
  • 問醫學生為什麼學醫,答學醫為了賺錢,醫生:呵呵……
    問一個問題:當初,你為什麼會選擇學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大家學醫的理由吧~1、務實派:為了賺錢因為覺得做醫生會賺很多錢啊,醫生社會地位又高,穿上白大褂很帥啊~電視上不都是這麼演嗎~後來啊,發現自己不僅窮,而且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 高考畢業季|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作為考生家長的你,是不是在猶豫著讓孩子報考醫學專業呢?作為親朋好友的你,是不是在糾結推薦別人學醫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選擇學醫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情。01 一入醫學深似海,從此你就是學霸很多人都知道醫學專業的本科是讀5年,但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比其他專業要多讀1年。是因為醫學專業的課程特別多嗎?確實多!
  • 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學醫
    而作為醫生的我想到的第一個就是為什麼當初我要學醫?不知道是因為父母建議,還是自己心裡的小理想,報了個醫學院,被錄取後心裡還是激動了倆月,但這短暫的倆月之後,是無盡的疲勞和痛苦。 一如醫學深似海,從此正常是路人。
  • 高中畢業,家裡人都勸我學醫,學醫真的好嗎?家長很認可
    學醫很好!全世界的醫生最牛最厲害,有特別高的收入,特別令人嚮往的生活。除了國內醫生。在國內,一般都是非親生的孩子,養父母會極力讓學醫,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高中畢業就學醫,學歷也太高了。但一踏進醫科門,想抽身就難了。至少得規劃高中畢業到醫學博士的求學之路。
  • 為什麼現在很多學生不願意學醫?
    important}個人以為,現在很多學生不願意學醫原因大概有兩點:一、學醫很難;二、從醫更難。看看醫科大學那些厚厚的教科書,看看醫科大學的課程表,你就明白學醫的艱難了。上大學時,有個高中同學就讀西安醫科大學,和我同城。我約他出來敘舊,他很少答應,原因是學業壓力太大。他告訴我,就讀西安醫科大學簡直就是讀5年高三。醫學太難學了,不使出高三學習時的勁頭,一不小心就要掛科的(考不及格)。
  • 高考志願:都說學醫不好,為什麼有那麼多考生報考醫學專業?
    還是一門窮其一生都行走在學習路上的時刻伴隨看職業危險的專業。志願高考填志願請報考前三思,最好去醫學類大學去實地觀察幾天醫學生的學習狀態、作息時間規律,特別是考試期間的學習、生活、休息,作為臨床醫學生的家長,勸你們「百聞不如一見。」
  • 南懷瑾老師關於學醫的啟示 | 醫理與醫技
    我說你們學醫,沒有一個人是真正來學醫的,因為學醫的人第一個動機必須是為了救世救人。中國文化中有一句話,範仲淹也說過這句話,大丈夫立志,「不為良相,必為良醫」。要嘛!就作一個有名的良相,可以救國家、救世界。範仲淹年輕立志,不作宰相就作良醫,因為這兩樣都可以救人救世。今天放眼望去,會場有一千多人,從聯考擠進醫學之門,你們的目的並非在救人,而是要多賺點錢,這就成了問題。
  • 孩子意向學醫,傾向臨床醫學八年,都說學醫累,是這樣的嗎?
    但是,現在卻流行著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是為什麼呢?第一,學醫有」三累「醫學生之所以不建議其他學生」重蹈覆轍「,主要是他們經歷了很多痛苦,主要體現在。2、家長累:一般家庭,能把孩子供完大學,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對於醫學院的學生而言,上完大學,基本上找不到工資,他們要考研,要考博,博士畢業,才有可能進入三甲醫院,還要經過1到3年的規培制度,這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時間太漫長了,當你畢業時,你的同學可能已經兒女雙全,事業有成了,而你需要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