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一些思考,兌現我之前的承諾

2020-12-11 肯定式教養

月初的時候我就發了一篇動態,想要跟大家探討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在評論裡我也說了我有一些思考,但是還不完善。到今天算是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所以就來跟大家兌現下我之前的承諾。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我不記得這是誰說過的話,但是這句話卻點明了我們教育的最理想狀態。就是點燃孩子內心的「一把火」,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讓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去做。而不是像現在很多父母那樣,每天監督孩子,通過批評指責打罵孩子來逼著他們做。父母感到痛苦,而孩子感到更痛苦。

而這「一把火」,就是指孩子的興趣。

假如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他們自己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也就不用父母逼著學;假如孩子對鋼琴有興趣,他們自己就會積極主動的練習,也就不用父母逼著練;假如孩子對寫作業有興趣,他們自己就會主動的去寫,也就不會父母每天催;……

有沒有興趣,可以說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當孩子有興趣時,不用父母催,孩子自己就積極主動的完成。相反,假如孩子沒興趣,就需要父母在後面推著走。

哪種方式更好?結果顯而易見。

因此,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做某件事,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激發孩子的興趣。

但是顯然,激發孩子的興趣並不是那麼容易,要不然教育也就不會這麼讓父母頭疼了。那具體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呢?

興趣是如何產生的

要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們先要知道興趣是什麼,來源於哪裡。

每個人的興趣儘管各式各樣,表現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其實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滿足了人們的某種內在欲望。

我對手機感興趣,是因為手機可以幫我打發無聊的時間;我對打球感興趣,是因為打球可以讓我更有魅力,吸引妹子的目光;我對學習感興趣,是因為學習可以取得好成績,贏得老師同學的尊重;……

顯然,興趣來源於欲望。我們首先產生欲望,然後才會對外在世界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行為產生興趣。

但是一個人在同一時間會產生很多種欲望,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的欲望,因此我們的內心會做出抉擇,此時哪個欲望對我們最重要,我們就會首先選擇滿足哪種欲望。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在決定哪種欲望為主欲望時,顯然受這個需求層次的影響很大。

就比如說面對一塊掉到地上的饅頭,吃還是不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對於餓了很久的人,他儘管也會嫌髒,害怕得病,有不想吃的欲望,但是他肚子咕咕叫帶來的飢餓感顯然要更勝一籌,也就顧不得髒不髒了。

因此,興趣來源於欲望,而欲望就決定了興趣的選擇方向,決定了我們會對哪方面的東西感興趣。

當我們處於生理需求期時,我們會對吃飽喝足更感興趣;當我們吃飽喝足時,我們又會飽暖思淫慾;而當我們物質生活極大富裕時,我們又想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是,面對同一種欲望,我們卻有很多不同的興趣方式來滿足欲望。也就是說孩子並不一定是選擇我們想要孩子感興趣的行為。

孩子會選擇什麼樣的興趣來滿足欲望

對於同一種欲望,不同的人會對不同的行為產生興趣。

比如說我們激發了孩子對金錢的欲望,我們希望孩子通過正常勞動來賺取金錢。但是孩子卻可能走上歪門邪路,對坑蒙拐騙感興趣,通過這種方式來賺取金錢。那這就不是我們的培養目的了。

那到底什麼決定了我們會選擇什麼樣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呢?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孩子的自身因素

孩子本身的性格,內在的價值觀等,會影響孩子的選擇。

比如孩子想賺錢,具體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做哪種工作更合適,肯定受孩子自身的性格,內在的價值觀等自身因素的影響。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正義感如何,對遵紀守法的認知如何等等,這些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然,這其中的很多因素跟父母的後天教育也脫不了干係。

二是環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一個真理,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這樣的。人們會對什麼感興趣,依靠什麼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受環境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群體氛圍下,很多時候會超過個體本身的影響。

比如說,假如班裡的經常組織籃球比賽的話,男孩子就肯定更容易對籃球感興趣,希望通過籃球來贏得同學的尊重認可。

三是行為本身的性價比

對於同一種欲望,滿足的行為方式有很多,但是這些行為的收益、付出的努力卻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儘管收益很高,但是付出的努力卻也很多,因此就有相當大的難度;相反,儘管有的收益低,但是付出的努力卻很少,因此也就值得一試。

一般來說,人們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行為。當然,如何判斷性價比最高,不同的人會根據自己的認知、自身特點,會有不同的標準。

短暫的興趣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欲望、興趣的關係我們了解了,也知道人們是如何做出判斷的了。那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以此來激發孩子欲望,培養孩子興趣了呢?

還不夠,因為這還牽扯到一個關鍵因素——持久問題。

一時激發孩子的欲望並不難,讓孩子對我們期望的行為產生興趣也很容易,但關鍵是能保持多長時間。

人的欲望是千變萬化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產生不同的欲望。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都是不一樣的,產生的欲望也是不同的,當然興趣也就會發生變化。

比如說今天我一照鏡子,發現自己胖了很多,於是對減肥產生了興趣,於是我開始控制飲食,每天跑步。但是過了兩天,我的欲望發生了變化,我對美食產生了極度的渴求,特別想吃燒烤,這時我又對美食產生了興趣。

也就是說,人的興趣是不斷變化的,而且很多時候會自相矛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興趣,不用我們培養,孩子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對於我們培養孩子來說,這樣的興趣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想要做的是讓孩子在較長的時間內維持一定的興趣,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定向的成長,這樣的興趣才是有價值的。

那如何長時間的維持孩子的興趣呢?

1、構建穩定的環境,維持穩定的欲望

如果所有的因素都不發生變化時,人的欲望也就會變得穩定。

比如說,一直處於飢餓的環境下,人的生理需求就是最大的需求,就想吃飽。

這就要求父母一旦激發了孩子的欲望,就儘可能的維持相對穩定的環境,保持住孩子對欲望的渴求。否則孩子產生了其他更大的欲望,就可能會對別的行為產生更大的興趣。

2、行為獲得收益要有足夠的成長空間

一般來說,人們的欲望是無法被完全滿足的,因為人的欲望是逐漸增長的,因此當孩子產生了更大的欲望,需要更多時,孩子的興趣行為就需要能給予支持。否則行為無法滿足孩子的欲望,孩子當然也就對行為喪失了興趣。

比如說孩子5歲時,你獎勵1元錢,孩子就屁顛屁顛的做家務。但是孩子12歲後,你再獎勵1元錢,孩子都不搭理你。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興趣行為能夠獲得足夠的收益,人們就會一直對該行為產生興趣。特別是隨著成長,獎勵越來越多時,人們就會更加迷戀該行為。沒有收益的行為是不會讓人們產生興趣的。

而孩子從行為中獲得獎勵是不同的,有的是父母可以提供的,這也就為父母培養孩子興趣提供了可能。但是有些也是父母無法提供的,對孩子的興趣卻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孩子從興趣中獲得收益有哪些

孩子從興趣中獲得收益主要分為兩大類: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當然,這些獎勵的獲得往往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一種往往同時附帶著另一種。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追求的目標往往是其中之一。

一、物質獎勵

物質獎勵其實就不用多說了,用錢就可以衡量。父母們最擅長的也就是這種方式,刺激孩子的欲望。

物質獎勵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度量化,因此可以做到精確的控制。比如說今天完成任務1元,明天完成任務2元。

但是這種獎勵卻不可以無限增長,畢竟父母的金錢是有限的。而且隨著孩子的增長,對於每次獎勵的追求也是提高的。小時候獎勵1元孩子很高興,但是大了你再獎勵個1元看看?孩子都不願意搭理你。

因此,如果利用物質獎勵,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提供持續不斷的物質獎勵,並且最好還是逐步提升的。

如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物質獎勵將是最好的獎勵方式,可以不斷的刺激孩子欲望,維持穩定的興趣。

二、精神獎勵

精神獎勵分兩種:

一種是外界提供的精神獎勵,比如說尊重、歸屬感等

這類精神獎勵表面上看雖然父母可以無限供給,但其實父母提供的這類精神能量獎勵也是有限的。任何行為,一開始我們可以表揚,孩子能保持興趣。但是表揚多了,我們的表揚就不值錢了,就不能滿足孩子更大的心理需求,所以興趣行為就會終止。

而且精神獎勵還有一個問題,無法度量化,很難保持穩定的逐步提升的供給。很可能一開始我們就獎勵過頭,導致下一次獎勵不足,打擊孩子的興趣。

因此,如果父母要用精神獎勵來維持孩子興趣的話,要注意兩點:1、如何擴大精神獎勵是關鍵,比如說讓更多的人表揚誇獎他。2、讓精神獎勵度量化,相對穩定的提升。

另一種是行為本身帶來的精神獎勵,比如說勝任感、成就感、成長、好奇心等等

應該說,這類獎勵才是最理想的獎勵,因為它們不需要藉助外物,而是行為本身產生的,因此最能刺激人們對行為本身保持興趣。

但是這類獎勵是我們父母無法控制的,因為它與孩子本身的知識水平、能力等都息息相關。抖音、手機遊戲等,其實就主要是利用了這種精神獎勵。

興趣可以通過逼迫的方式形成嗎

在培養孩子時,因為孩子沒有興趣,很多父母會逼迫孩子去做,比如說學習。很多專家反對父母的這種做法,認為這樣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相信很多父母也會關心這個問題。

應該說,人們都喜歡自由,這種逼迫帶來的控制感是不受孩子歡迎的,會使得孩子喪失內在的積極性,所以很難產生興趣。

但是,儘管孩子一開始被逼迫了,如果後期孩子從中獲得收益比較高,又恰好滿足孩子當前的欲望需求,那這些收益就有可能抵消被逼迫帶來的控制感,孩子就會逐漸的變被動為主動。

比如說孩子一開始討厭練鋼琴,被父母逼著練,但是當孩子練了一段時間後,偶然的機會在班裡進行了表演,獲得了大家的肯定認可,老師的表揚。而孩子這時候又恰恰比較關注同學的評價,希望獲得同學老師的認可,那麼孩子就會改變對學習的態度,因為練鋼琴成為滿足他欲望的一種主要方式,他也就會對鋼琴產生更大的興趣。

所以逼迫孩子到底會不會讓孩子形成興趣,關鍵是後期孩子能否從中獲得足夠的回報。

總結

1、興趣與欲望有關,與欲望關聯度越高,性價比越高,欲望越大興趣也就越大2、刺激孩子興趣很簡單,如何維持長久的興趣才是關鍵。3、長久的興趣之所以難以維持,一是欲望發生了改變,二是獲得的獎勵不足以支撐欲望。

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培養興趣的失敗,往往就失敗在了獎勵上。孩子本身無法從行為中獲得足夠的獎勵,不足以支持孩子長久的興趣。所以在我看來,培養孩子興趣的關鍵是獎勵。只要獎勵足夠大,就不怕孩子對行為不產生興趣。

但是一般的父母能力有限,無法提供足夠大、足夠持久的獎勵。

那麼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個90後,回想起我童年的教育,學習與農活相伴,每天幫家裡幹農活,只有到晚上的時候才抽出時間做作業學習。在我們當初的學習經歷上,親身經歷才能說服力去教育孩子。2、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也是很重要的,由於很多家長從小都喜歡給孩子做決定,讓孩子沒有主見,遇事總是優柔寡斷,沒有獨立能力,長此以往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只有從小培訓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孩子能夠有自己的主見,才能更好的讓孩子健康成長。3、允許孩子出錯成長,估計大膽思考想法。
  • 書摘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進步或者不足,想找都可以找到,是想培養興趣還是破壞興趣,就看你盯著什麼。有一個字寫得認真,就可以鼓勵;一個小題目做得不錯,也值得肯定;有五分鐘學習專心,也可以表揚一下……進步和成就感一點點在增長、積累,興趣就是自然的了。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也可以找到好的方面。
  • 開學第一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想必在家這半年,因為孩子懶散的學習狀態,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了不少。這一點,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當孩子踏入學校新環境之後,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變得至關重要。心理學觀點認為,學習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孩子剛會爬的時候,他就試圖去了解整個世界,這種能力是天生的。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人的認識活動所需要的情緒表現。其實這個很簡單,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英語進行對話,讓孩子熟悉英語這門語言。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有關英語方面的書籍,潛移默化中就能影響到孩子,為孩子樹立良好形象,也能間接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必看!
    孩子能夠在自己有所長,有特長的這個領域施展才能是人生的幸福,為此我們做家長的有責任去了解,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點,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般都集中於書本的學習,要求孩子對學校的學習有興趣,這固然是不錯的,但是卻難於人人做到,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青少年,沒有辦法勝任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人生也並不一定非要走讀書,仕途這一條路!
  • 關於孩子興趣培養的一些心得
    ,家長大多的時候完全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不惜金錢與精力,陪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在眾多的興趣學習班中實驗自己的孩子到底喜歡什麼。以我個人的經歷,講講我是怎樣培養孩子興趣(以下,是個人經歷,只代表個人觀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兩千年後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一個學生如果對某一個學科有興趣,他會自覺地去克服重重困難。外國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明確的提出:「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家長必讀|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這就讓家長們擔心了,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如果只會紙上談兵的話,學習英語也就沒什麼意義了。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呢?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想要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勢必需要從孩子的語言發展期著手,也就是幼兒期。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先從他的「自我實現」開始入手
    雖然名義上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在孩子身上卻看不到任何一點興趣的影子,相反地,只會讓孩子覺得很累。這個時候,就不免引起思考,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對於學習總是缺乏興趣呢?而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和閱讀興趣?
    3~6歲智能發展的加速期,怎麼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和閱讀興趣?孩子的行為發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智能發展的加速期。在這一時期,家長應該注意去培養孩子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去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這樣不僅對孩子將來的學習生活有幫助,對他們一生的發展也大有益處。我們如何做才能夠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 好奇引起興趣/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的濃厚興趣?
    這個問題引起了他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從此把玩耍的時間都用到思考和計算中。正是這種入迷的興趣,使史豐收創造了快速計算法。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的帶著積極性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可以無形的促進人們去學習與進取。人的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培養獲得的。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不愛學習,有的甚至還出現厭學的情況。如果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來培養,就會增加孩子學習的快感,使孩子樂於去學習。
  •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從這裡開始
    把三個孩子全都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的媽媽,陳美玲也說過:「孩子除了學習學校的知識,也要學習課外的知識,這就需要閱讀來獲得。」從我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培養他的閱讀興趣了。(1)我會選一些我看的書,在小孩傢伙醒著的時候讀給他聽,儘管他聽不懂。
  •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識的動力,點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的學習才會主動、積極、熱烈。反之,若沒有興趣,學習將成為沉重的負擔。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她認識到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有些不妥,應該讓孩子獨立思考一下,然後引導她如何解答,這樣孩子才會記住。 一次,孩子又叫媽媽幫她答題,媽媽讓段雪雁先思考一下,她卻說:「我不會想,你還是把答案告訴我吧。」孩子的媽媽後悔自己沒有從最初就教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孩子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探討孩子的興趣問題,我們要先清楚什麼是興趣?興趣有哪些特點?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指個體對事物或活動有積極性、選擇性的進行過程的心理傾向。興趣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例如孩子剛開始接觸英語,感覺到英語很有趣喜歡玩深深被吸引,慢慢地附加學習意義增多,學習英語為了考高分,這時由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轉化。直接興趣很難長期維持下去,因此我們老師和家長也需要引導孩子完成由直接興趣到間接興趣的轉化。②興趣廣度逐步擴大,但缺乏中心興趣。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喜歡繪畫喜歡舞蹈喜歡輪滑喜歡小主持等,他們興趣很廣泛,但缺少一個最核心的中心興趣。
  • 開學第一課:孩子學習興趣怎麼培養?
    想必在家這半年,因為孩子懶散的學習狀態,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了不少。這一點,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當孩子踏入學校新環境之後,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變得至關重要。 著名作家楊絳也特別強調過,「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以及不斷完善自己。
  • 激發孩子求知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習興趣要注重方法
    學習方法和學習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依託學習興趣為前提的,所以學習的興趣對孩子的學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的培養,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起著關鍵的作用。怎麼培養學習興趣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學習這件事持續時間很長,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艱苦的思考、記憶、練習才能掌握知識點,需要放棄娛樂的時間,需要平心靜氣,需要集中精神。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英語學習興趣?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鄭寧老師表示如何讓孩子掌握這門語言,並且在學習上事半功倍,那就是讓他們對這門語言產生興趣。孩子們一般在上小學時開始比較系統的學習英語。他們會覺得英語就像語文數學一樣,是一門要考試的學科,考的分越高越好。這樣固然沒錯,分數考的高,自然就在哪一門科目上有成就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不是每個孩子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好的成績呢?
  • 激發孩子求知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習興趣要注重方法!
    學習方法和學習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依託學習興趣為前提的,所以學習的興趣對孩子的學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的培養,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起著關鍵的作用。怎麼培養學習興趣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學習這件事持續時間很長,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艱苦的思考、記憶、練習才能掌握知識點,需要放棄娛樂的時間,需要平心靜氣,需要集中精神。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讓孩子對數學科產生興趣,是孩子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實踐證明:誘發學習興趣;應用數學知識,喚起學習興趣;抓住數學魅力,是孩子學好數學的關鍵,那麼如何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