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都有一個開頭,就像核彈的出現,早在1939年,科學家們已經開展核能開發的研究,並且是由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向羅斯福寫信,才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但一開始美國方面對原子彈的研製持冷淡態度,直至珍珠港被日軍襲擊後,才擴展了原子彈的研製規模,動用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1945年8月,日本本土兩座城市先後遭到了原子彈的襲擊,城市瞬間淪為廢墟,讓整個世界也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緊接著世界各國開始研製核武器,另外自上世紀50年代起,美蘇為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比拼」,自然也秘密進行了多場核爆實驗。
美國方面曾制定並且開展過一個太空計劃,即「獵戶座計劃」,大家也都知道,一些科學家們的想法是非常大膽且瘋狂的,而「獵戶座計劃」是用數萬枚小型核彈作動力,將一艘像遠洋客輪般龐大、差不多有60層樓那麼高的太空船送至火星、木星或是土星。
值得一提的是太空船被發射升空後,太空船尾部會每隔10秒爆炸一顆相當於2萬噸TNT能量的小型原子彈,將造成放射性汙染。是的,核武器雖然強大無比,但隨著戰爭的結束,人們對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重視,核爆實驗受到了很大的爭論。
而一些核爆實驗出於保密性質,並且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安全可控等,所以是在地下進行的。那塊以70公裡/秒的初速度飛出的井蓋,便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試驗室搞出來的。
而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試驗室,曾先後誕生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63年前的8月,科學家諾裡斯·布拉德伯裡帶領著團隊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實驗,這個用於實驗的大洞深達150米,寬約1.2米,微型的核爆裝置是置於洞底,這其實是一次小規模的核爆實驗,因此實驗團隊還專門打造了一個特殊井蓋。
這個特殊井蓋是由100毫米的厚鋼板製成,並且團隊專家表示,就算使用火箭彈也未必能夠炸開這個堅實可靠的井蓋,因此整個核爆實驗只可能發生在洞內,不會對地面產生影響。
又為了全方面的記錄下這場核爆,不管是洞內還是地面,都安裝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快速相機,然而核爆裝置引爆後,其爆炸威力遠超了科學家們的預想威力,超出有5萬倍,那個「堅實可靠」的井蓋被瞬間衝飛天,無影無蹤。
事後科學家們還曾設想過那個井蓋最後會去哪裡?落回地球是否有可能?如果井蓋是以每秒70公裡的速度與大氣發生摩擦,那它僅會在0.1秒內化成熾熱鐵水,接著便會自動變成錐形,如「流星」一般划過天際。
那它是否有可能飛出太陽系?這種可能性其實是非常小的,首先地球緻密大氣層有著極強的阻力,就算鐵蓋沒有化成鐵水,保持原樣,它的飛行速度也會越來越慢,甚至飛行的時間不會超過10秒。
也就是說,井蓋的最終結局大概率是消失在了大氣層,而進入近地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的概率是相對較小的。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