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之後:記住4個「當心」,做好4點,身體健康少生病

2020-12-20 文化養生談

寒露節之後:記住4個「當心」,做好6點,身體健康少生病。

寒露之後,也就標誌著這個秋天即將進入尾聲。當然,也意味著我們的日常養生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

我國地大物博,北方天寒地凍的時候,南方有可能還是豔陽高照。但正是如此,也就更意味著我們的養生需要作出調整。

筆者身處南方,最近這幾天的情況,完全可以用「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來形容。而多變的氣候,幾乎懷疑「秋老虎」是否真的離去?

所謂「秋老虎」,氣象上指三伏天出伏以後、短期回熱的一段高溫天氣。但由於地域差異的原因,有的地方可能很快就過去了,有的地方則有可能持續兩個月左右。

但無論如何,寒露節之後,即使南方白天仍舊熱浪襲人,但早晚的氣溫確實有點低。

同時,再加上秋天空氣裡的水份含量小,相對溼度下降。當相對溼度低於30%以下時,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口乾、鼻幹、咽幹、便秘、皮膚乾燥等症狀出現。

因此,寒露之後養生,需要做好4個當心:

1、當心外火:

一般來說,外界氣溫在30℃以上時,體內的胃酸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方慢,人的食慾也會減退。

這時候,即使已經過了寒露節,還是應該避免長時間的日曬。外出還是要做好防曬措施,這一點對南方的朋友很重要。

同時,我們還要保持居室的安靜、衛生,可以在午後適當通風降溫。

2、當心內火:

我們經常說到有點上火,這個上火,其實主要就是「內火」的範疇。

比如有點心煩意燥、口苦失眠、口腔潰瘍、口乾等,都是屬於上火的跡象。

因此,只要出現了上火的情況,即使是過了寒露節,還是可以適當喝點清熱降火的涼茶藥食。

平時適當多吃點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厚味,以幫助身體自行瀉熱降火。

3、當心缺水:

秋氣主燥,秋季養生主要就是要滋陰補水。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寒露節之後,儘管氣溫相對開始下降,大多時候都是比較涼快的。而皮膚反倒更容易乾燥,這一點尤其是中老年人更為明顯一些。

雖然高溫天出汗多,由於體溫的調節主要靠汗液的蒸發來實現,所以機體更容易缺水。

但秋涼之後,有感出汗減少,皮膚得到的滋養同樣也降低,這就是我們秋季皮膚乾燥的主要原因。

因此,秋季養生重在滋陰補水。做到充分飲水,每天飲水量以不少於2000毫升為宜。同時,還可以適當喝點滋陰的藥食,如蜂蜜水、百合羹、沙參麥冬茶之類。也可以喝點紅棗枸杞茶八寶花茶。

紅棗: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枸杞:滋補下焦,滋陰補血。

4、當心熱傷風:

秋季氣溫變涼,人們會主動增加衣物,減少室外活動。如果長期悶在密閉溫暖的環境裡,雖然起到而來保暖防寒的作用,但同時也容易出現熱傷風。

環境溫度升高,人體的代謝相對就會旺盛,能量的消耗加大,可能會出現一些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的現象,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此時,如果過於貪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便可乘虛而入,從而形成所謂的熱傷風。

因此,秋涼之後關鍵是避免受涼,環境溫度不宜太高,室內也應經常通風,避免大汗淋漓時強行「速凍」降溫。儘可能遵循「春捂秋凍」的養生諺語。

總之,寒露後養生,做好上述4個「當心」之後,還有如下4點要注意:

1、潤肺:秋天的飲食,應該適當偏於滋陰潤肺。古人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芝麻、糯米、粳米、白蘿蔔、蜂蜜、枇杷等柔潤的食物,可以益胃生津;也可熬一些生地粥、麥冬茶。起到滋陰潤燥。水谷裡面,百合、梨、荸薺都是不錯的滋陰藥食。

2、吞津:寒露之後的氣候偏乾燥,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吞津就是不錯的養陰方式:舌頭在嘴裡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後分成3次咽下,並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3、食酸:《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寒露之後的乾燥,自然界也一派蕭殺之氣。偏酸的食物,能收斂肺氣。因此,寒露之後少吃蔥姜辛辣,適當多吃點酸味的果蔬,是很不錯的養生方式。

4、秋凍: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身體條件允許的人,衣物最好別一下子穿得太多,慢慢添加為宜。適當可控的「秋凍」,有利於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耐寒力,也就為迎接寒冬做好預演。

所以,寒露之後的養生,最好能做到內心寧靜舒暢,避免悲觀傷感。即使遇到避無可避的傷感事,也要儘快從悲傷中走出來。平時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凝神定氣。就是對身體最好的養護。

相關焦點

  • 記住三宜、三忌,做好三事,身體健康少生病
    稍不留意就會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此時更容易加大身體,患病的風險也會影響到五臟六腑的正常運化。三伏天即將到來,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一定要調整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才能增強身體素質,一整年少生病。記住三宜、三忌,做好三事,身體健康少生病「三宜」宜喝粥。將薏苡仁、赤小豆搭配在一起熬成粥,每天喝一碗,具有非常強大的祛溼排寒作用。薏苡仁被稱為利水滲溼藥,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的作用,常與赤小豆搭配,祛溼效果更佳。
  • 三伏天,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
    1、多喝水夏天天熱出汗多,身體水分容易流失,注意給孩子補充水分。,要注意適當補充鹽分,但儘量少食甜食。 3、少食冷飲寶寶夏季飲食應清淡且營養豐富。平常可多喝一些粥、湯類食物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鹽分,儘量少吃生冷硬食物。寶寶腸胃虛弱,生冷硬食物,容易讓寶寶的腸胃受涼,影響正常進餐,嚴重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所以要少吃。
  • 立秋後,這4個準備寶媽要及時做好,能讓孩子的免疫力提高少生病
    文/瀟媽聊育兒剛剛過去炎熱的夏天,天氣逐漸轉涼,這個時候也是生病高發的季節,因為早晚溫差會逐漸增大,很多免疫力低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著涼感冒,所以而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也都在時刻注意著孩子的健康問題。立秋後想讓孩子少生病,寶媽做好這4個準備
  • 春季養生先養肝,吃三物,喝三茶,做好三件事,身體健康少生病
    進入春天之後,萬物復甦,陽氣上升,人體中的新陳代謝速率也會變得非常的快。春季與肝相對應,所以進入春天之後養生一定要先養肝,如果不注意的話,可能就會導致肝火旺盛,損傷身體健康。春季養生先養肝,吃三物,喝三茶,做好三件事,身體健康少生病吃三物西蘭花春季養生先養肝,進入春天之後,可以經常把西蘭花端上你的飯桌,相信大家對它都是不陌生的,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以及維生素,能夠更好的滋養肝臟
  • 想要孩子抵抗力強,日常做好4件事,從此少生病
    免疫功能是否良好決定了身體健康情況,因為免疫力是人體的一道屏障,如果無法保持免疫功能正常,在抵抗力低下時身體無法及時對抗病原體入侵,很容易生病。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體質虛弱,經常動不動就生病,要採取合理的措施讓孩子的抵抗力提高,否則經常性生病對孩子健康不利。
  • 入秋後,早晚溫差大,抓住養生時機,牢記4點,身體不容易生病
    大家對於養生可能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方法,不過養生這種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都會跟著季節的變換隨時做出調整,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入秋之後的養生有哪些好的方法,才能讓身體不容易生病。入秋養生需要牢記哪四點?
  • 多事之秋防秋燥和補脾胃,做好這4點,孩子少生病更省心
    水每天建議2歲以下的按需提供,2-3歲最低600毫升,4-5歲最低700毫升。6歲以上孩子保持每天1200-1600毫升水。(2)調整入睡和起床時間,因天黑的早了,孩子的入睡時間,也應比夏天提前,建議晚上9點入睡,以下是不同年齡段睡眠時長參考。
  • 女人適齡備孕要怎麼做 記住這4點
    對於想要生育寶寶的女人來說,備孕可是很重要的,因為選擇備孕的人,除了會提前檢查身體,看看是否適合生育之外,還會做一些助孕小措施。如果你想要快點懷上寶寶的話,建議要做好避孕工作。那么女人適齡備孕要怎麼做呢?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 秋天怎麼給寶寶洗澡,把握好4點,讓娃少生病
    秋季洗澡把握好4點,讓娃少生病!正確洗澡步驟正確的洗澡順序是:先洗頭再洗身體。第一步:家長可以用浴巾包裹住孩子身體先洗頭。這4個部位清洗要注意肚臍眼:這裡不用給寶寶弄得太乾淨;耳朵:洗完耳朵之後,用棉籤輕輕沿耳輪到外耳道給寶寶沾幹;寶寶的私處
  • 秋天就給寶寶穿3層衣服,結果還是生病了?初秋做好4點即可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其實想讓寶寶少生病,只要在初秋做好這4點就可以。所以,建議媽媽可以給寶寶穿上輕薄透氣的衣服,早晚穿個外套,天熱的時候脫下外套就行了。在天氣轉涼之際,媽媽們給寶寶添衣要循序漸進,適時添加衣服。
  • 做到這4點,寶寶健康生病少!
    文|小不點春季快要過去,天氣也慢慢變熱了,家長在夏天帶娃的時候除了要避免寶寶曬傷,預防寶寶出痱子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事情,那就是學會給寶寶清洗奶瓶,如果奶瓶清洗不及時,你餵給寶寶的可能就是「毒奶」,不僅寶寶吃了沒營養
  • 沒事經常吃點,強化免疫力,身體健康少生病
    事實上,它只是我們身體的一道「防禦系統」,對於外界的一些有害物質和病毒起到防禦的作用,讓我們的身體免受傷害。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下降了,那麼很多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但是不要驚慌,免疫力也有「幫手」,沒事經常吃點,強化免疫力,身體健康少生病。
  • 從4點入睡,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很多人經常生病,體質虛弱和免疫系統沒有發揮功能有關,因此,要了解哪些方式可以輕鬆激活免疫能力,通過這些好的方法才能保持健康,否則經常生病壽命可能會縮短。1、運動量充足很多人說免疫力是人體自帶的醫生,擁有較強的免疫能力患病率會明顯降低,這種情況確實存在。
  • 孩子一到換季就生病,白露時節做好這幾點,孩子少生病更健康
    其實是因為父母沒有及時,幫孩子做好季節轉換間的應對措施,尤其是剛剛到來的白露時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9月8日6時17分我國迎來白露節氣。白露,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在中國的民間傳統中,代表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時令,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於公曆9月07-09日交節。
  • 這4種食物是首選,孩子身體健康少生病
    奶奶晚上給你做好吃的,多吃點啊!在過去,人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溫飽都是個問題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階段,多補鈣會促進骨骼發育,幫助孩子長高哦!秋季哪些食物要少吃?這4種食物是首選,孩子身體健康少生病!
  • 做好這四件事,寶寶少生病,身體好
    怎麼讓寶寶少生病身體好呢,這四件事兒做好,它就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寶寶就會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他也比別的孩子好得快。這四件事是哪四件事兒?請大家聽好啊,第一件事兒是要吃的進:對於寶寶吃飯應該是讓大部分寶媽頭疼的問題,在這裡小宸有幾個建議,各位寶爸寶媽們要記好哦。①大人要有好的飲食習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給寶寶樹立好的學習榜樣,不要小看寶寶的模仿能力哦!
  • 冬季養生,一瓜,二菜,三肉給家人吃,好吃美味,身體健康少生病
    冬天養生,一瓜,二菜,三肉給家人吃,美味好吃,順應時節,身體健康少生病 立冬過後,氣溫降低,嚴寒的冬天已經來到。大風一刮,讓人凍得直抖擻。冬天意味著萬物進入休眠狀態,算是一個養精蓄銳的時節到了。這個時候,養生更是一件重要的事。飲食加上好的習慣,才能把身體養的好,疾病遠離你。
  • 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
    導讀: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季早晚溫差大,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秋天是從熱到冷的過渡季節。
  • 孩子入園總生病?做好6個預防措施,孩子入園少生病
    開學啦~幼兒園也迎來了新成員,不過剛入園的小朋友往往會因為對環境不適應,情緒不佳而生病,各位家長可要長點心哦! 為什麼孩子入園後總會生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睡前不刷牙 有的孩子總是呼吸道感染,這很有可能是睡前喝奶不刷牙不漱口的壞習慣導致。
  • 今日穀雨,預防三種疾病,記住四個字,一年少生病,更健康!
    一旦溼邪侵入體內,最易損傷脾胃,導致身體出現腸胃疾病。如何呵護腸胃健康?1、喝點粥古人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所以,想要降肝火,首先要少發脾氣,遇事要冷靜,平和。2、吃點青色中醫講,青色入肝,肝喜青色。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有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的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