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內向的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渴望交流,卻不知道怎麼說;想結交朋友,卻一看到人就退縮了;想融入團體,卻總是躲在一邊。
也許,你已經做了很多想要突破自己的嘗試,卻發現這很難。如果你害怕尷尬、出醜,害怕被人評價,內心的恐懼,就會把你的社交努力化為烏有。
那要怎麼辦呢?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
想想看,如果是別人主動找你說話,和你交流,應對起來是不是容易得多?內心是不是也沒有那麼恐懼?當你和人交流多了,自信也就提高了。
可是,要怎樣才能讓別人主動和你交流呢?
答案是:被需要。
有一個社會學概念,叫中介中心度。意思是說,別人要做某一件事,需要通過你才能完成,或者通過你是最佳途徑,你就是他的中介。需要你的人越多,你的中介中心度就越高,你就會變得越重要。了解你、喜歡你的人,自然就會增加。
比方說,你的同事想要聯繫某個人,但沒有對方的聯繫方式,而你恰好就有。這個時候,同事就需要你幫忙提供聯繫方式,你的中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你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提高你的中介中心度。
1.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被需要。
信息是人際交往中的媒介,在交流中互通有無。如果你掌握的信息更多,就佔據了優勢,就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依賴,體現出你的價值。
例如:在公司內部的工作群中,被聯繫最多的往往不是領導或某位專家,而是前臺。因為前臺掌握了更多的相關信息,比如來訪者、聯繫人、快遞、訂餐等等即時信息。在班上,和同學們打交道最多的是班幹部,因為他們是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信息中介,他們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當然,並不是說就必須爭取一個特殊的職位或身份,或者把自己變成一個百事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更多實用的信息。
2.提供的幫助越多,就越有可能被需要。
提供一些小幫助並不需要做很複雜的事情,卻能建立彼此間的好感。也許你會說「我都不敢主動跟別人交流,怎麼去幫助別人 ?」。解決的辦法,就是主動去創造機會,然後接受別人的幫助請求。
例如:在辦公室裡,大家最不願意坐的位置就是過道、門邊、飲水機旁、複印機旁,因為很容易被打擾。不過,坐在這些位置也天然會增加與別人打招呼、互動的機會。他們可能需要你幫一些小忙,也可能只是想和你聊一聊。在團體活動中,如果你想跟大家打成一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做一些服務性的事情。在給別人提供幫助的同時,也能鍛鍊交流能力。
被人需要,能夠提升自我價值感,當然也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能夠結交朋友、融入團體,也是值得的。中介中心度也說明,你的價值,取決於別人對你的評價和依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