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症無效,這個現象確實存在。不僅因為精神分裂症這個問題特殊,屬於世界性難題,而且影響心理治療效果的變量很多,成功需要各個要素協同作用,而失敗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足矣。
對於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考慮時間、精力和經費等因素,充分利用政策紅利,享受醫保和各種福利資金,堅持服藥防復發,仍然是最為可行、最符合患者利益的選擇。除非患者或家人提出,我不會主動建議患者心理治療,因為影響結果的不可控變量太多。
心理治療的效果與治療師特質及專業能力、患者病情及自身投入、治療方法、家庭支持等多種因素有關,很多人只看到了這個心理治療現象無效的存在,卻很少有人去關注無效背後的複雜原因。
本文是關於心理治療意義、價值、取捨、替代方法的終極篇,也是對讀者關於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療取與舍的集中回復。
一
心理治療屬於個性化服務,離開患者覺察與堅持,效果就會嚴重打折,而堅持做一件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理治療同時對配套服務的跟進要求也比較高,很多患者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
首先,你找的心理治療師得與患者的病情匹配,這是第一個難題。心理治療不同於藥物,適配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目前不僅具備治療資質,經驗成熟豐富的心理師並不易找,而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匹配的心理師就更少了。
再次,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很難在此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指望一、兩個月,解決精神分裂症這種世界性的醫學難題,根本不現實。康復沒有止境,好了要求更好,需要患者用一生的努力去鬥爭的。成長過程需要不斷適應新的變化,這是每個人的發展任務,直至生命的終點。
第三,你的家庭環境需要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心理治療只能事倍功半,患者重新回到原來生活的那種環境裡,高標準的康復期望就會變得更加困難,而吃藥往往更為經濟、簡單、直接。
第四,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心理治療費用。即使支付得起,也可能覺得不值得。對於精神分裂症這種人格、認知、情感和行為多方面存在發展缺陷的疾病,精神康復耗時以年為單位的,三五千費用投下去,杯水車薪!
藥物治療多少年好不了,沒有人否定藥物的作用,但是心理治療三個月不顯效,絕大多數人都會放棄。人們對話療為主要手段的康復措施,本身信任度就不高。長期堅持,沒有幾個人能堅持得下來。
投入決定你的態度,3000元的態度與3萬的重視程度,顯然是不一樣的!100元買一件衣服,你會隨便丟棄,10000元一件衣服,你肯定會好好收藏。如果去觀察一下,你就發現免費的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效果是最差的,即使諮詢師很用心,效果也很難好到哪去,態度決定了高度,雙方沒有形成正式的權責關係。
經過了一年、兩年的心理行為治療訓練,你會發現結果有些不同了,患者發生了一些改變,但還可能是脆弱的。但這樣的時間和經濟投入,不是每個患者和家庭都能承受的。
二
醫生和心理師都不是義工,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已,如果付出與產出不成比例,同樣會掛冠而去。用道德來批駁和綁架並不能改變這個現象,這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違背市場規律的東西,在市場上是不會長久的。目前醫院很少提供心理服務的根本原因,也與時間成本與產出不成比例有密切關係。
一個成熟心理師的培養成本是高昂的,需要幾年的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還要繼續教育和諮詢督導,前期投入都是幾萬到幾十萬元。一個心理師每天的服務時間是有限的,滿負荷工作在三例左右,需要事前準備和事後記錄和總結,還需要心理師注入自身的情感,這將導致心理師大量的心理消耗,如果不能定期休息和接受督導,不可避免引發職業倦怠。
5-10分鐘可以看一個患者,諮詢一例個案需要60-90分鐘,如果你是醫院,會怎麼選擇?醫療市場的行為真實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市場上那些療效很好,但價格很低的老藥,能買到的越來越少了。原材料上漲,工人工資不斷上漲,運輸倉儲費用上漲,藥物價格不斷上漲,不再生產,直接從市場消失就是唯一的選擇,沒有人會做虧本的買賣。
醫療保險是為滿足基本的公共需求服務的,而心理治療屬於個性化的特需服務。當你投入了足夠的經費、時間和精力,才有可能出現勇士揭榜,來調動一切可用資源,讓那些高成本措施的個性化特需服務才能全面啟動,為提高服務質量,達成患者期望的服務目標,全力以赴地努力,即使不吃飯不睡覺,加班加點都有人願意為你服務,這將為康複目標的實現大大增加了可能性。
心理治療有沒有意義和價值,是根據你自己的具體情況和需要而決定的,你認為值得,才會體現出它的價值。人民衛生出版社第8版《精神病學》精神分裂症章節用很大的篇幅對心理治療的意義作了清晰說明。
三
正是由於精神分裂症本身的特殊性,人格的穩固性、認知的偏執性、行動上的惰性,負面情緒的累積特徵等,使精神分裂症的康復任務變得異常艱巨和複雜,所以在臨床上我極少推薦精分的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因為實際情況與患者的期望存在巨大的差距!
如果是我的嫡系親屬,我會建議他在心理行為康復訓練上苦下功夫,但是對於其他患者,我真的沒有勇氣,堅定地建議去做心理治療,因為其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是容易控制的。
我不推薦,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心理建設,恰恰相反,沒有條件做心理治療,你更需要自己來心理修正,你仍然需要去主動覺察自己的問題,並為此去積極行動。對於患者自身而言,如果你想與大多數患者的結果不一樣,就得比大多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自渡自救,是沒有條件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可以選擇的康復之路,這個過程需要意志,需要學習,需要堅持,對康復也是同樣有效果的,適合部分有覺知能力、有自發要求的康復期患者。如果你自己能力與意志不夠強大,也有一定條件,那可以考慮請個家庭醫生。
不要告訴我,你不想改變,沒有人要求你改變。你可以覺得當下就好,你也可以討厭這篇文章,這都是你的權利。不要告訴我,你找不到辦法,也找不到好的心理師。
你自己才是最好的心理師,少想多做,接受現實,放棄偏執,增加心理彈性,沒有自我覺知和行動,任何心理治療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專注分享精神分裂症心理行為康復訓練經驗,我在多篇文章中已講過各種方法,為問題的來龍去脈做過各種分析,需要你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轉化為更具體的實際行動,如果你無法理解和轉化,那你就去花錢請專業心理顧問帶領你、監督你堅持訓練!
如果你想獲得更好的轉變,又不想花錢,那就認真地去閱讀我前面寫的很多關鍵性文章,一句一句地去理解和執行吧,同樣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康復,不僅需要方法正確,方向對路,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捲入,當康復僅僅被當成一項任務去應付時,你的結局就已預定。
只有走對了方向,才能離預定的目標越來越近,最終實現從量質到質變的飛躍,而理念和認識的轉變,則是走向命運轉折的第一步!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做有溫度的精神科醫生,專注分享植物神經紊亂、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抑鬱症等疑難雜症心理行為訓練經驗。關注@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收閱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