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覺統合功能受損與其小腦激活減弱相關

2020-12-22 瀟湘晨報

神經軟體症是指在運動協調、感覺統合以及抑制功能上的一系列輕微損傷,廣泛見於分裂型特質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級家屬等精神分裂症譜系群體。已有研究表明,神經軟體症與精神分裂症症狀相關,在精神分裂症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腦結構研究證據表明,神經軟體症尤其是運動協調異常可能與皮層-丘腦-小腦-皮層環路異常,然而,尚無針對精神分裂症譜系感覺統合異常的腦功能研究。因此,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覺統合的腦功能機制探討,有助於理解其在精神分裂症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並據此發現新的診療標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研究員陳楚僑帶領的研究團隊與國際合作者設計實驗。實驗記錄52名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52名對照組、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的兄弟姐妹,以及56名健康同卵雙生子與56名健康異卵雙生子在完成感覺統合任務時的腦激活模式。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完成感覺統合任務時表現出顯著低於健康對照組的小腦激活與小腦內部功能連接,而小腦激活減弱也被發現於患者未患病的兄弟姐妹當中。此外,雙生子研究還表明在完成感覺統合時的小腦激活具有顯著的遺傳度0.37。結果提示,小腦激活減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譜系群體感覺統合異常的重要神經機制,且該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影響。而完成感覺統合任務時的小腦激活異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譜系的內表型之一。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究開發項目、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中科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的資助。

論文連結

【來源:心理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經軟體徵與皮質-皮質下-小腦的腦結構...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該疾病會導致大範圍的神經認知、情感和神經發育異常。神經軟體徵(NSS)被認為是最具前景的精神分裂症內表型之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楚僑帶領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NACN)團隊提供了大量關於NSS對精神分裂症的敏感性、可靠性和特異性的證據。然而,目前還不清楚NSS與精神分裂症腦網絡異常之間的關係。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陳楚僑和研究團隊的博士後孔麗以及國際合作夥伴使用圖論方法,對101名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潛在大腦結構網絡進行了深入研究。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
  • 心理所發現IL-10和COMT基因多態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功能上的...
    認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多巴胺和炎症系統已被證明在精神分裂症的認知缺陷中起重要作用,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兩個系統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大多數免疫細胞都表達出多巴胺受體,這意味著多巴胺可以影響幾乎所有的免疫細胞,並促進細胞炎性因子的分泌。
  • 張向陽研究組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共同的症狀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
  • 心理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二)思維障礙1、聯想過程障礙在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談時,常有「費勁」的感覺,其原因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推聯想過程中缺乏連貫性以及必輯性是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情感不協調是指患者的內心體驗或情感反應與周圍的環境不協調,或完全不顧周圍的環境,如嬉笑無常、無故哭泣或自笑等。精神分裂症出現的焦慮抑鬱情緒。既可能出現在疾病早期,作為一種早期症狀、又可能出現在疾病的發作高峰期,受到精神症狀的影響,還可能出現在疾病的緩解期。
  • 【兒童精神醫學】兒童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色詞任務下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其中1/7~1/3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1],通常把發生於兒童期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統稱為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廣泛的認知功能損害,認知功能的核心之一是執行功能,而衝突監測是執行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項[2]。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衝突監測功能受損,這可能是導致患者出現思維和行為障礙的原因[3]。
  • 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種心理治療整合模式
    大約一個世紀之後,精神分析對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療引發了重大轉變。儘管Freud本人認為精神分析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效,但是20世紀40年代還是出現了一系列有關精神分析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報導,這些報導還指出治療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因此精神分析療法被用作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通過治療關係與溝通過程,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
  • 讓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會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其高復發的特點會嚴重傷害患者的社會功能和勞動能力。為防止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等不良後果,患者應在症狀出現早期採取治療,並正確選擇有效的藥物,及早治療。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復的幹預越早效果會越好。
  •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高危群體情緒識別任務中的杏仁核功能連接異常
    與注意、記憶等神經認知功能相比,社會認知涉及人際交往過程中的高級認知過程,與社會功能的關係更為密切。2008年,美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工作坊界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認知缺損的主要方面:心理理論、社會知覺、社會知識、歸因偏差和情緒加工。
  • 精神分裂症不僅影響大腦,還影響整個身體 | 溫故知新
    長期以來,精神分裂症一直被視為「腦子的疾病」,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感覺及行為。然而,一項發表於Molecular Psychiatry的meta分析提醒我們,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過程中,大腦之外的其他很多器官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危險的變化,其幅度不亞於大腦,甚至更為嚴重。
  • 小腦解剖及功能
    那麼前庭小腦受損,患者會出現什麼體徵和症狀?與其功能相對應,患者會出現平衡障礙和眼球運動障礙1:平衡障礙    - 眩暈    - 站立不能    - 行走不能    - 跨步過寬    - 不能走交叉步伐
  • 多巴胺、穀氨酸與精神分裂症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 McCutcheon 等對多巴胺和穀氨酸系統與精神分裂症的關係進行了綜述,文章發表在 World Psychiatry。文章基於兩系統從間接證據(表 1)、影像學發現(表 2)、生物學影響等方面進行回顧,對遺傳和環境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強調,討論了兩個系統如何相互作用,對精神分裂症的新療法指出了方向。
  • 小腦萎縮的症狀 小腦萎縮患者吃什麼好
    小腦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腦萎縮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小腦萎縮的人還有辦法康復嗎?那麼小腦萎縮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預防腦萎縮?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小腦萎縮的症狀1.共濟失調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首要臨床表現。患者不能獨自站立,會出現搖晃、站不穩的現象。
  • 濟南神康醫院提醒: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
    濟南神康醫院張淑芹院長指出,精神分裂症如果不治療或治療不當,會遷延性發展,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引發病人自殺和他殺行為。【自測】精神分裂症自測,早發現,早治療精神分裂症越早發現,治好的機率就越大。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由於沒有及早發現精神分裂症,從而錯過了佳治療時間,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 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遇上社工
    重性精神病概念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 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療往往「無效」,患者為什麼也不能放棄心理建設
    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症無效,這個現象確實存在。不僅因為精神分裂症這個問題特殊,屬於世界性難題,而且影響心理治療效果的變量很多,成功需要各個要素協同作用,而失敗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足矣。對於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考慮時間、精力和經費等因素,充分利用政策紅利,享受醫保和各種福利資金,堅持服藥防復發,仍然是最為可行、最符合患者利益的選擇。除非患者或家人提出,我不會主動建議患者心理治療,因為影響結果的不可控變量太多。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研究揭示動作信息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涉及廣泛認知和情緒障礙的腦疾病,工作記憶受損一直是其關鍵的認知缺損標記。精神分裂症工作記憶的研究多採用言語或視覺空間的記憶材料。目前,對患者在動作材料為主的工作記憶上是否存在缺損還缺乏研究。最新研究發現,在編碼和回憶階段加入動作信息可顯著提升日常工作記憶表現(比如對語音指令的記憶),但動作信息能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記憶還有待研究。
  • 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從中尋找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縣、市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住院患者中所佔比例為50%~90%。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使用寬鬆的診斷標準為0.17‰~0.54‰。患者因為疾病而帶來的社會功能衰退、社交技巧喪失、工作競爭力缺乏,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在急性期後會出現復發、被歧視、缺乏自信等情況,使患者感到沮喪、失望、生活質量下降等,會對患者後期的康復以及家庭和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
  • 感覺統合發展的神經結構與功能——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我們這裡主要談感覺統合發展的神經結構與功能,深入地了解神經系統對感覺統合所起到的作用。 科學實驗已經發現感覺神經接收器將外在感覺信息傳到中樞神經,經腦幹網狀系統傳入小腦邊緣系統及大腦皮質,完成感覺統合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