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概念
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
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個案管理
針對重性精神病,會運用個案管理計劃進行處理。個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即對已經確診的患者,根據他(她)關於社會、經濟狀況和心理社會功能特點與需求,通過評估患者的功能損害或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階段性治療方案以及生活職業能力康復措施並實施,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持續治療、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得到恢復,實現幫助患者重返社會生活的目的。
這與社會工作採用的手法相同!也是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介入重性精神病的契入點。
社會工作概念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幫助社會上不幸人士,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
社工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精神病患者遇上社工
從醫學專業來講,重性精神病個案管理中社會工作的介入對精神病患者社區康復是新的嘗試和發展方向。重性精神病個案管理在國內多個地方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主要是醫務工作者從醫學角度的探討。
社工根據此類患者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心理社會功能特點與需求,通過評估患者的功能損害或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社會功能康複方案、生活職業能力康復措施並實施,協助患者的疾病得到藥物有效持續治療、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得到恢復,幫助患者重返社會生活,實現全面康復。
從社工專業視角,採用個案、小組、社區資源的連結、職業康復培訓、患者親朋的支持等手法或途徑介入。
譬如,社工開展患者小組人際關係支持和患者家庭及相關社會網絡的介入方面的專業社會工作,使醫務工作者在康復輔導、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及社會康復層面的專業缺陷得以彌補、完善,發揮社會工作的優勢。
在對待重性精神病的問題上,社工與醫務工作者相互合作,系統地服務於他們,利於康復、預防復發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