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遇上社工

2020-12-17 醫患故事匯

重性精神病概念

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

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個案管理

針對重性精神病,會運用個案管理計劃進行處理。個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即對已經確診的患者,根據他(她)關於社會、經濟狀況和心理社會功能特點與需求,通過評估患者的功能損害或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階段性治療方案以及生活職業能力康復措施並實施,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持續治療、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得到恢復,實現幫助患者重返社會生活的目的。

這與社會工作採用的手法相同!也是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介入重性精神病的契入點。

社會工作概念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幫助社會上不幸人士,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

社工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精神病患者遇上社工

從醫學專業來講,重性精神病個案管理中社會工作的介入對精神病患者社區康復是新的嘗試和發展方向。重性精神病個案管理在國內多個地方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主要是醫務工作者從醫學角度的探討。

社工根據此類患者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心理社會功能特點與需求,通過評估患者的功能損害或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社會功能康複方案、生活職業能力康復措施並實施,協助患者的疾病得到藥物有效持續治療、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得到恢復,幫助患者重返社會生活,實現全面康復。

從社工專業視角,採用個案、小組、社區資源的連結、職業康復培訓、患者親朋的支持等手法或途徑介入。

譬如,社工開展患者小組人際關係支持和患者家庭及相關社會網絡的介入方面的專業社會工作,使醫務工作者在康復輔導、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及社會康復層面的專業缺陷得以彌補、完善,發揮社會工作的優勢。

在對待重性精神病的問題上,社工與醫務工作者相互合作,系統地服務於他們,利於康復、預防復發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相關焦點

  • 讓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會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其高復發的特點會嚴重傷害患者的社會功能和勞動能力。為防止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等不良後果,患者應在症狀出現早期採取治療,並正確選擇有效的藥物,及早治療。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復的幹預越早效果會越好。
  • 你曾嘲笑精神分裂症患者嗎?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容易被人看不起,因為我們思想和行為很多時候都是可恥的,可恥的思想,可恥的行為。隨著現在文明的發展,精神分裂症很多得到醫治,而且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由原來的看不起,變得更加同情。精神分裂症患者越來越被同情和理解,因為我們 很多人面對社會的壓力都有多多少少的精神障礙。
  • 分享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康復的歷程
    在精神衛生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診和諮詢的比率較低,往往也不及時,大約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顯的精神病性症狀,大約1/4的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精神病性症狀得到有效控制,但社會功能沒有康復),所以精神分裂症的治癒率很低
  • 患者朋友,你知道精神分裂症與月經的關係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之一,而月經是由丘腦和垂體調節、控制的,而丘腦和垂體的功能,又受到大腦的支配,所以月經可以影響精神活動的,精神活動的異常也可以影響到月經的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與月經的關係。不少正常的女性,在月經期前有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變化,如情緒急躁,倦怠無力,腰酸,下肢脹痛等。
  •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叫「分裂」?#精神障礙專題#
    希望文中所述能幫助人識別精神分裂症,理解和關愛精分患者,並不再諱疾忌醫。首先說個題外話:很多人把精神病與神經病混為一談,然而這兩種病相差甚遠。有個形象的比方:一頭摔倒在地上,摔了個半身不遂,這是摔出了神經病;一頭摔倒在地上,伸展開四肢開始爬行,把自己當成了壁虎,這是精神病。
  • 用患者的藝術作品來進入精神分裂症的思維世界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強烈且無情的精神障礙,其症狀可能包括從異常的社會行為,聽到聲音到不知道真實情況的一切。它通常伴隨著其他較不嚴重的精神狀況,例如抑鬱和焦慮。不用說,這些疾病的總和可能很難處理。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人中有50%還在通過濫用藥物來應對。以下作品是由精神分裂症患者創作的。儘管其中一些可能令人不安,但對於他們的創作者而言,這些作品卻有助於使他們腦海中的動蕩形象化。
  • 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種心理治療整合模式
    大約一個世紀之後,精神分析對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療引發了重大轉變。儘管Freud本人認為精神分析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效,但是20世紀40年代還是出現了一系列有關精神分析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報導,這些報導還指出治療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因此精神分析療法被用作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通過治療關係與溝通過程,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
  • 張向陽研究組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 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從中尋找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縣、市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住院患者中所佔比例為50%~90%。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使用寬鬆的診斷標準為0.17‰~0.54‰。患者因為疾病而帶來的社會功能衰退、社交技巧喪失、工作競爭力缺乏,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在急性期後會出現復發、被歧視、缺乏自信等情況,使患者感到沮喪、失望、生活質量下降等,會對患者後期的康復以及家庭和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
  • 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原標題: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由於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產生心理疾病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壓力越大越來越大的社會條件下,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就會變大。因此,不管如何我們如何都應該適當的來讓自己得到身心放鬆,這樣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就會降低,自己也會越來越開心,但是假如我們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們應該怎樣來緩解它們呢?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瘋子」!對症施治一樣可以回歸社會!
    這些年,常有幾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傷人的報導出現,很多人也自動認為是這群「瘋子」又出來傷害人了。在面對這個群體時,他們都會「提心弔膽」、避而遠之。的確,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如胡言亂語、行為異常等會給人帶來一種「瘋癲」的感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瘋子!
  • 精神衛生社工是如何幫助抑鬱焦慮躁狂精神病患者恢復健康的?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諮詢師考拉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從2013年5月1日起,我國首部保障精神障礙患者權益的法律——《精神衛生法》開始正式施行,首次明確了精神障礙患善 「非自願醫療」的概念、標準和程序等等。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能進步,不能後退
    對於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越來越進步,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應該努力,因為疾病首先是心理問題,我們要克服它,就要從心理開始。進步其實是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進步是不斷成熟,追求更堅強 的自己。人應該不斷進步,向更有價值的自己去追求。
  • 心理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二)思維障礙1、聯想過程障礙在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談時,常有「費勁」的感覺,其原因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推聯想過程中缺乏連貫性以及必輯性是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情感不協調是指患者的內心體驗或情感反應與周圍的環境不協調,或完全不顧周圍的環境,如嬉笑無常、無故哭泣或自笑等。精神分裂症出現的焦慮抑鬱情緒。既可能出現在疾病早期,作為一種早期症狀、又可能出現在疾病的發作高峰期,受到精神症狀的影響,還可能出現在疾病的緩解期。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研究揭示動作信息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前,對患者在動作材料為主的工作記憶上是否存在缺損還缺乏研究。最新研究發現,在編碼和回憶階段加入動作信息可顯著提升日常工作記憶表現(比如對語音指令的記憶),但動作信息能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記憶還有待研究。
  • 【兒童精神醫學】兒童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色詞任務下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其中1/7~1/3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1],通常把發生於兒童期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統稱為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廣泛的認知功能損害,認知功能的核心之一是執行功能,而衝突監測是執行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項[2]。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衝突監測功能受損,這可能是導致患者出現思維和行為障礙的原因[3]。
  • 多巴胺、穀氨酸與精神分裂症
    表 1 精神分裂症中多巴胺和穀氨酸系統功能障礙的間接證據NMDA:N-甲基-D-天門冬氨酸,DOPAC:3、4-二羥基苯基乙酸,HVA:高香草酸,EAAT:興奮性胺基酸轉運蛋白表 2 精神分裂症中多巴胺、穀氨酸系統的影像學研究
  • JCP: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的效果差異
    主要內容是關於對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長效針劑效果進行評估。(懶得看文字的可以點擊文末的音頻版本)歡迎加入全國 精神分裂症 研究群添加小編微信我們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精神疾病。它的治療難度為什麼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依從性不好。因此,長效針劑的誕生,很好地改善了這個問題。既往的很多研究也證實了長效針劑和口服藥的效果是等同的,並且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更具有優勢。
  • 強迫症患者怎樣克服自己會得精神分裂症的恐懼
    他偶然在網上看到,強迫症很可能以後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症,只要出現幻聽就可以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於是他開始擔心自己也出現了幻聽,陷入極度的恐懼之中,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他不斷的反覆跟我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出現了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