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你知道精神分裂症與月經的關係嗎?

2020-12-17 復禾健康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之一,而月經是由丘腦和垂體調節、控制的,而丘腦和垂體的功能,又受到大腦的支配,所以月經可以影響精神活動的,精神活動的異常也可以影響到月經的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與月經的關係。

不少正常的女性,在月經期前有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變化,如情緒急躁,倦怠無力,腰酸,下肢脹痛等。一般較輕,月經來潮後自然好轉,但有些婦女症狀嚴重,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症」,如果患者有這些情況,就會引起精神症狀的波動,所以,女性精神病患者,常在月經前幾天病情惡化,表現興奮、躁動、煩躁不安、衝動傷人等;另一方面,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月經紊亂或閉經的情況,這是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腦功能紊亂,最終會影響到丘腦和垂體的功能從而使月經發生紊亂,一般隨著治療精神病的好轉,月經也逐漸恢復正常;還有很多治療精神病的西藥,也會影響大腦功能,造成月經紊亂,甚至閉經,而服用中藥治療精神病就不會出現月經紊亂的情況,因為中藥的作用機體制是調理五臟六腑的功能,五臟和諧統一以後,就不會出現機體失調的情況。

若月經前正常女子出現的疲倦乏力、睡眠不佳、情緒急躁等現象非常嚴重而不能自控,便可產生月經前期緊張症。還有些婦女在閉經前後首次發生以焦慮、抑鬱為主要症狀的更年期精神病,則更與月經有關。由此可見,月經期可以影響精神活動,引起某些精神症狀的加重。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症與月經有一定得關係,因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從多個角度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護理工作,減少精神分裂症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危害。

精神病:http://mei.qianlong.com/waike/jsjb/

相關焦點

  • 分享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康復的歷程
    在精神衛生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診和諮詢的比率較低,往往也不及時,大約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顯的精神病性症狀,大約1/4的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精神病性症狀得到有效控制,但社會功能沒有康復),所以精神分裂症的治癒率很低
  • 你曾嘲笑精神分裂症患者嗎?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容易被人看不起,因為我們思想和行為很多時候都是可恥的,可恥的思想,可恥的行為。隨著現在文明的發展,精神分裂症很多得到醫治,而且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由原來的看不起,變得更加同情。精神分裂症患者越來越被同情和理解,因為我們 很多人面對社會的壓力都有多多少少的精神障礙。
  • 誰說得了精神分裂症一輩子就完了
    精神分裂症可以根治嗎 可以明確的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症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達到停藥不復發,正常回歸社會的目的。 早期識別是成功進行精神分裂症早期幹預的前提,有利於縮短未治療期(DUP) ,減少延遲治療對患者的不良影響。 早期幹預有助於降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發病率和致殘率。
  •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當人們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心理壓力過大甚至是親人離世的時候,很可能都會導致患上精神分裂症。這種精神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嚴重,所以當出現疾病前兆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
  • 讓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會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其高復發的特點會嚴重傷害患者的社會功能和勞動能力。為防止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等不良後果,患者應在症狀出現早期採取治療,並正確選擇有效的藥物,及早治療。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復的幹預越早效果會越好。
  • 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米陽光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受小雯之託講述她的康復故事,她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增強更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回歸社會的信心。採集完病史我了解到,雖然小雯年紀輕,卻是一個擁有近10年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那時的她服用五氟利多片治療,長期的服藥使她月經嚴重失調,並伴隨嚴重的錐體外系反應。
  • 精神分裂症患者語言障礙與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關係「研究速遞」
    在多達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觀察到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並已被證明包括語義、句法和音韻方面的多種異常。其中最常見的是言語貧乏,停頓增加,語調變化減少(單調語音),(話語)連貫性紊亂。由於語言對於社會關係和日常交往至關重要,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觀察結果,即這一患者群體的語言受到了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語言障礙會對社會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 細數精神分裂症10種妄想症狀,你家的患者有哪種?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臨床上根據妄想的主要內容歸類,常見有如下幾種: 1、關係妄想:患者認為周圍環境中所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均與自己有關。
  • 用患者的藝術作品來進入精神分裂症的思維世界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強烈且無情的精神障礙,其症狀可能包括從異常的社會行為,聽到聲音到不知道真實情況的一切。它通常伴隨著其他較不嚴重的精神狀況,例如抑鬱和焦慮。不用說,這些疾病的總和可能很難處理。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人中有50%還在通過濫用藥物來應對。以下作品是由精神分裂症患者創作的。儘管其中一些可能令人不安,但對於他們的創作者而言,這些作品卻有助於使他們腦海中的動蕩形象化。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瘋子」!對症施治一樣可以回歸社會!
    但事實上,「瘋子」這個說法,是對精神障礙患者汙名化的表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傷人肇事的個例的確存在,但是在整個疾病群體中,這樣的比例和概率非常小。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現這些常人眼中不正常的行為舉止,甚至一些過激行為也遠非其之本意,而是受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的支配下才出現的。
  • 心理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二)思維障礙1、聯想過程障礙在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談時,常有「費勁」的感覺,其原因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推聯想過程中缺乏連貫性以及必輯性是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妄想的內容可能包含各種主題(例如被害的、關係的、軀體的、宗教的、誇大的)。被害妄想(例如無故懷疑有人在飯裡、水裡下毒害自己)、關係妄想(如無故把別人的動作、談話內容與自己聯繫在一起)是精神分裂症譜系常見的妄想內容。
  • 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種心理治療整合模式
    大約一個世紀之後,精神分析對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療引發了重大轉變。儘管Freud本人認為精神分析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效,但是20世紀40年代還是出現了一系列有關精神分析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報導,這些報導還指出治療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因此精神分析療法被用作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通過治療關係與溝通過程,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
  • 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遇上社工
    重性精神病概念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能進步,不能後退
    對於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越來越進步,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應該努力,因為疾病首先是心理問題,我們要克服它,就要從心理開始。進步其實是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進步是不斷成熟,追求更堅強 的自己。人應該不斷進步,向更有價值的自己去追求。
  • 張向陽研究組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 只有抑鬱自殺風險高嗎?不,其實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殺問題很嚴重!
    然而,媒體的聚焦點一直忽略的是還有這麼一個群體——精神分裂症,在這個弱勢邊緣化的患者中,若剝離出自殺的問題,浮於視野,怕是真相往往讓人心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殺比例中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殺觀念的終生患病率達25.8%,而自殺死亡的患者為5%,還有25%~50%的患者在一生中曾嘗試自殺。
  • 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療往往「無效」,患者為什麼也不能放棄心理建設
    對於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考慮時間、精力和經費等因素,充分利用政策紅利,享受醫保和各種福利資金,堅持服藥防復發,仍然是最為可行、最符合患者利益的選擇。除非患者或家人提出,我不會主動建議患者心理治療,因為影響結果的不可控變量太多。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
  • 抑鬱症嚴重時會轉換成精神分裂症嗎
    大多數人只知道抑鬱症患者不快樂,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痛苦。我們都知道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悲觀、消極,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看不到世界的光明與未來的美好。除此之外久治不愈的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幻聽、幻想等症狀,眾所周知,幻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大典型症狀,所以很多人抑鬱症患者及家屬,擔心抑鬱症會慢慢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
  • 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從中尋找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此,精神科醫師在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療的同時,應該更多地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而後期康復的關鍵應該從提高治療依從性、加強個案管理、個人和團體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4個方面進行。在醫療護理方面首先要正確診斷、正確選擇藥物、藥物劑量恰當及用藥簡便等,如目前已有每天服用1次或每月肌注1次就能很好維持治療的抗精神病藥物,其缺點是費用較昂貴;以前較多關於依從性的研究把精神分裂症患者依從性低歸納為患者的原因;經濟方面的因素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也很重要,畢竟我國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還處在農村,家庭貧窮,雖然目前精神分裂症已列為20種重大保障疾病之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關於住院費用可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