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神畫-課堂分享】中秋特輯《嫦娥奔月》國畫寫意班龔帝老師選送

2021-02-27 春天神畫美術書法教育

中秋佳節,我在這裡攜小朋友們送上最誠摯的中秋祝福!
新學期的第三周不管是老同學還是新同學都已經漸入佳境,對於寫意國畫的學生們來說,這不是一門輕鬆的課程,尤其本周我們的課程是與人物有關的,中秋節到了嘛,我們畫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不是很應景呢,不過,寫意人物是國畫裡比較難的內容,但無論是新同學還是老同學,在經過前兩周人物的學習後,都展現出了他們很棒的領悟力,令人欣慰,來!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美麗的課堂吧!

下面來看看小朋友在這節課上的表現吧

春雨嘉惠作為老生不管是色彩還是結構都做到了面面俱到,認真嚴謹!

同樣是嚴謹認真派:

張宗珺同學 十歲

範逸韻同學十一歲

不得不說,其他的小朋友也非常的專註:

畫完線稿還不忘互相讚賞一下。

休息時間廖曾欣冉同學還為大家吹奏中秋賀曲:

真是多才多藝的小朋友,來看看他的畫吧

中秋月餅也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吃完月餅就是收穫的時候了,來看看我們的中秋祝福:

楊紫譯 八歲

張躍齡 八歲

古靈精怪的田俊豪同學

馬義峰的雲朵是嫦娥姐姐施了魔法,歡快自由

楊子萱,想起嫦娥姐姐有房子住了就開心

高楚涵小博士的月球沒上光影便已經是立體的球形了

鄧卓 十一歲

何雨昂同學長期的太投入都來不及顧及褲子上的顏料了

申宏毅小朋友剛剛來用色卻一點都不含糊,滿身顏色是因為太忘我啦

賴翀昊小朋友剛拿毛筆就是表現派

李欣芮 十一歲

陳櫟瑾 九歲

馮琪鑫 八歲

王冠琦 十一歲

楊梓涵 九歲

杜博言 九歲

陳昱伽剛回到課堂表現也不錯

尹彥彤作為新同學也很努力哦!

再來看看我們的老同學張詩蕊

同學們!老師在這裡祝你們節日快樂,再接再厲!
本次課堂分享就到這裡,下次課堂分享見吧!同學們不要遲到哦!

相關焦點

  • 黃振輝老師 | 嫦娥奔月
    中秋的意思是在秋季的中間點,其實就是秋分,是24節氣之一。秋分在陽曆的9月23日或24日,因此這兩個節的日期極為接近,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日夜等長,從此夜長日短,接下來的節氣是「寒露」、「霜降」,陰氣較重,要注意保暖。中秋、秋分是收穫的季節,要人們重視秋收,才可以確保來年的糧食,所以立「中秋節」來提醒人們。
  • 國畫寫意牡丹畫欣賞 畫家石開寫意牡丹賞析
    國畫牡丹,富麗端莊、雍容華貴、芳香濃鬱、花大色豔,千百年來,牡丹一直是富貴和吉祥的象徵。國畫牡丹的畫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工筆牡丹畫,一種是寫意牡丹畫,其中,國畫寫意牡丹主要是注重筆墨之間的酣暢淋漓,表達畫家的情感寄託。
  • 有步驟的中秋少兒手工粘土畫《嫦娥奔月》中秋節就看它啦!
    當然還有欣賞我們小學員的作品《嫦娥奔月》少兒創意美術中秋節作品:手工粘土畫《嫦娥奔月》課程類型:少兒創意美術綜合類手工課程適宜年齡:6-9歲課程目的:了解中國傳統節日、通過創意美術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通過手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中秋:原來嫦娥出現的這麼早,難怪嫦娥奔月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版本
    又到一年中秋節,又是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好日子,中秋夜晚,在月光的沐浴下,大人們又開始和孩童們講起「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人類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總是充滿敬畏的,古人看天,星星月亮在天空發光,卻不知來自何處,於是自然而然的發揮想像,創造了許多與神有關的故事,「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故事反映的其實是古人對於日月星辰的崇拜與追求。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南北朝時期的謝莊在《月賦》裡說:「《淮南子》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常娥竊而奔月。」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摘了《淮南子》裡的這句話。很顯然,公認的說法是嫦娥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中。對《淮南子·覽冥訓》上所說的「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句,東漢時期高誘作的註解云:「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 中秋將至,除了「嫦娥奔月」,你還知道哪些中秋傳說
    傳說一:嫦娥奔月這是中秋最經典的神話傳說了,它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淮南子》等古書 。
  • 嫦娥奔月、拜月大典、還有讓羅志祥陳赫都中毒的寶石老舅《野狼...
    >美樂城早已安排的妥妥噹噹別的先不說嫦娥奔月的大戲怎麼能錯過!賞嫦娥奔月2019年9月13、14日 19:00美樂城北廣場「天地人和」舞臺想不想跟「嫦娥」來一場約會?一起奔月的那種!9月13/14日晚上嫦娥姐姐將會降臨美樂城為大家送上中秋節的祝福,重現奔月美景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嫦娥奔月」的仙姿
  • 「嫦娥奔月」的秘密
    「嫦娥奔月」是中華先民夢想奔往月宮的美麗神話傳說。那麼,嫦娥為什麼要奔月?這個神話與洛陽又有怎樣的聯繫?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我市著名文史學家蔡運章說,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臺秦墓出土竹簡《歸藏易》,其中《歸妹》卦辭記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昔者恆(嫦)我(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歸藏易》成於戰國早中期,比過去最早記錄「嫦娥奔月」傳說的《淮南子》(成書於西漢中葉),要早300年左右。
  • 從小聽到大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真相是?
    特別是關于美人嫦娥姐姐的故事。作為古代的抓馬女王,嫦娥姐姐的故事怕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單單一個喜聞樂見的「嫦娥奔月」的傳說也有無數版本。關於美若天仙、生活幸福的嫦娥為什麼會奔月呢?她又是如何奔月的?人間眾說紛紜。1、被逼無奈版:后羿射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
  • 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
    是不是和嫦娥傳說有關?當然不是!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中秋,古代叫「仲秋」,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中秋在我國的歷史相當久遠,最早見於《周禮》。《周禮》記載:「中春晝,鼓擊士鼓吹 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
  • 中秋節嫦娥為什麼要奔月,你造嗎?
    你不納悶嫦娥和后羿過得好好的,為什麼想不開要奔月嗎?1、「中秋」的傳說提到中秋節那當然少不了嫦娥奔月的傳說: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 2020年中秋節送禮指南——渾水中秋特輯
    李淵其時正與群臣分享李靖勝利的喜訊,看到圓圓的祝捷餅十分高興,笑對當空,脫口而出——「應將胡餅邀蟾蜍」。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應該邀請月亮之神下凡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可口的胡餅。李淵遂將胡餅分給群臣,君臣一道品嘗,賞月。據說,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由此而來,並由宮中傳到民間。 其實,這個傳說並不能作為月餅起源的依據。
  • 有畫說|遠鄉的嫦娥和家鄉的月餅——兼工帶寫國畫《見靜境天真》
    張勇 見靜境天真作品名稱:國畫《見靜境天真》畫家:張勇(湘潭)>創作時間:2012年作品尺寸:四尺有畫說|中秋賞畫隨筆遠鄉的嫦娥和家鄉的月餅大概是嫦娥的爹娘實在想不出好的名字,她娘便說叫嫦娥吧,反正她也是中秋生的。
  • 六年級下冊《嫦娥奔月》教學設計帶你一起了解有關嫦娥的故事
    嫦娥又是個怎樣的人?找出相關語句,並寫寫自己的體會。2、小組匯報交流。3、學生匯報。句子1:八月十五這天,后羿要帶弟子們出門去狩獵……威逼嫦娥把仙藥叫出來。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奸詐貪婪?(一心想…… 假裝生病 提起寶劍 威逼嫦娥)句子2:這人面獸心的傢伙……百姓豈不要遭殃?體會: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了嫦娥善良正直。句子3:嫦娥想到這裡……被后羿隨身帶走了。眼看逢蒙就要搜到百寶匣了……一口吞了下去。
  • 「中秋特刊」嫦娥奔月,引發的最美方程(上)
    1、神話故事中秋佳節,先講一個神話故事。遠古時期,神明肩負人間科普教育,在天上放置了十個太陽,象徵著「十進位」,同時輪班升起照亮世間。某日,時間失調,十日同時出現,全球氣候由變暖直接升級為炙熱。於是后羿氣登崑崙,拉弓射日,民間封神。自古英雄配佳人,后羿迎娶了善良漂亮的嫦娥,婚後並有幸獲贈王母娘娘的不老仙丹。
  • 關於中秋節除了嫦娥奔月還有的幾則傳說
    說中秋節,就想到明月、嫦娥、吳剛和玉兔這些人物、角色,和他們傳世的故事。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日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傳統故事傳說被鑄入銅鏡背面裝飾畫中,「月宮鏡」傳播著中秋月亮的故事。「月宮鏡」有著圓形或類似圓形的外型,光照似明月 ,造型大氣,充滿泱泱活力,文飾風格洋溢大唐盛世的風採,盛唐氣象萬千「溢於鏡表」。大家閨秀,「開匣見明月,持照如嫦娥」。
  • 古代中秋節起源,跟嫦娥完全無關,為什麼她還能一直做中秋代名詞
    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中秋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中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個時候的先民就開始從月崇拜到每年的定期祭祀了。到今天,耳熟能詳的中秋神話傳說: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故事從兒時就聽父母講過,極具特色的中秋習俗:吃月餅、猜燈謎、賞桂花等都已經融入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了。但你知道嗎?
  • 日威」嫦娥奔月「月餅攜手周海媚開啟新品牌新模式
    2018年7月29日 日威「嫦娥奔月」月餅<不一樣的高端月餅>全國招商峰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中山日威食品有限公司,邀請著名影視巨星周海媚女士作為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同邀國內20家知名媒體記者,及5大平臺網絡紅人,與全國1000
  • 「嫦娥奔月」的歷程
    古有嫦娥奔月的神話,今有中國探月的實踐。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吧!南陽漢代石刻《嫦娥奔月》2004年,我國正式啟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軌道上執行科學探測任務。2009 年3月1日,在一年多的繞月飛行探測後,嫦娥一號以硬著陸的方式成功撞擊月球,為中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畫上圓滿句號。
  • 和您分享嫦娥奔月的不同說法,再分享幾首古詩詞和一首閒石藏頭詩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不少,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其中之一,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嫦娥,是月宮中的仙子。在《山海經》中說,她是古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恆娥(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也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您知道麼,這「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的可不止一個版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