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春節前我還在歡呼雀躍終於得到了十天假期,能夠忙裡偷閒,並時不時表達出對出門走親戚的深惡痛絕,結果沒想到,不到大年三十,國家已經開始號召閉門不出,到了大年初五,更是開始了延長假期,宣傳「宅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於是,我國絕大多數人都開始了所謂的全民坐月子。
這個稱呼來自網絡上的戲謔調侃,但也著實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這哪裡算是假期?明明是集體關門,在家都快被憋瘋了,甚至有點想念昔日裡嘴碎的七大姑八大姨們。
然而對比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來說,最倒黴的莫過於小孩子們。
作為天性好動的精力旺盛兒,長期宅家讓他們終於陷入「狂躁」,這不,大早上有條小視頻上了熱搜,說是自家孩子終於憋瘋了,站在陽臺對著空蕩蕩的樓間大喊:「我想出去玩!」
本身這種行為就很能逗樂大人了,沒想到孩子的呼喚還真的被對面樓給聽到了。
只見話語落後大概五秒,對面樓裡探出了一個小腦袋瓜,對著這邊想玩的呼聲就喊:「出去玩兒是會——死——人——的——!」餘音拉長,可繞樓梯間三日不絕。
當時看的網友都被逗樂了,直說小傢伙一針見血,非常有安全意識,一看家長就教育得比較好。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只有好好保護自己,保證不外出,才是正確做法。
那麼,當孩子想要出去玩,家長要如何制止才算聰明呢?方法如下:
利用小遊戲,轉移注意力
要知道,現在五歲以下的孩子是聽不懂大道理的,你跟他說疫情,他回你「我要出去玩」,你跟他講危害,他依舊回你「我要出去玩」,倒不如直接轉移注意力為好。
以我家四歲的樂樂為例,每當他透露出想出門的念頭時,我第一反應就是把門反鎖,然而叫來老公陪他玩幼兒園的遊戲。畢竟孩子的本質目的是玩耍,並不介意跟誰一起玩,父母同樣是好的選擇。
只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要注意投入,不要對孩子挑三揀四。我們的目的是陪伴孩子度過漫長的時間,不要本末倒置哦。
講清利害關係,善用高科技
現代科技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網絡聯繫彼此,我父母就是如此,在家裡太煩悶,每天給樂樂視頻聊天。當然,再好玩孩子也有厭煩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講清楚利害關係,就像視頻中的對樓小孩子,清楚知道出門的後果,自然就會待在家裡了。
最後,大家都在如何打發時間呢?快把方法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