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流行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
《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
其中明確
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
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
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
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
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國家衛健委官網截圖
近年來,我國結核病疫情呈下降趨勢,但由於人口基數大,疫情仍然十分嚴重,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學校是學生高度集中的場所,一旦發生結核病,很容易發生校園內的傳播流行。
健康體檢是早期主動發現肺結核患者的重要手段。指南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體檢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原則上在學生入校前完成,最晚應在開學後1個月內完成。體檢的內容主要是對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的問診、進行TST(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檢測和胸部X光片檢查。
指南稱,一所學校在同一學期內發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結核病病例,或出現結核病死亡病例,學校所在地的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現場調查和公共衛生風險評估結果,判斷是否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關於結核病,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它可以侵入人體的各個系統、各個臟器。最容易發生在肺部,稱肺結核,肺結核約佔結核病的80%以上。
肺結核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肺結核是通過飛沫來傳染的一種傳染病,可通過呼氣、咳嗽、打噴嚏而排出的呼吸道分泌物被另一個人吸到呼吸道裡而傳染,即氣體與蒸汽和帶菌的分泌物進行粘和以後形成氣溶膠,氣溶膠被易患的人群吸入而患病。
為什麼學校容易發生肺結核疫情?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一方面,學生在一起學習和生活,相互間接觸密切,一旦發生傳染性肺結核,很容易在校園內傳播蔓延;另一方面,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機體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學業負擔重,加上作息不規律、營養不良等因素,一旦感染結核桿菌很容易發生結核病。
孩子出生時已經注射了卡介苗
怎麼還會得結核病?
接種卡介苗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很有好處,在預防結核病,特別是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病等方面具有相當明顯的作用,卡介苗的出現顯著減少了結核病的死亡率,但是卡介苗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完全避免結核病的發生,其保護作用只持續到8~10年左右。
兒童也會感染結核病嗎?
對於兒童來說,因為抵抗力較成人差,防禦系統發育不成熟,受到結核菌感染後結核病的發病機率反而較成人高。有資料顯示,兒童結核病通常佔所有結核病的5%~15%,5歲以下兒童,更多的是2歲以下的嬰兒由於防禦系統發育不成熟,抵抗力弱,易發生全身播散性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
有哪些症狀要警惕肺結核病?
首先是呼吸道局部症狀: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帶血或咯血為肺結核可疑症狀。肺結核多數起病緩慢,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
全身症狀:如盜汗、疲乏、間斷或持續午後低熱、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經失調或閉經。少數患者起病急驟,有中、高度發熱,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以上症狀主要見於成人,由於兒童結核病臨床症狀不典型,很少以咳嗽作為最主要臨床症狀,應重點觀察患兒發熱、盜汗、體重降低等全身症狀及局部症狀和體徵(如淋巴結腫大等)。
發生以上症狀建議到結核病專科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結核病能治癒嗎?
經過規範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85%以上)可以恢復健康,不必引起恐慌。一般經過2~3個月的有效治療和休養後,病情逐漸好轉。經過規範治療完成全療程,達到治癒或完成治療的標準,定點醫療機構開具「復學診斷證明」後就可以入校學習或恢復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儘可能不做劇烈的體育活動,也不要從事重度體力勞動,在身體可以耐受的情況下緩慢增加運動量,並且需定期到結核病專科醫院複診。
治癒後的患者需調整生活方式,如規律休息、均衡營養、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時注意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避免結核病再次復發。
恩施疾控溫馨提示:大家要多主動了解結核病相關知識,不要懼怕肺結核,更不要歧視肺結核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我們遠離結核危害。
更多防治措施可點擊:
警惕!青島確診患者多數有這個共同點!一大學22名學生感染肺結核!學校發聲!守護健康呼吸,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恩施州結核病疫情如何?
來 源:國家衛健委官網、健康報、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李妮 ◆責編:晏慧敏 ◆審核:王科坤、劉雯勝
往期精彩回顧
@恩施人,2020年愛滋病防控知識競答來啦!每天都有紅包等你來領
新冠戴口罩,防「艾」須戴套——慎防愛滋病流行中的「超級傳播者」
恩施州愛滋疫情如何?新數據有這些特點……
又到高發季,利川已有人中招……
恩施疾控溫馨提示:12月,請重點防範這幾種傳染病
【來源:恩施疾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