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
離校園的距離有多遠?
就在半個多月前
發生在校園的這一幕
令人擔憂!
11月12日
南京林業大學
1名學生確診結核病
現在試想
如果當時當地疾控中心
沒有迅速對學校進行隔離篩查
會發生什麼後果!
時間再往前一個月
江蘇一高校
因結核病
導致70多人的班級
僅剩30多人
…………
近日
國家衛健委、教育部
對結核病防控出手——
專項針對校園預防
近日,為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防範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組織制定了《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指南》目錄
《指南》明確要求
學校要主動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
肺結核體檢結果
也將納入學生健康檔案
近年來,我國結核病疫情呈下降趨勢,但由於人口基數大,疫情仍然十分嚴重,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學校是學生高度集中的場所,一旦發生結核病,很容易發生校園內的傳播流行。
健康體檢
是早期主動發現肺結核患者的
重要手段
《指南》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體檢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原則上在學生入校前完成,最晚應在開學後1個月內完成。體檢的內容主要是對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的問診、進行TST(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檢測和胸部X光片檢查。
《指南》稱,一所學校在同一學期內發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結核病病例,或出現結核病死亡病例,學校所在地的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現場調查和公共衛生風險評估結果,判斷是否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指南》適用於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託幼機構等各級各類學校,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從事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相關人員使用。
點擊播放 GIF 0.0M
結核病的危害有多大?
為何要求全面實行《指南》?
請看下方案例
校園聚集性疫情案例—
今年的10月份
江蘇師範大學有學生確診
22例確診休學
43例疑似觀察隔離
這起校園聚集性疫情
足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視
校園聚集性疫情案例二
2017年11月
湖南桃江縣第四中學
確診20餘例!
問題來了
結核病不能忽視
您了解它嗎?
下面三個小知識帶您了解
1.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又叫「癆病」,屬於呼吸道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主要侵害人的肺部,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的乙類傳染病。
結核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在第二位。
2.結核病有哪些症狀?
結核病的常見症狀是咳嗽、咳痰,如果這些症狀持續2周以上,應高度重視,要及時到醫院看病。結核病還會伴有痰中帶血、低燒、夜間出汗、午後發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症狀。
3.結核病是怎麼傳播的?
呼吸道傳播
結核病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口中噴出的唾液飛沫,含有大量的結核分枝桿菌,健康人吸入這些飛沫後,有可能被感染。
寒冬季節
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
進入多發期
為了預防結核病
看看下面
給大家找到的預防方法吧
1.接種卡介苗。新生兒和PPD試驗陰性的兒童,接種卡介苗可以減少結核病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卡介苗對人體的保護作用會逐漸減弱,不能起到終身的保護作用。
2.經常開窗通風。養成經常開窗通風的好習慣,尤其是在密集的教室、宿舍內。緊閉門窗會為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播、增殖提供有利條件。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結核分枝桿菌侵入人體後,是否發病與免疫力密切相關。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勞逸結合、注重鍛鍊,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4.做好家庭防護。若家庭成員患有肺結核,應及時就醫。對其使用過的餐具進行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等可放置在太陽下暴曬。
5.學會保護他人。處於傳染期的結核病患者,比如學生,應立即休學,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在咳嗽、咳痰或打噴嚏時掩住口鼻,防止結核分枝桿菌通過飛沫傳播給他人造成感染。
結核病預防關乎每個人
日常的防護
需要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
健康的身體
就是最好的預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