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村第一個一本大學生,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父親為此自豪了很久,被全村人奉為"教子有方"。出身貧寒,縣關工委為其爭取了助學金,入學前他已獲得了本碩連讀的學雜費,全校400名師生都在羨慕他,真是"春風得意"。
本科畢業那年,學校保薦他為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全班僅此一人,頭頂無數光環,研究生期間他多次獲得國家科研基金,研究生畢業恰逢人才定向引進,所招崗位皆為公益類事業單位,順其自然的他得到了事業編,這是普通人眼中的"鐵飯碗"。
在事業單位期間,他兢兢業業,同事都在誇他,為他的一絲不苟大加讚賞,2018年的他順利成為高級工程師,幾乎是全縣最年輕的高工,這也許就是實力。有一次項目評審現場,他碰到了自己高中同學作為評審委員,看了籤字表才知道,高中同學已是縣住建局局長,會上該同學對他的設計指指點點,故意挑毛病,一臉的看不起,他很無奈,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只得憋著委屈一遍又一遍的按照高中同學的意見修改。
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他決定辭職,事業編不要了,丟掉"鐵飯碗",要考就考"金飯碗",他沒敢把辭職的事情告訴父親,生怕父親大發雷霆,辭行當天,單位領導和同事都在挽留他,主任告訴他,將來什麼時候想回來,單位的大門一直為他開著,含著淚,他消失在同事的視野中。
辭職的第二天,他在網絡上下載了近五年的省考公務員真題,列印出來,專心的鑽研,他發現題目並不難,為什麼錄取分數線那麼低,難道有陷阱?深思再深思,他買了分版塊的教材,接下來就是像高三一樣的學習狀態,書山題海,每周參加線上模擬,行測成績基本穩定在70-75分,還算是滿意,申論預計能上60分。對於2019年省考他迫不及待……
日盼夜盼,終於盼來了省考,心裡一頓高興呢,打開崗位表,他瞬間有些低落,竟然無家鄉縣城崗位可報,他把崗位表篩選了幾遍,挑選了偏遠鄉鎮的一個鄉政府崗位,報名第一天,他直接報名,很快審核通過,他專心投入練題,等待著考場上一舉成名。
考場上他發揮自如,回家對了參考答案,預估139分,進入面試應該不成問題,畢竟報名人數只有30多人。一個月後成績出來了,140分,面試名單也出來了,他高居第一名,比第二名多18分,他的臉上漏出無奈的笑容,明明廳級崗位的水平卻只能報考鄉鎮。
面試一路過關斬將,體檢政審一馬平川,他順利踏進機關,端上了心中的"金飯碗",他認為年輕人就當有為民服務的情懷,從基層幹起,從鄉鎮起步,將來可以通過遴選進入上級部門,也可以踏踏實實在鄉鎮幹事,為了組織自己甘當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
他奉勸公考路上的小夥伴:公務員是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極強的職業,選擇了就要願意肝腦塗地,一心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