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肛周溼疹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病因複雜多變,由多種因素相互影響而發病,包括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外界因素和機體內在的精神神經失衡,代謝功能障礙。對於肛周溼疹的治療,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一.肛周溼疹會傳染
肛周溼疹會傳染?當然不會。其實,它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非傳染性皮膚病。其病變多位於肛門周圍皮膚,有時亦會蔓延至臀部、陰部或外生殖器,局部可出現紅疹、紅斑、糜爛、結痂、脫屑。
病症主要特點是:皸裂、滲出、瘙癢,而且會反覆發作,病程較長,男女老少都可能發病。雖然肛周溼疹不會傳染,但是也要注意衛生,及時就醫。
二.用力抓撓
肛周溼疹,瘙癢是無法忽視的表現之一。很多患者都忍耐不住,癢就拼命撓。但注意了,如果長期抓撓,會致使皮膚破損或是潰爛,造成感染。而且患者抓撓後,可能會使皮膚增厚或變得粗糙,進而形成肛門皸裂。
若真如此,就會導致出現感染的可能性增高,肛門就會潮紅腫痛。與此同時,病變可能向會陰、陰囊、外陰處蔓延,甚至是雙臀處。一旦發生肛門溼疹,切不可用手抓撓。
三.盲目用藥
肛周溼疹,不僅僅要去癢,還要治療潮溼和皮膚浸潤肥厚等不適。據說,很多肛門溼疹患者都會自選藥膏塗抹於患處進行治療,這是不對的。因為在患處覆蓋一層藥膏會阻礙肛門溼氣的散發,導致病情加重。
更有些人,會選擇一些刺激性的藥物,這只能「治標而不治本」(只能治其外而能深入其內)。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這點:許多刺激性的藥物長期應用,肛周皮膚的生理機能會遭到破壞,打破平衡,嚴重的還會蔓延惡化周邊皮膚,誘發更嚴重的疾病。
勿亂用抗真菌類藥物。一般不宜口服或注射糖皮質激素(雖起效較快,但停藥後復發很快,長期應用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
四.肥皂水洗
肛周溼疹的「癢」主要起因於不注意生活細節,這些生活盲區或造成皮癬或造成黴菌滋生,從而導致「癢」的產生。
黴菌喜歡偏鹼性的,故避免用肥皂等鹼性較強的物質清洗或擦拭肛門。因為這樣會洗掉肛周皮膚皮脂,破壞肛門皮膚環境,引起肛門溼疹。
所有悲傷的結局中,最悲傷的莫過於「早知道」。人生沒有如果,一切不會重頭再來。所以,提早了解肛周溼疹的治療誤區,一旦患病請及時就醫,切莫再讓「早知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