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市場上有很多表現不錯的平價車型,它們大部分都在10~20萬之間,合資表現出來的是穩定的技術支持,自主的決勝點則在設計和配置上,對於芸芸眾生來說,在社會上生活都是很難的,所以很多人受制於資金,只能在這個範圍內選擇。
但是一些生活還比較富裕的人來說,第一候選一定是更高級別的豪車。但凡能夠摸到這個門檻的人,在第一次選車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考慮排在最後的A,其中A4L便是門檻後的第一個車型。但是在換車的時候,往往也是第一個被換掉的,從奧迪A4L換到雷克薩斯ES,讚揚聲一片,奧迪已成過去式?
6年前入手A4L,當時由於資金不是很足,所以最後用30萬出頭的價格入手了自動舒適型。雖說已經是13款了,但是由於奧迪的外觀展現已經基本穩定,所以即便是現在看,和現在的新A4L也沒有什麼區別。要說換車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車主表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內飾,原本就是一輛配置不高的車型,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看起來就有點過分了。都說人都說喜新厭舊的,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有了新車顯得它更是寒酸。
新車之所以選擇ES,還不是因為這幾年它們已經爛大街了,也不算是什麼罕見的車,雖說家人建議再入手一輛同品牌的,這樣開著更順手,但是車主並不想體驗那種在街上「撞臉」的感覺。眾所周知,雷家的設計在汽車行業中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整體的表現也非常的年輕生動,ES也算一個不小的「明星產品」,300h的技術也是有口皆碑,所以沒有多想就麻利入手了。
入手之後,它的表現也在意料之中,看上去也是很拉風的,不僅是靜態表現,開起來也是氣勢十足。最讓人滿意的還是內飾的表現,A4L當時就是因為內飾過於簡單,又沒有多功能方向盤,所以才慘遭淘汰的。ES的內飾設計並不是現在常見的大屏,但是勝在精緻,整個中控給人一種儒雅的感覺,看起來賞心悅目,用料和做工目前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讓人難以接受的缺陷。
由於之前的A4L就是1.8T,習慣了它澎湃的動力,換上ES之後,擔心自吸式給不了自己想要的感覺,現在資金又足,所以2.5L一定是要安排上的。它們之間的驅動方式不同,所以整體的駕駛感受也不同,相比之前的A4L,ES在行車過程中給人一種更加平穩的感覺,再加上混動的身份,在油耗上的表現也不錯。
大家都說第一輛車都是有感情的,確實是這麼回事,畢竟相互陪伴六年。很多人都問,A4L是不是就此成為過去式,可能以後也不會再開,甚至是轉手給別人,但是第一輛的存在是永遠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