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假期間工作的父母領取到的育兒補貼會相應減少

2021-01-17 德國華人街




在育兒假期間工作且收入較高的人,育兒補貼會相應減少。兩名婦女向聯邦社會福利法院起訴這一規定並最終敗訴。


在育兒假期間工作且收入較高的父母所領取的育兒補貼會減少,或者這段時間不被算入育兒假中。卡塞爾社會福利法院(BSG)於周三裁定,這一規定是符合憲法的。該訴訟由兩名來自薩克森的母親提出,現在她們也許想要向聯邦憲法法院再次提起訴訟。受這條規定影響的人明顯大多數是東德婦女,因為與西德婦女相比,她們更常在育兒假期間工作。德勒斯登社會保險顧問Christian Lindner表示:「受影響人數每月都在增加,現在估計有85萬人,每年繼續增加約17萬到18萬人。」


育兒補貼之所以減少是因為德國養老保險體系中設有「天花板規則」——即保險金繳費基數設有上限。德國繳費基數即僱員的月稅前總收入,繳費基數上限為東德6150歐元和西德6700元(超出上限部分不需要繳納保險費)。這在領取育兒補貼期間也是適用的。而繳費上限是通過平均收入這些因素考慮的——所以看起來就好像他們的收入變多了。


如果育兒補貼加上實際收入超過繳費上限,育兒補貼費用會降低或者在極端情況下被直接取消。在兩名薩克森母親起訴的案件中,她們每月的養老金保險繳費基數皆超過上限40歐,因此敗訴。


但她們認為這是違反憲法規定的,相較於那些沒有工作或者收入較低的母親,她們認為自己沒有理由被虧待。育兒補貼是由稅收資助的,所以她們認為這與養老金保險繳費沒有關係。


對於這兩個案例,聯邦社會福利法院認為她們的育兒補貼比其他人少是可以允許的。繳費上限是保險金體系中一直固有的且始終充當著「繳費標準」的角色。因此把育兒補貼算進向養老保險體系繳費的月稅前收入總額中是合理的且符合憲法規定。


此外,聯邦社會福利法院還就產婦津貼案件做出了裁決,指出它並沒有違反憲法規定。在2014年7月前開始領取產婦津貼的領取者可以在2019年以前一次性領取完「產婦津貼2號」的所有費用,且產婦補貼不包括在養老保險體系內。卡塞爾社會福利法院法官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政府部門工作量減少後,可以更快地付清所有補貼。



德國華人街網站翻譯




  自助的時代已來臨!為您推薦一款免費且方便快捷的德國分類信息發布平臺,沒錯,就是下面這個,速速點擊下圖,開始自主發帖吧!


相關焦點

  • 德國產假可休三年 育兒假可向政府申請補貼(圖)
    德國人認為,孩子出生頭3年最需要父母陪伴,應創造更多機會,讓初為人父母者與孩子在一起。因此,孩子3歲之前,父母都可以休「產假」。  德國「產假」分為母親個人的生育假和父母兩人的育兒假,最長可以休至孩子滿3歲。其中,大約一年為有償假期。  母親生育假共14周:分娩前6周、分娩後8周。前6周,除非孕婦明確同意,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其工作。
  • 12省市「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大匯總:發錢?休假10天?
    有家長直呼「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對於職場家長來說,育兒變成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而好消息是,隨著壓力的遞增,相應的政策扶持也緊隨而來。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鼓勵生育、解決我國人口結構問題建言獻策。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表示:「可考慮由財政部統籌發放生育補貼。
  • 德國育兒福利羨煞旁人:產假休3年 父母可享受
    德國「產假」分為母親個人的生育假和父母兩人的育兒假,最長可以休至孩子滿3歲。其中,大約一年為有償假期。母親生育假共14周:分娩前6周、分娩後8周。前6周,除非孕婦明確同意,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其工作。後8周,無論產婦是否有意願工作,都必須休假。如果遇到早產、多胞胎等情況,產後休假時間可延長至12周。
  • 日本將為收養孩子的父母支付育兒休假補貼
    中國網1月20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1月19日報導,沒有血緣關係的大人和孩子在建立收養關係時,收養孩子的父母在與孩子建立收養關係前需要經過一段試驗性撫養期。就此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為這種情況休育兒假的人士支付僱用保險的休假補貼。
  • 請查收|多地出臺育兒補貼和育兒假政策
    具體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1最新消息多地出臺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據了解,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再度「創紀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表示:「可考慮由財政部統籌發放生育補貼。每個孩子從出生一直到滿6周歲時為止,國家財政每月發給一定金額的育兒補貼,具體金額可參考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同時民盟中央提出探索建立從懷孕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
  • 人大代表:建議每月發放育兒補貼!滿足要求即可領取
    這次的特殊時期,已經耗盡許多家庭的「彈藥」,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父母沒有辦法正常工作,還要養孩子。不過,國家為了緩解挨家挨戶的壓力,促進國內經濟水平的恢復,大量發放優惠券,從而刺激國內消息,來幫助大家恢復到正規上,而且還有提議針對有孩子的家庭,進行發育兒補貼的發放。
  • 澳大利亞育兒福利補貼政策
    按照澳大利亞政府的規定,帶薪產假和育兒補貼是不能同時領取的。而孩子在2018年3月1日以後出生的,也無法領取育兒補貼。支付金額:目前的帶薪產假是最多18周,稅前每周641.05元。這筆錢基於最低時薪x7.6小時(每天的標準工作時間)x5天(每周的標準工作天數)。
  • 多地出臺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生育津貼如何領取?看看你能領多少錢!
    最新消息多地出臺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據了解,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再度「創紀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表示:「可考慮由財政部統籌發放生育補貼。每個孩子從出生一直到滿6周歲時為止,國家財政每月發給一定金額的育兒補貼,具體金額可參考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同時民盟中央提出探索建立從懷孕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
  • 多地出臺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看看你能領多少錢
    多地出臺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 據了解,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再度「創紀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這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 鑑於此情況,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鼓勵生育、解決我國人口結構問題建言獻策。 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表示:「可考慮由財政部統籌發放生育補貼。
  • 日本是如何通過育兒政策解決人口問題
    因生育休假而從僱主方領取不到工資時,產假是從預產期前6周至產後八周。孕婦第一次去醫院產檢後,就可以領到一個由政府頒發到小冊子,與兩個掛飾。小冊子叫做母子健康手冊,裡面會記錄各種產前產後的母親與嬰兒的體重與疫苗注射等相關信息。同時該冊子也是下面會提到的育兒補助領取的重要身份憑證。
  • 持有日本經營管理籤證,從懷孕到育兒全攻略
    產院的選擇一般會採取就近原則,選取居住地附近的醫療機構即可。02申報並領取《母子健康手冊》孕婦需要到居住地區役所提交懷孕申報表,並領取《母子健康手冊》。這個手冊是用來記錄母親和孩子的健康還有成長記錄的。
  • 在日本持經驗管理籤證,從懷孕到育兒全攻略
    孕婦需要到居住地區役所提交懷孕申報表,並領取《母子健康手冊》。保健師,助產師會進行家庭訪問,指導家庭生活,飲食,安撫情緒等工作,而這些家庭訪問指導都是免費的。在領取《母子健康手冊》時,裡面有免費產檢的券,一共14張。第一次做產檢的時候可以直接交給醫院,醫生會分配14張券該什麼時候使用,非常省心省力。而且在產前,女性可以休假,一般是分娩前6周即可回家休息,6周前可以轉變成簡易的工作,並且不需要加班,不在深夜工作。
  • 在日本持經營管理籤證,從懷孕到育兒全攻略
    保健師,助產師會進行家庭訪問,指導家庭生活,飲食,安撫情緒等工作,而這些家庭訪問指導都是免費的。在領取《母子健康手冊》時,裡面有免費產檢的券,一共14張。第一次做產檢的時候可以直接交給醫院,醫生會分配14張券該什麼時候使用,非常省心省力。而且在產前,女性可以休假,一般是分娩前6周即可回家休息,6周前可以轉變成簡易的工作,並且不需要加班,不在深夜工作。
  • 在日本持 「經驗管理籤證」,從懷孕到育兒最全攻略!
    保健師、助產師會進行免費的家庭訪問並指導家庭生活、飲食、安撫情緒... ...的工作。領取《母子健康手冊》時,裡面有免費產檢券共14張。第一次做產檢的時候可以直接交給醫院,醫生會分配14張券該什麼時候使用,非常省心省力。而且在產前,女性可以休假,一般是分娩前6周即可回家休息,6周前可以轉變成簡易的工作,並且不需要加班,不在深夜工作。
  • 又一地新增育兒假!最長一年!
    9月15日,湖北省鹹寧市發布《鹹寧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實產休假政策,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自主探索實行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育兒假,嬰幼兒父母雙方均可申請,假期最長可至嬰幼兒年滿1歲。
  • 令人羨慕的德國育兒福利,這才叫福利
    比如在德國生了孩子之後,你可以合法地享受到:兒童福利金、聯邦父母津貼、育兒假、產假、生育補助、就業保護和工作保護等福利待遇。那麼,在德國生育一個孩子,到底可以領取多少補貼?18歲,18歲後,若孩子繼續接受教育,則可領取到25歲。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生育、就業和公共服務保障的影響日益凸顯,為此,《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草案)》首次推出男方共同育兒假,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產假期間,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
  • 令人羨慕的澳大利亞育兒福利政策
    ,且兩個連貫的工作期間間隔不得超過8周,工作形式可以是全職、臨時工、季節工、合同工、自僱、近期更換了工作等;3.澳洲公民或澳洲永久居民;4.在領取政府補貼期間不領取薪水或者不工作;5.在孩子出生或者剛剛領養的52周內提出申請;6.在你提出父親和伴侶補貼之前或父親和伴侶補貼開始之日前的財年裡(孰早原則),個人的稅前調節可支配年收入在15萬元及以下
  • 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子女0至3周歲期間,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近日,有地區立法提出「共同育兒假」,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早在去年6月,我省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就已提出了「共同育兒假」,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該條例已實施一年多,南京的奶爸們有人享受過嗎?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採訪。
  • 日本「奶爸」逐年減少 申請育兒假常被瞧不起
    一種是不參與或很少參與家務與育兒的,日本媒體稱之為「零男」。另一種就是樂於協助妻子照顧孩子的「育兒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奶爸」。究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還是家庭裡,做「零男」還是當「奶爸」,日本男性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現在有這樣一個數字表明,在2012年的時候,日本男性申請育兒假,就是我們經常開玩笑叫男性的產假,這個比率在就業者當中佔1.89%,我們通常把他們叫做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