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奶爸」逐年減少 申請育兒假常被瞧不起

2021-01-0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日本社會的已婚男性中,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參與或很少參與家務與育兒的,日本媒體稱之為「零男」。另一種就是樂於協助妻子照顧孩子的「育兒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奶爸」。究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還是家庭裡,做「零男」還是當「奶爸」,日本男性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現在有這樣一個數字表明,在2012年的時候,日本男性申請育兒假,就是我們經常開玩笑叫男性的產假,這個比率在就業者當中佔1.89%,我們通常把他們叫做奶爸。這個數字與2011年時的2.63%相比,是一個大幅的減少。所以從一個總體的情況來講,日本社會的奶爸不是在增多而是在減少。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數字表明,日本已婚男性每天用於陪孩子的時間和做家務的時間大約也就只在一小時左右,而這個數字相當於2000年前後歐美國家男性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數字,日本現在已婚男性裡「育兒男」或者日本有一種叫做「零男」,就是他什麼都不做也可以說是事業男,他們呈現出一種兩極分化的狀態。一般來說,40歲以上的人零男居多,這些人基本上把心思都撲在了公司上社會上,而相比之下,35歲以下的育兒男就開始增多了。那麼,零男的存在又被看作是妨礙已婚男性來做奶爸的元兇。

  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看到日本社會是法律社會,相應這些方面的男女僱傭平等法,自從這個法律出來以後,一系列的輔助性的法律,包括男子在妻子生孩子的時候可以有育兒假可以有產假這樣的法律和政策都紛紛出臺。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男人一旦要離開自己的崗位去休產假,要去回家的時候,你的周圍就會投來各種各樣的瞧不起的蔑視的眼光。為什麼?因為現實真的是很嚴峻,你走了,你的崗位就要有人頂上,然後這個崗位還要給你保留住,你回來以後這個崗位還要還給你,這樣一來,對於整個一個企業的人員調配帶來了一個麻煩。

  還有,你現在看起來很顧家,對妻子很好,但是在公司裡來看,日本人過去的觀念是人跟公司是命運共同體,公司好,企業員工就好,公司不好,員工就不好。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你先顧得是家,還是先顧得是公司,這個傳統觀念在日本社會是根深蒂固的。那麼既然你今天為了家,可以不顧公司,所以在未來的一些提升的道路上,很可能就設置了障礙,或者很可能這條路就被堵死了。

  這種情況下,顯然也會帶來你工資水平的變化,在發獎金的時候,別人可能拿到兩個月的獎金,而你只能拿半個月的獎金,一個月的獎金。整個公司工作的環境會變化,你未來個人的前途會變化,你的工資收入會變化。所以,為什麼日本社會的育兒男在逐漸減少,甚至是大幅度減少,這些應該是一個根本的原因。(《全球華語廣播網》觀察員蔣豐)

相關焦點

  • 日本討論「男性育兒假」義務化遇冷,為何日本男人不願回家帶娃?
    今年1月底,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通過在家工作或減少工時的方式,累計休了兩周的育兒假,雖然受到了很多女性的讚揚,但有不少人批評他「不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到盡職盡責」。一、育兒假申請難日本自民黨及相關機構今年提出,要探討「男性育兒假」義務化、法制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從法律上要求企業有義務建立男性職員休育兒假的制度,並提供明確的申請途徑、薪資補貼等。
  • 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子女0至3周歲期間,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近日,有地區立法提出「共同育兒假」,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早在去年6月,我省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就已提出了「共同育兒假」,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該條例已實施一年多,南京的奶爸們有人享受過嗎?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採訪。
  • 日本休育兒假的男性中有32%每天花在育兒和家務上的時間不足2小時
    最近日本網上不斷有主婦發文吐嘈自已老公休育兒假在家卻既不幫忙帶小孩,也不幫忙做家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麼在家一動不動,要嘛早早就計劃好今天去哪,明天去哪 。主婦們不禁想問,這到底是為了孩子們和媽媽們的假期,還是男性們自己的假期。
  • 10月1日起蘇州奶爸多了育嬰假 可和單位協商
    《蘇州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日前正式出臺,將於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的男職工育嬰假備受關注。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江蘇,奶爸們可以休的假期有護理假、共同育兒假等。不過,這些假都不是強制性的,奶爸們只能和單位協商。
  • 好消息,蘇州奶爸多了個育嬰假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蘇州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日前正式出臺,將於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的男職工育嬰假備受關注。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江蘇,奶爸們可以休的假期有護理假、共同育兒假等。不過,這些假都不是強制性的,奶爸們只能和單位協商。
  • 育兒假期間工作的父母領取到的育兒補貼會相應減少
    在育兒假期間工作且收入較高的人,育兒補貼會相應減少。
  • 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員工基本不敢請
    該條例已實施一年多,南京的奶爸們有人享受過嗎?非強制性福利假,單位不會主動放,員工基本不敢請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南報網訊 「子女0至3周歲期間,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
  • 日本男性「育兒假」好評如潮,但為什麼申請者寥寥無幾,並不買帳?
    日本媒體報導,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8年男性的「育兒假」申請成功率為6.16%,創歷史最高。但是,這些年來,女性的「育兒假」申請成功率逐漸達到80%左右,相比之下男性所佔比例非常低。又從男性申請「育兒假」的具體時長來看,平均假期在5天以內的人數佔36%;70%以上的男性申請假期時長都不會超過2周。 風評很好的日本男性「育兒假」 日本社會的「育兒假」制度在國際上獲得好評如潮。
  • 小泉進次郎考慮休育兒假言論引爭議,回應稱日本不如紐西蘭
    小泉在上任前便表示:「如果2020年初孩子出生,我想休育兒假。」 之後,小泉進次郎表示:「公務最優先、危機管理需萬無一失、同時也要消除妻子的不安。將考慮何種方式能滿足這三個條件、何種方式能獲得更多人的理解。」
  • 日本積極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為推動解決少子化問題,日本政府鼓勵更多男性休育兒假。日本政府此前提出,計劃到2020年把男性育兒假的休假率提升至13%,到2025年進一步提高到30%。然而,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日本男性休育兒假的比例僅為6.16%,距離日本政府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 日本是如何通過育兒政策解決人口問題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同時也是健康壽命(也稱為無殘疾預期壽命或沙利文指數)最長的國家。同時,早先於我國一步,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與生育率較低而導致的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一個國家的稅收,依靠勞動人口的納稅比例最高。
  • 日本男性休完「育兒假」秒變「窗邊族」,升職漲薪機會被剝奪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日本為提高生育率,立法允許父母雙方都可以休「育兒假」。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男性休育兒假卻難以實施。很多休了育兒假的男性或被公司「擱置一旁」,或者被剝奪升職漲薪的機會。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的《育兒看護休業法》規定,在孩子1歲前,父母雙方都擁有休育兒假的權利。
  • 法律準假政府補助媒體引導 韓國流行時尚奶爸
    單位沒批准他辭職,但允許他請兩年的父親假。從此,金先生的生活就從報題、採訪、出差、拍攝變成了做飯、掃地、帶娃和換尿布。在韓國,像金先生這樣的奶爸群體越來越大,改變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也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奶爸時尚創商機育兒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以女性為主導,但隨著奶爸時代的來臨,男性對購買育兒用品越來越關注。
  • 奶爸育兒篇01全職奶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但是奶爸有點尷尬,很多對話都是止步到你們家孩子幾歲了.......理論上奶爸和寶媽應該會有更多關於育兒的知識可以交流,但是實際上不太容易。你還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能與社會脫節,更不能因為養育孩子,就迷失了自己,畢竟全職帶娃,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
  • 各國如何鼓勵男性休育兒假_中國婦女報<20170809期>第B4版:環球女界
    瑞典奶爸陪娃娃玩熨衣服遊戲。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隨著生育率的走低,老齡化現象嚴重,韓國政府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進行改革,其中一項改革措施就是通過提供政府津貼的模式來鼓勵男性休育兒假。日本、韓國:父親文化的變革在上述指標中,有個令人詫異的現象。韓國和日本在許多指標上表現很差勁,例如2017年公布的數據中,韓國的性別工資差距是最高的(女性收入只佔男性的36.7%),管理崗位上的女性比例又最低(僅為10.5%),董事會中女性的比例也最低(僅為2.4%),但其男性帶薪育兒假卻排名第二(16.1周),僅次於日本(30.4周)。
  • 「奶爸」集中修煉超級育兒秘笈 樂享首屆奶爸節
    第七期「超級奶爸」公益訓練營開營紅網長沙8月8日訊(通訊員 李雅雯 熊月娥)「從今天起,我決心按照奶爸守則照看孩子,一日為奶爸,終生是奶爸……」一句句鏗鏘有力的《奶爸宣言》響起,這是在湖南省兒童醫院倡導成立的首屆「奶爸節」暨第七期「超級奶爸」公益訓練營開營儀式上19名奶爸們的集體宣誓現場
  • 聯合國:日本男性育兒假福利優厚 但少有人請假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13日發布了日本等41個國家截至2016年的育兒援助措施報告。在帶有補貼制度的男性陪產假和育兒假天數方面,日本獲得最高評價,但報告指出日本雖然福利豐厚,實際上獲得休假的父親卻很少。
  • 「育兒假」是個好開始
    近日,湖北鹹寧市發布《鹹寧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率先提出實行「育兒假」,即在落實已有的產休假政策基礎上,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自主探索實行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育兒假,嬰幼兒父母雙方均可申請,假期最長可至嬰幼兒年滿1歲。
  • 休育兒假的日本父親們:承擔過照顧者的角色後,男人們發生了改變
    曾有調查顯示,高達80%的日本年輕男性表示將使用這種帶薪陪產假,但在實際生活中,只有不到7%的人使用。半數以上的男性,在妻子生產之後,只休了不到五天的育兒假。 在擁有第四個孩子的時候,山本做了一個和從前不一樣的決定。他休了一個月的育兒假。
  • 韓國2017年非公單位休假奶爸首超萬人 養育津貼增加系主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月25日報導,韓國僱傭勞動部當天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非公單位休育兒假的男性達到1.2萬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8.1%,在休育兒假總人數中的佔比也由2016年的8.5%增至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