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1個區中有8個區的GDP增速高於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
近日,廣州市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隨即各區的「期中考試成績單」也陸續公布。根據通報,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55.54億元,增長7.1%,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廣州市11個區中有8個區的經濟增速高於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6%—6.5%的增長目標,也均超過了各區的全年預期目標,天河與南沙更是並駕齊驅,以9.4%的增速領跑全市。經濟總量方面,天河、黃埔和越秀分列前三。
■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天河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八成
天河區穩坐廣州市各區GDP排行榜頭把交椅,這已非新鮮事。在相關通報中,增量、總量均領跑全市各區的天河曬出了其發展動能。根據統計,天河區三個產業比重目前已經調整為0.03:8.46:91.51,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實現增加值2076.3億元,增長1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5.7%。其中,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666.13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73.4%,增長11.4%,金融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商務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0.2%。
排名第二的是黃埔區,經濟總量僅次於天河,但也有多項數據名列全市第一,根據該區公布,上半年該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3682.27億元、商品銷售總額增長33.3%、財政八項支出為118.8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01.21億元,這些數據都位居全市第一。同時,GDP增速連續6個季度保持在7%以上。
南沙重按「加速鍵」 經濟增速重回前列
天河區不僅經濟總量排名第一,自去年開始增速也名列前茅。該區通報顯示,其發展後勁還在進一步夯實。
今年該區推動143個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約100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65%;33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0.5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57.8%;新開工項目22個。上半年全力開展點對點、定向式招商,已籤約或落地重點項目20個。新增企業4.8萬戶,佔全市新增企業的29.3%,增長39%,其中新增註冊資本1000萬及以上企業8072家,增長88.7%。
南沙區的經濟數據同樣亮眼。自今年一季度增速重回全市前列之後,上半年,該區地區生產總值達753.05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與天河並駕齊驅,居廣州第一。該區持續的制度創新,推動了南沙自貿片區掛牌近四年來經濟發展穩中提質。2014年至2018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稅收總額年均增長13.3%。進出口總額佔全市1/5,年均增長12.2%。註冊企業由8400戶增加到90535戶,增長十多倍,累計引進146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
世界500強企業青睞「尖子生」和「潛力生」
隨著此前新一年度世界500強榜單公布,截至2018年底,30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州投資1017個項目,其中超過120家在廣州設立總部機構。新快報記者翻查各區官網發現,部分城區也曾公布相關數據,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天河、黃埔、南沙落地的世界500強項目就超過500個,佔廣州總量過半,這3個最受世界500強青睞的區分別在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速名列廣州前茅。如上文提到南沙區,目前已累計引進146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在這方面領先的依然是天河區,天河區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143家世界五百強有191個項目設立在天河CBD,其中跨國公司總部13家,境內500強企業20家。
此外,截至今年4月,黃埔區吸引了來自於179個世界500強項目。總部位於黃埔區的雪松控股於2018年首次上榜世界500強,今年排名躍升60位。目前,雪松控股位於黃埔區的全國綜合型總部大樓即將完工,第二總部也已動工。這將為黃埔區乃至廣州市的經濟成長提供新的動能。
點評
番禺區增速雖放緩
經濟發展仍有「獨門優勢」
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中,番禺區雖然經濟總量名列第四,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0.3%,GDP總量為1010.73億元,只比海珠區領先不到10億元,而且海珠區增速達8.2%,這一增速僅次於天河和南沙的9.4%。不過,專家表示,番禺區經濟發展仍有「獨門優勢」。
根據海珠區公布數據,2019年上半年,琶洲西區拍地企業在琶洲設立全國總部或區域型、功能型總部,目前騰訊、唯品會、小米、國美等15家企業已開展實質性業務,截至目前,已經註冊108個項目及業務運營公司。另外,琶洲西區現有32個拍地項目,目前已有5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建築面積共42.7萬平方米,24個項目在建,另外3個去年6月拍地的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大有後勁十足之勢。
從數據來看,番禺區的增速放緩與第二產業受市場影響由增轉降有關,而其中汽車製造業又首當其衝。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認為,汽車行業在番禺仍有發展空間,不過要考慮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投入。另外,番禺區在產業調整時,第三產業可以推動萬隆商圈走向成熟,另外藉助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帶動新一輪發展。
彭澎表示,相較於廣州其他區,番禺區有自己的「獨門優勢」,就是大學城和國際創新城。「我認為經濟將加快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這會提升高校及科研成果轉化的動力。番禺近水樓臺沒理由不好好發展。」彭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