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定律:80/20法則的啟示

2021-02-18 rckl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學會合理分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還不如重點突破。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方面,這20%的方面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

 

要成為真正有效率的成功人士,需知道把努力優先集中在什麼地方。這一點為何如此重要呢?你可以運用二八定律簡單看一下。根據二八定律,80%的結果都來自你僅僅20%的付出!同樣也指,80%的付出也會產生20%的結果。

 

這個定律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由工程師約瑟夫·朱蘭(Joseph M. Juran)根據義大利經濟學家與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當年對本國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推論出來的。他發現該定律可應用於企業管理的許多方面:營銷管理、庫存管理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等。

 

朱蘭還是質量管理的開拓者之一,曾幫助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質量方面達到國際標準。

 

巴萊多定律或者稱二八定律在許多方面都非常有用。1963年,美國商務部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給一個公司帶來80%利潤的是20%的客戶,而80%的收益來自僅僅20%的市場。

 

你必須記住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僅通過20%的付出,就可以實現80%的目標。80%的付出也會產生微不足道的結果,就是剩下的20%。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你必須弄清什麼樣的付出會給你帶來最佳結果。

 

當人們發現二八定律時,往往就會驚訝某些努力多麼不必要。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讓自己進步更快的努力上,而不是分散注意力,這樣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可以在數量和質量上分別得到極大的提高和改善。

 

應用二八定律時,要把重點放在給你帶來最佳結果的努力上,減少或排除那些帶來最壞結果的努力。運用二八定律就像調製濃縮果汁!減少低收益(水)的付出,保留要素(濃果汁)即可。

 

要運用該定律,請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樣的努力僅付出20%就會帶來最佳結果(80%或以上的結果)呢?

 

·我的日常活動中,哪些活動收益最大,所需努力最少?

 

·為將收益最大的活動置於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將收益最小的置於次要地位,我需要作何改變?

 

一旦發現極有價值的活動,你只需集中擴大其覆蓋面,但要記住你的視野,絕不能忘記自己的成就,不能忘記自己是誰,也不要忘記想在生活中得到什麼。

 

你如果運用了二八定律,就會發現生活有了顯著的變化。因為你會對產生20%結果的80%的努力重新定位,這樣一來,那些置於重要地位的努力就不會被分散。

 

運用二八定律

 

成功的關鍵在於,所有活動,任務,習慣,人際關係,目標以及客戶等,要給你帶來想要的結果。因此,讓成果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就是將努力集中在使你取得最佳結果的方面。一個小建議:每天不要在不帶來結果的活動上花費10%以上或15%的時間,如看電視或上網,這些會讓你分心。

 

太多時候,我們並不在意如何利用時間。這種「鼠目寸光」的行為具有潛在的威脅性,因為它將我們置於潛能未得到充分開發的境地。如何克服這種惰性呢?可以通過日常成績的正面經驗,讓你的潛能得到尊重,以此取代你的疑問。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獲得了一連串滿足自豪感和動機的小成績。 

 

將注意力轉到重要層面,這個重要層面就在於你如何謀生。事實上,每個人的生存都需要錢,而勞動又是獲得工作的一般性手段,你的工作崗位是僱員,自由職業者或承包商,這一點非常重要。 

 

金錢與時間是相互聯繫的,這已不是什麼新概念。如果你想得到什麼,必須有時間投入項目,並有足夠物質條件按照自己的目標生活。你必須有一份能讓你實現這種生活的工作,有足夠的時間來開展工作,或兩者兼而有之。不幸的是,很少有人享受這些有利條件。因此,創造一個實現個人價值的有利環境是你可以付出努力的重要層面。 

 

大多數情況下,生活更好的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就成為了對社會非常有用的人,一點兒也不像「工作」!這就是讓剪刀差效果最大化的表現。對生活的熱情會讓你的效率更高,無需感覺付出太多努力,便會得到更多的結果。是不是有了自己的蛋糕,也享用了一番呢? 

 

熱情還讓你不斷了解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你可以提高技能,成為所在領域一位敏捷的大師級人物。每天保持良好心情,你還會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更有可能對自己的工作高談闊論 - 因為它讓你著迷 - 在不知特定背景的情況下,便創造好機會構建了這一切。 

 

換言之,熱情幫你將效率內化。二八定律是效率原則的核心,因為你將少付出多回報的策略運用到了生活中。首先要將生活的重心放在熱情上,而不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在享受上。當然,你很快也會有蛋糕供自己享用。

 

 

將80/20法則落到實處(二八定律)

 

還記得二八定律嗎?它指的是,在任何大系統中,80%的結果是由該系統中僅僅20%的變量產生的。輕鬆一試,二八定律便會給生活帶來非常積極的變化。


我在其他文章中提到這個定律時,特別強調了找到產生最好結果的關鍵活動的重要性,但並未充分強調減少生活中限制你的80%的活動。而減輕生活中阻礙你前進的壓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對於制約因素無能無力,殊不知,這是人性避害傾嚮導致的一種錯誤想法。「我恨老闆,他害苦了我,讓我一事無成!」錯錯錯!改善和老闆的關係,有多種方法,其中之一是你可以改變工作的形式或方式,而可供選擇的方法不只是這些。

 

   假如你沒有發現任何擺脫壓力的可能性,那是因為你原本就決定不去尋找,所以自然發現不了。這種情形,你交出權力讓他人、讓它物代為主宰,主宰你的生活,因為你拒絕履行自己的職責、執行自己的權力。當然,我們應該保持溫和的態度。你不能因為有其他事情要做,就不去給剛出生的寶寶餵奶。記住,只有自己擁有真正的控制權,才能履行職責。

 

   因此,戰略規劃中的重要一步就是消除較重的壓力。問問自己:「哪些因素最能限制我取得成功的活動範圍?」制約因素就像拴著你的錨,阻礙你前進的步伐。

 

   試想,一個項目需要5個人來完成,每人負責項目的一部分。假如其中一個人沒有做他應該做的,就會延誤整個項目。其他四位可能工作得很有效率,但是第五位將會成為阻礙整個團隊的重要限制因素。

 

   你可以找出限制你的每個計劃實現的因素,假如你計劃增加收入,就必須找到實現從A點-目前收入到B點-期望收入需要做出的行動和動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切記也要處理好當前所有阻礙你增加收入的因素。

 

   總的來說,就是要認清目前限制你的所有因素。而且不要忘記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真正可以改變的東西上:你真正可以控制的東西。換言之,如果你說,經濟條件阻礙了你收入的增加,你就會原地踏步,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專注於你真正能夠控制的東西。

 

   我想說的是,限制你過夢想生活的大多數因素在於你的深度,你的信仰,你的習慣,你的知識,以及你的技能和態度。這是件好事兒,因為這些恰恰是你真正可以控制的。當你發現了真正阻礙你的東西,成功路上你將風雨無阻

推薦閱讀(與原文無關)

兄弟式合夥,仇人式散夥,股權即人性,善用股權者,定江山;

相關焦點

  • 二八定律——企業的重要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也叫巴萊特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時間管理工具2:二八定律,職場必讀管理法則
    對以後的升職加薪也是極為不利的,本篇章重點介紹二八定律,原則是要事第一,用80%的時間做重點的20%的事件,分清楚出工作中的主次。一、二八法則簡介二八法則定律也稱為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
  • 20%大於80% :遊戲裡的二八定律現象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帕累託法則」,當然它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現象  80/20法則,反映的是一種出現在經濟學,社會學上的普遍現象,(當然這裡的二八並非精確到各位,也因此二八定律也常常被稱作不平等定律。)
  • 讓財富離不開你的技巧:掌握二八定律
    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這些不平衡現象,我們可以用一條著名的定律來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二八定律,以及二八定律對我們的啟示。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了其中一小部分,大約是20%,而其餘的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就能控制全局,這就是如今廣為人知的二八定律。除了財富分配不平衡現象之外,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平衡現象,可以用二八定律來解釋,當然主要是用二八定律,來描述這種明顯不平衡的關係。
  • 二八定律的啟示:人的時間精力有限,要學會集中優勢,重點突破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定律」,也叫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不平衡原則等。
  • 麥肯錫成功法則:二八定律都知道,想成功?先學會規劃
    值得好奇的是,他們對二八定律有著極為狂熱的偏執,認為掌握二八定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01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二八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根據「二八定律」, 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數, 就能控制全局。生活中「二八定律」普遍存在, 比如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顧客; 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80%的看電視時間花在20%的節目上; 80%的飲食重複20%的食譜。
  • 從財富的分布看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稱為帕累託定律,它的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就像前面的例子,富人只佔世界人口的20%,卻擁有80%的社會財富;而佔世界人口80%的窮人僅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 擺脫窮忙,重新認識二八定律
    但這可能是個錯覺,不得不提一下二八定律。許多人都知道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帕累託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帕累託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你不知道的二八定律,你是這百分之二十嗎?
    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數據之間的關係,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係。
  • 用二八定律看辦事效率,你是二,還是八?此文能給你有所啟發!
    你可能聽說過二八定律;你可能也知道二八定律講了些什麼;你可能也理解了二八定律的精髓;你可能也看過我前面的文章,明白了二八定律的啟示;你可能也覺得二八定律,很有用,並且已經開始實踐了;正如,二八定律說的那樣: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因為,答案往往隱藏在問題中,而只有20%的人認識到這個規律,懂得如何拆解問題,快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 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
  •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羊群效應、二八定律……
    3鱷魚法則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7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
  • 「二八定律」的職場運用:如何成為「最關鍵的二十」?
    「二八定律」也叫二八原則、帕累託法則(定律)、最省力的法則或不平衡原則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 「二八定律」真實存在於社會中麼?富人與窮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具百度百科記載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託法則(Pareto『s principle)也叫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Juran's Principle)、關鍵少數法則(Vital FeRule)、不重要多數法則(Trivial Many Rule)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 揭秘二八定律,讓你用錢生錢!
    進一步統計,我們會發現:在一個100人的微信群裡,每100條新的消息,有80條是發言最多的那20個人發的。其中,64條是最活躍的4個人發的。甚至更極端的一點的群,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某一個人發的。 這個現象,叫做「二八定律」。
  • 散莊書苑孔令飛: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不僅是股市的勝負值,更是理性投資者和非理性投資者的分界線  「二八定律」也被稱之為巴萊多定律,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代表著什麼,它又隱藏了哪些秘密
    於是,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後來二八法則的來歷。如今我們經常聽到的二八法則一般會與經濟學掛鈎,但其實我們身邊有好多事情都在默默的遵守著二八法則。以一個生物群體為例,科學家的觀測發現有,將近80%的工蜂工蟻一輩子都在不停地勞動,有20%的幾乎一輩子也不用勞動一下。
  • 聰明人都知道的80/20法則
    80/20法則,又稱為帕累託法則(Pareto’sprinciple)、二八定律、帕累託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馬特萊法則、朱倫法則、關鍵少數法則、不重要多數法則等。 一個法則有這麼多種不同的名稱,原因至少有三點:第一、有很多人在研究它;第二、它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領域;第三、關鍵的一點,它非常重要。
  • 學會二八定律再去做銷售,你就能快速脫穎而出
    帕累託認為,在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其實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剩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託法則(Pareto『s principle)、不重要多數法則(Trivial Many Rule),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 理性規劃 | 王富海:二八定律與理性規劃
    就傳媒業來講,二八定律呈現如下現象: ☑  傳媒業的產值80%來自技術設備業,只有20%來自內容產業(技術法則); ☑  傳媒內容業20%的產值在新聞,80%的產值在娛樂(娛樂法則); ☑  20%的收入來自主業,80%的收入來自相關商品開發(副業法則); ☑  帶來80%利潤的是20%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