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參考消息》報中,有這樣一則報導引起了我的注意:瑞士信貸銀行在研究報告中稱,
在俄羅斯,10%最富有的公民掌握了俄羅斯全部私人財富的82%,
在美國,10%的最富有公民掌握了美國全國私人財富的76%,
在中國,10%最富有的公民掌握了中國全國私人財富的62%。
從這三組數據中可以看出,不論在哪個國家,財富的分布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
另外,瑞信還估計中國每兩天就會誕生一名新的億萬富翁,這從側面反映了馬太效應現象的存在。
什麼是二八定律呢?
二八定律,又稱為帕累託定律,它的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就像前面的例子,富人只佔世界人口的20%,卻擁有80%的社會財富;而佔世界人口80%的窮人僅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是20世紀初義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例子:假設一個書店裡面有1萬本書,那這個書店每年利潤的80%來自於2000本書,剩下的8000本書只貢獻了20%的利潤,因此保住這2000本書的利潤就能控制住整個書店的利潤。
仔細想想,其實二八法則可以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看書,可選擇的書浩如煙海,我們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本書都翻到。如果用二八定律來選擇的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書算得上好書。這百分之二十之中大部分都是經典書籍,能列為好書的新書確實不太容易發現,就像埋在沙裡的金子,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澱,仍經久不衰的書才能稱之為好書。
在學習上,二八定律告訴我們應該集中學習那些核心的內容。把80%精力放在所要學習的20%的核心內容上,然後再把20%的精力花在剩下的80%的內容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住重點。
在人際關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朋友值得深交,這些朋友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人生觀與價值觀和我們趨同。
在工作中,根據二八定律,我們應該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用在處理那些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上,剩下的80%時間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在股票投資中,根據二八法則,如果一共有2000家上市公司,那只有400家是值得投資的,而這400家公司裡面又滿足一個二八定律,也就是說,最最最值得投資的只有80家。
.......
長尾理論
說完二八定律,順便提提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是由一個叫克裡斯·安德森的老頭提出的,他說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逐漸興起,二八定律在網際網路經濟下就不管用了
比如:一家稍大點的書店最多能放10萬本書,但亞馬遜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10萬以後的書籍,而這部分書籍由於貨架的限制根本無法出現在傳統書店中。研究發現,在長尾市場中,可以分為三種書,分別是2%的大熱門書、8%的次熱門書以及90%的長尾書。2%的大熱門書,帶來50%的收入和33%的利潤;8%的次熱門書,帶來25%的收入和33%的利潤;剩下90%長尾書,將帶來25%的收入和33%的利潤。從利潤上看,出現了平分天下的3個33%!
也就是說,在網際網路經濟條件下,10%的熱門書帶來75%的銷量和66%的利潤,剩下的90%的書帶來25%的銷量和34%的利潤。在10%熱門書裡,也存在一個二八法則,即2%的處於頭部的熱門書帶來50%銷量和33%利潤,8%的次熱門書帶來25%的收入和33%利潤。
這有點像現在流行的圈層經濟,分為頭部、次熱、長尾三種圈層。聯想到人,現在的人也是可以用圈層劃分的,如頂級富豪圈,一般富豪圈,中產階級圈,窮人圈等.....
總結:二八定律和長尾理論在各自成立的條件下,應用都是非常廣泛的,一個人只要把他所有時間的20%用到最重要的地方,就能大大提高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馬太效應:
說完二八法則,再來談談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他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好的越來越好,壞的越來越壞,多的越來越多,少的越來越少,形容的是一種分配不均的現象。
比如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比如成績好的學生,成績會越來越好。
比如銷量好的服裝,銷量也會越來越好。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一旦在某個領域取得了成功,這個成功會帶來一種累積的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比如:相對於那些不出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更能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同的。
如果我們試圖用馬太效應來看貧富差距,就會很清楚這其中的原因:
相對於窮人,富人有一種心理優勢和先發優勢,他們更有精力為自己做出長遠的規劃,還有機會獲得最新的商機,從而讓自己的財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於窮人,因為大腦的寬帶被眼前的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繁瑣的事所佔據,比如這個月馬上要交報告了,水電費什麼時候要交.....等等,沒有精力做出長遠的規劃和尋找機會,所以他們會陷入到越窮--越忙--越累--越窮的這種局中出來。
馬太效應從側面驗證了二八法則的有效性,因為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所以財富總是集中在頭部20%的人手上。二八法則反過來也驗證了馬太效應的存在,20%的富人更有機會獲得資源,取得更快的資金積累,所以產生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這種財富不均的馬太效應。
如何破局?
了解了馬太效應之後,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讓馬太效應為我們服務。那就是從一開始就應該在一個新的領域迅速產生先發優勢。如果沒有機會產生這種優勢,那麼就要不斷尋找新的領域。
總結
一個人的時間箅精力有限,我們應當好好利用最好的時間,一般是青少年時期(18歲~32歲),尋找一個新的領域,並且在這個領域產生自己的先發優勢,剩下的時間中重點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知道並不是每件事都是同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