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與1.3% 中國吸收外資的數據「悖論」

2020-12-17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田進 2018年6月14日,商務部公布了中國今年前5個月吸收外資的情況。數據顯示,1-5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26家,同比增長97.6%;實際利用外資345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

外商投資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與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由外國投資者單獨投資的企業。包括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包括股權投資)企業。今年1-5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增加97.6%,是指完成工商註冊的數量增加情況。

在中國加大開放力度與中美貿易摩擦並存的背景下,該如何分析看待97.6%與1.3%?

未來外資增長可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記者表示,「在今年前5個月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幾乎翻番的情況下,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一方面原因是外商投資企業類型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資本的滯後」。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研究員張燕生向記者表示,「流向中國的外資,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過去70%是製造業,現在70%是服務業」。

張燕生介紹,過去外資流向的製造業規模大,外資一個廠僱傭的工人可以上萬,甚至十幾萬,因此外資規模上升的比較快。 服務型企業大部分都是知識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特點是數目比較多、金額比較小,且服務產業的增長本身就比較低。「比如一個律師事務所,一個研發中心,能有多少人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則向記者表示,「去年開始,中國對外資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吸引更多外商來中國註冊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數量翻番就不難理解。只是從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到投資會有一個滯後,剛設立的企業資金不一定馬上進入。」

「一般而言,外商註冊公司後,是不是投資、投資多少、往哪裡投,他有一個觀察過程,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等綜合考量,不會立馬開始投資。下一步外商投資增長的程度不僅取決於國內的宏觀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還需看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外商對中國的信心」,王遠鴻說。

王遠鴻向記者表示,雖然短期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的增長沒有轉化為實際的外資利用,但如果各個方面正常的話,未來外資利用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還是可以期待的。

1.3%正增長

王遠鴻對記者表示,「單看增長97.6%這個數據,說明現階段外商對中國經濟還是有信心的,中國對外政策也更加的開放,外商市場準入的門檻進一步降低。」

2017年以來,金融等方面開放政策接連出臺。2018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從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四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對外開放重大舉措,並強調將儘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牛犁對記者表示,「中國本身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家開放政策的不斷出臺是一個契機,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商來中國註冊公司」。

對於1.3%的實際利用外資增長,王遠鴻對記者表示,「近幾年中國外資利用的情況不太好,今年實現1.3%的正增長,總體表現還是不錯的」。

「對於1.3%,我們需要從全球貿易環境來分析,這涉及全球的資本波動」,張燕生對記者表示。他同時介紹說,當前處於全球資本流向和領域大幅度調整的過程,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六年,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都很不好,全球投資大部分投向了新興市場。2015美國開始加息,之前投向新興市場的錢也開始轉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其次,歐美貿易保護主義興起,歐美國家對海外投資管制比較嚴厲。最後是,過去幾年全球的投資環境也一直不好。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每年發布的《世界投資報告》顯示,過去三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均呈現下降的態勢,其中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23%。

「綜合以上三點,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也就可以理解了」,張燕生說。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向記者表示,「外資企業的不斷進入,必定會對國內企業產生影響。我們要用競爭力的思想來評估,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方位、國際高水平企業的進入,能促進中國多行業的良性的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當然,中國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也需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提高市場規範,從而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的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吸收外資的一連串「第一」:投資者用腳投票
    (新中國70年)中國吸收外資的一連串「第一」:投資者用腳投票  中新社北京9月9日電 題:中國吸收外資的一連串「第一」:投資者用腳投票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中國吸收外資穩定增長。
  • 我國吸收外資實現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
    我國吸收外資實現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於佳欣)商務部16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18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折合103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這是我國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實現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
  • 商務部通報1-8月全國吸收外資和服務外包發展情況並就中俄經貿合作...
    一、2019年1-8月全國吸收外資情況2019年1-8月全國吸收外資的主要特點有:(一)實際使用外資穩定增長2019年1-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704家,實際使用外資604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折892.6億美元,同比增長3.2%,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
  • 前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 同比增6.3%
    商務部12月15日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其中,11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 外資在撤退?數據可不是這樣說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多家外資企業暫時關閉了在中國的分店或工廠,引發對外資撤離以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擔憂,甚至有言論稱外資正在大規模撤離。情況真的如此嗎?商務部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4721.8億元,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5個百分點、較前5個月收窄2.5個百分點。
  • 外資來了還是走了?別再危言聳聽了,看數據→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1月和3月,共籤約外資項目129個、投資總額達239億美元。一季度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外資研發中心5家。看蘇州— —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42.3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163.3%,創下歷史新高!新設外資項目236個,同比增長9.3%,新增註冊外資54.9億美元,同比增長68.3%。
  • 下半年中國穩外貿外資如何著手?商務部透露三信號
    (經濟觀察)下半年中國穩外貿外資如何著手?商務部透露三信號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下半年中國穩外貿外資如何著手?商務部透露三信號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疫情之下,儘管中國外貿和吸收外資總體表現亮眼,但仍有不少「近憂」和「遠慮」。
  • 外資持有國內債券超3萬億元 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外資不斷加碼布局人民幣資產,持有國內債券和A股規模持續增長。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外資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據中央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3.04萬億元(剔除同業存單,下同),較2019年年底增長1.07萬億元。
  • 商務部:2019我國外資規模創新高 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昨天晚上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報告披露,去年全球跨境投資直接投資FDI是1.39萬億美元,下降了1%,而且FDI的下降是連續多年。2018年比上年下降了6%,2017年比上年下降了21.9%,2016年比上年下降了5.4%。所以跨境投資低迷這個概念是成立的。去年中國的表現如何呢?
  • 數據分析必須要避開的坑:讓人懷疑人生的七大悖論
    1、彩票悖論首先根據假設檢驗,如果原假設概率非常小,就可以拒絕原假設。3、生日悖論先來看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班裡有23個同學,那麼他們當中至少有兩個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按照常識我們會覺得這個概率應該挺小的,畢竟一年365天,23個人撞期,還是挺小的,然而結果卻是50%,也就是說有50%的概率這23個人中有兩個人生日相同。
  • 1.79萬億元!是什麼讓外資買買買
    今年,中國經濟快速企穩復甦,而各主要經濟體資產收益率卻在下降,這讓中國債券市場成為外資的「避風港」。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的數據,在美國國債收益率領跌的情況下,外資持有的中國國債已飆升至創紀錄的1.79萬億元。
  • 單月數據8連增!外資基本盤更穩更牢!
    單月數據8連增!中國這份引資成績單再次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動力。  近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同比增長5.5%(折合143.8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 「穩外資」舉措凝聚外資「向心力」外企對「投資中國」依舊充滿信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在全球海外直接投資(FDI)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今年1-11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達8993.8億元人民幣。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措施,進一步凝聚了外資企業對中國的「向心力」,讓他們依舊看好中國這片「投資熱土」。
  • 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 同比增6.3%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0年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折合1294.7億美元,同比增長4.1%;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穩中向好態勢。
  • 東方財富12月7日獲深股通淨買入3.97億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2月7日,東方財富現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3位,港資總計成交10.15億。其中,買入7.06億,賣出3.09億,淨買入3.97億,淨買入額佔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6.59%。
  • 調查No.1外資撤離背後:國內低端製造業危機日盛
    不過,商務部日前在駁斥「外資撤離」說法時提供的FDI數據顯示,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三成。單從這些數據上確實看不出來外資在大規模撤退的跡象,但傳統製造業上的外資萎縮是每個相關者切實可感的。
  • 學會七大悖論,不管財稅還是各大行業讓你的數據分析不踩坑
    統計學界,我總結了七個悖論數理統計學是數據分析的基礎理論,我們之前所有為數據分析所做的工作,比如梳理指標、篩選數據、可視化等等,都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找到數據之間的關係,利用統計學原理對這些關係進行界定和聯繫。
  • 銀行業外資股比全面鬆綁外資在觀望
    在新版負面清單的加持下,這時候確實是外資參股和增持中資銀行的好時機,但外資進來不是為了短炒一把就跑,一般都是作為全球戰略布局,因此外資進來不會一蹴而就,而且外資根據自身的戰略布局也不可能一窩蜂似的衝進來。」德意志銀行(中國)行長朱彤此前公開表示,經歷過去10年探索,德銀中國的戰略逐漸清晰——要做什麼,在哪裡投入,是有選擇的,而不是鋪攤子。
  • 哪家外資在深納稅最高?投資最多?395家外資企業榮登年度光榮榜
    據了解,此次評選不僅考量營業額和納稅額指標,還將外資企業在質量進步、和諧勞動關係、安全環保等三個方面的表現一併納入,進而鼓勵外資企業轉型升級,增強其在中國投資發展信心,助推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30周年慶典表彰大會現場。經過企業申報。
  • 七月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百分之十五點八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來源:人民日報前7月,進出口逐步回穩,出口自4月以來,連續4個月正增長7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634.7億元,同比增長15.8%,連續4個月實現單月吸收外資正增長8月13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宗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