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獅兄前段時間參加了杭州一小學的新生家長會。在全年級的家長會後,老師和家長回到教室,進行班級的小家長會。
家長們一個個端坐在尺寸並不適宜的桌椅前,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話。老師則向家長一一叮囑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等。
家長會進行到最後,每個老師都會要求家長拿出手機掃碼加群。
「這裡有兩個群,一個是QQ群,一個微信群,麻煩各位家長都加一下。QQ群是通知群,老師會在裡面發布通知、文件,但是家長不要回復,以免吞併信息!」
「第二個是微信交流群,家長可以在裡面跟老師互動,溝通孩子的狀態和作業。」
離開校園多年,又沒有榮升奶爸奶爸的大獅兄一聽,一個班級竟還分了兩個家長群,不禁納悶了起來。
「2個新生群不算什麼,我一口氣加了6個群!」
還沒開學,上海某小學一年級家長丁丁媽媽就有些鬧心:新生培訓還沒結束,娃班級就建了6個群!來勢洶洶的「家長預備鈴」call起!讓她不得不好生招架,「一臉懵,有點崩潰啊。」
6個群是這麼個陣勢:
一個通知群,供老師發通知,家長不回復;
一個班級群,供家長們說說聊聊發發照片;
三個QQ群,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作業群,供學科老師督促作業;
一個親友小群,供住得近的家長、關係要好的家長討論接送娃啥的。
丁丁媽媽說,班級建兩個微信群,也很正常,因為幼兒園也有群,現在只是多了一個通知群,也是方便家長,怕家長漏看了信息。
而QQ群,有家長一開始覺得有些莫名,「為啥還要QQ群?」後來丁丁媽媽發現,QQ有個照片庫,學科老師可以把作業統一上傳到那裡,家長可以自行下載看,而不會像微信一樣刷屏刷沒了,功能性比較好。家長則可以單獨建立孩子的照片相冊,可以發視頻,發作業。
丁丁媽媽說,QQ的三個群,是老師委託兩位家長志願者建的,並作為兩名管理員,估計以後可以幫忙統計,老師也在QQ群裡,方便檢查學生作業。「這幾天,班級微信群挺活躍,但是三個QQ作業群還靜悄悄的。」
有班級建N個群,也有班級一個群都不建的!
上海一名新二年級孩子家長廖女士說,「我們班級沒有群,是真的!」
據了解,廖女士孩子的班主任年紀較大,微信玩得不利索,所以沒建群。有些家長理解老師也需要個人空間,但也有家長覺得老師沒盡到全責。「不過班主任和家長說,她是24小時開機,有事可隨時給她電話。」
關於建班級微信群這件事,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廖女士去學校開家長大會的時候,是這麼個說法:有的班主任建微信群,有的不建,學校沒有硬性規定,也不是建了就說明好,不建就說明不好,各有利弊,建不建看老師個人的,請家長理解和尊重老師的不同做法。
廖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報喜不報憂,媽媽下班晚每天都是奶奶接送,奶奶與其他班級家長又不怎麼認識,所以有些班級情況沒辦法知曉,信息無法互通。而作業是由學生自己抄在作業本上,家長籤字,第二天老師批閱,「有時候他漏抄一個,我也不知道!」
杭州的朱先生上周五剛剛陪女兒到幼兒園報到,老師都會要求家長現場掃碼入群。在被其他好心家長拉進班級群後,胡先生發了一條朋友圈:「忽然之間,天昏地暗!仿佛進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江湖,又無法全身而退。」
班級群的好處在於信息更透徹全面,弊端在於你是否HOLD住。
進入班級群後,朱先生上班都不得安寧。稍微一不注意就是99+。打開來一看,老師在群裡各種曬娃,家長們則在後邊一一認領,並對老師表示感謝:「謝謝老師!您辛苦了!」群裡個別家長還會進行信息轟炸,為了不錯過老師的話,朱先生只好回頭一頁一頁地查找。
「我們加入微信群是為了多跟老師交流,看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是為了看別人曬娃、賣東西、炫富。」西安一位家長說,她女兒去年剛上小學一年級, 孩子開學第一天,她就加入了班級家長的微信群,剛開始她覺得挺實用,可以跟老師和其他家長探討一些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何高效學習等。
在群裡,老師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公布作業以及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可是沒等幾個月,這個微信群就開始「變味」了,一些家長把班級微信群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在群裡曬孩子的假期旅行照片、曬孩子穿戴的名牌等等。後來還有些當微商的家長更是活躍,不分時間段地在群裡推銷商品。
其實,除了一些比較特別的例子,大部分的班級群還是很勵志、相親相愛的。
上周小學返校,家長在群裡直播上學場景,讓不少在職爸媽通過圖片直播感受娃們的欣喜;有家長沒有收到老師讓孩子帶綠色植物的通知,而正好在市場的家長在群裡聽說後,就負責幫忙採購……
以下是一位家長分享的班級群的正確打開方式:
1、除非得到班主任的允許,否則儘量不要突然地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拉進群,很多老師反饋,他們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有事找父母直接溝通。如果涉及接送、生活等其他問題要把祖輩拉進來的,請先禮貌地徵得班主任群主的同意。
2、針對學校、某老師、某同學的意見,儘量不要在大群裡直接點名,可以私聊老師或家長,或者通過家委會反映給學校。避免在群裡造成難堪,也不要話中帶話。要知道,提意見非常正常,但可以通過委婉、易解決的方式,「抬槓」、「刺頭」家長雖然解了一時之氣,但不會受大家歡迎。
3、班級群討論的事情五花八門,偶爾看到家長有些「豁邊」的話或者小摩擦,不妨打個圓場,事後大家都會感謝「聰明」的你。
4.做善言的家長,在群中多發布正能量、激勵的話,少些消極抱怨。
5、集贊、團購、投票、報名之類的信息少發。
6、未經考證的網上信息,不要輕易轉。
新的一個學期已經開始,大家的家長群是不是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呢?
你覺得家長群有沒有必要建,如何才能做一個「不討嫌」的家長呢?歡迎給大獅兄留言~
部分內容來源:上海升學 西安晚報
編輯:張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