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靠裝備,南方冬天全靠抖?畫面感太強

2020-12-23 氣象小秘書

12月16日14時44分,海口市氣象臺發布寒冷黃色預警信號:因受北方冷空氣侵襲,海口市最低氣溫已經小於15℃,且將持續到21日。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降↓降↓降↓

北方多地已經開始供暖

南方的小夥伴卻只能裹緊被子瑟瑟發抖

今年也不例外

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又將開始新一輪的「比冷」大賽

「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

影響我們對溫度的感受不僅僅是預報氣溫,更重要的是體感溫度,風力和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的兩個重要氣象條件。

根據體感溫度公式,在氣溫為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如果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僅有1.2℃。北方在氣溫為5℃的條件下,颳起7級大風時,體感溫度為2.5℃,疊加9級大風時才會達到1.8℃。

北方:乾冷VS南方:溼冷

北方風大乾燥,風雖然涼涼的,但是這也只是周圍的溫度下降而已,人的體感溫度沒有多大變化。

南方在嚴寒的天氣中,低溫伴隨陰雨,日照少,相對溼度大而氣溫日夜差小。

溼度或風力均會影響溫度

南方空氣溼度達到70%以上較為常見,而北方持續7-9級大風卻不那麼容易。

南方溼度高,北方溫度低

在同等氣溫條件下,南方更容易讓人「喊冷」,但是同一季節,北方的溫度確實比南方低很多。

不過,通過體感溫度公式計算還發現,在氣溫相差過大時,氣溫是影響體感溫度最主要的因素

以北京和上海為例,兩地1月平均氣溫分別為-3℃、4.5℃。綜合風力和相對溼度,北京和上海的體感溫度分別為-3.6℃和2.1℃。如此看來,在氣溫差距較大的情況下,相對溼度的「殺傷力」還是比不過低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9張漫畫帶你看南北方過冬差異↓↓↓

有一種冷叫:南方不懂北方的冷

有一種痛叫:北方不懂南方的冷

這場溫度battle很難分出個高低

只能說各有各的冷

添置衣服防寒保暖才是最重要的~

(內容綜合自:人民日報微博、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愛好者、中國氣象科普等)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方冬天發麵不能靠「抖」 有它誰都能做得出一籠暄軟饅頭
    南方人的我終於弄明白了,南北方在冬天的發麵時間產生了距離,北方有炕,南方靠抖來取暖。而身體熱量可以「抖」來解決,麵團「抖」不起來呀!自發麵粉解救了做麵食的小白,不必操心要放多少酵母、糖。而新問題來了,南方氣候無法跟北方比,幸好現在有專門為南方氣候設計的饅頭包子自發麵粉。可以說它更聰明,我可以簡便操作。
  • 南方的冬天VS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冷VS南方的冷北方的冬天很乾冷,是氣溫冷,而南方溼冷,氣溫雖然沒有北方低,但是溼度很高,十分「凍人」,進了被窩就不敢出來了,所以南方的冬天有一種絕望叫「被窩捂暖了燈卻沒關,而開關不在床頭」。首先,南方是空氣含水量大,稱為溼凍。北方是空氣含水量少,稱為幹凍。溼凍比幹凍難受。冬天溫度相同時,溼度越大,體感溫度越低。南方溼度大,因為空氣中的水分越多吸走身體表面的熱量越多。所以人會感覺陰冷潮溼,非常不舒服,所以在家也穿很多,甚至還要開德業除溼機抽溼。北方雖然溫度低,但是空氣中水分少,所以很乾,部分暖氣房幹到離不開加溼器。
  • 北方人冬天取暖靠「神器」,南方人基本靠抖
    每年冬天,北方天氣特別寒冷,有的地方甚至零下幾度、幾十度,可謂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呀!而南方則相對較為暖和。但在有些年份,南方也會偶爾出現大幅降溫、降雪的極端天氣。那麼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是怎麼取暖的?北方人又有哪些取暖神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在南方取暖全靠抖的你,冬天會選擇電暖氣還是空調?
    作為一個北方人,最讓人難過的要數江浙滬包郵,最讓人驕傲自豪的那必須是暖氣了。一到冬天看著南方的小夥伴們在家裡裹著厚睡衣和大毛毯瑟瑟發抖,在家穿短袖的我就會非常貼心的向他們發出誠摯的慰問!隨著天氣越來越涼怕冷的小夥伴空調、熱水袋、電暖氣這些取暖設備就成了這些人的續命工具。
  • 取暖全靠「抖」?原來古人是這樣禦寒的……
    取暖全靠「抖」?天氣愈加寒冷,暖氣、空調、羽絨服……不少小夥伴的「禦寒裝備」都已就位,各種禦寒措施一應俱全。那麼沒有這些取暖設備的古代又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取暖真的全靠「抖」嗎?一起來了解——裝備之二:火炕住戶家中一般都壘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將燃燒的熱量引入炕內通道來加溫,有的還配備火盆等取暖設施。至今這種取暖方式還在我國部分北方地區延用著。
  • 沒有暖氣的南方人,冬天靠什麼續命?
    原創:真數  作者 :吳曉俊 兀夢婕 鄭夢欣每到冬天,一個永恆的話題就是:南方什麼時候才有集中供暖?集中供暖的「南北之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由於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水平落後,能源緊缺,在節約經濟成本的前提下,優先考慮了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由於建國初期能源和經濟成本的限制,冬季氣候較為溫暖的南方城市在集中供暖規劃階段便被打入「冷宮」。
  • 沒在南方待過不知道,南方冬天的冷,北方人難以想像!
    南方人洗澡要麼不想開始,要麼不想結束。北方:外面好冷,我們進屋暖和暖和吧!南方:屋裡好冷,我們去外面曬曬太陽吧!本南方人昨天跟今天頭都凍掉了,一直下雨,還颳風,現在穿著厚睡衣在被窩裡瑟瑟發抖,這種溼冷你們北方人根本想像不到。
  • 我在北方的暖氣屋吃著冰棍,你在南方的冬天裡怎麼過?
    在北方人的認知裡南方四季如春,穿著短袖就可過冬,南方人的潛意識裡則認為北方的冬天要比南方冷得多,穿著羽絨服捂成狗熊在大雪裡瑟瑟發抖,誰知南北方人互換體驗了一番,才知「有暖氣真好!」。如今一到冬天,大家都知道南北情況「天差地別」。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
  • 南方人民過冬不僅靠一身正氣,淘寶上這22件北方人很少見的神器
    作為一個在北方生活了好幾年又回到亞熱帶的中南狗,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我敢在零下的北方穿著單褲撒歡兒,卻在十度的廣州瑟瑟發抖。本篇就將從個人20年來的過冬苟且史,為大家梳理出一份南方過冬保暖秘訣。俗話說得好:北方過冬靠暖氣,南方過冬靠一身正氣。
  • 北方農村都在靠啥過冬?冬天取暖想省錢找它就對了!
    到了冬天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南方的朋友非常的羨慕北方有暖氣的生活。都說「北方取暖靠暖氣,而南方取暖就是靠一身正氣了」。近些年來南方的取暖設施做了一些調整,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還是很難實現集體供暖,雖然溫度沒有北方的溫度低,但是又冷又潮也是很多人都受不了的吧。
  • 冬季南北方坐月子差異對比:實名羨慕南方產婦,北方滋補總靠雞蛋
    北方朋友:不敢出門,家裡最暖,東北的在家還得開窗戶涼快涼快,偶爾再整根兒冰棍兒。南方朋友:取暖基本靠抖,外面比屋裡暖和,傳說抗凍的北方人,來我們這裡抗不了3分鐘。這大冷天的,對於坐月子的產婦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尤其是沒有暖氣的南方,產婦是怎麼度過的?跟北方一對比,你會發現,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 有些時候,南方的冬天可能比北方的冬天還要冷
    可能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大部分人的一個印象或者說大部分人的一種認識就是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冬天更冷一些,或者說,北方的冬天一般來說是比南方的冬天更讓人感覺到寒冷的。
  • 取暖全靠「抖」?原來古人是這樣禦寒的
    天氣愈加寒冷,暖氣、空調、羽絨服……不少小夥伴的「禦寒裝備」都已就位,各種禦寒措施一應俱全。那麼沒有這些取暖設備的古代又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取暖真的全靠「抖」嗎?一起來了解——古代比現代冷嗎古代有四個寒冷期,是遠比現代冷的。第一個寒冷期為西周寒冷期。
  • 資深在南方度過多年冬天的北方人 這些取暖妙招保證管用
    作為一個從兒童時代就享受著暖氣待遇的北方人,初出感受南方冬天的那一刻便知自己還很年輕。有人巧妙地總結了南北方冬天的差異『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冷是魔法攻擊』。如果一定要與南方的冷進行比較,那便只有南方的夏天一樣讓人難以忍受。
  • 北方暖氣南方礦機?冬天靠挖礦取暖靠譜嗎?
    11月中旬,就在南方人民在寒冷的風雨中瑟瑟發抖的時候,北方人民已經通暖氣了。南方實現集中供暖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怕冷的人只能自力更生,不過幣圈的人似乎多了一個「一舉多得」的解決方案:用區塊鏈礦機取暖!取暖還是空調好廣大南方群眾肯定會問了,哪種家庭取暖方式最划算?毫無疑問,必然是空調。空調製熱不是靠加熱「發熱管」,而是把室外的熱量導入進室內,製冷則反向工作。
  • 農村不讓燒煤,冬天取暖靠燃氣,靠得住嗎?
    每到冬天,取暖就成了一個讓人頭大的問題。 北方靠暖氣,南方靠正氣,集中供暖的北方小夥伴令無數南方的朋友眼饞羨慕。
  • 北方的冬天有多冷?張韶涵蕭敬騰上臺穿貂,陳慧琳改穿羽絨服裙
    裝備齊全的她,還用黑色毛線帽搭配口罩把她捂得嚴嚴實實的。短羽絨服加長羽絨服的疊穿,保暖感十足的同時,時尚感也不差。雖然穿了這麼多,張韶涵的身材線條看起來仍然還是纖細又瘦小的。結果到了跨年晚會,在吉林跨年冰雪盛典登臺演出的時候,張韶涵直接就兩件羽絨服外又套了白色貂毛大衣搭黑色高跟皮靴。
  • 南方人冬天最奇葩的理論:覺得開空調不好!
    每年一到冬天,有關北方供暖南方挨凍的南北之爭就泛濫了,躲都躲不開。南方人說:北方乾冷物理攻擊,穿的厚就不怕,南方溼冷魔法攻擊,懂入骨髓冷死個人。北方人說:就你們南方那零下幾度的氣溫也好意思說冷?南方北方到底哪邊更冷?可能各有各的冷法真說不準,但是北方的集中供暖確是南方人最為眼紅的bug,屋外零下幾十度,屋內襯衫吃冰棍,簡直是包郵區心中冬天的神仙生活。北方人或許會說,沒有集中供暖,可以開空調取暖啊,怎麼每到冬天,就說得好像南方人只能自然抗凍,沒別的辦法了呢?
  • 全國集體入冬之後,北方乾冷PK南方溼冷,哪個更強?
    作為一枚純種北方人,每年到了冬天,我們的生活就變成了這樣:早上,泯滅對時髦穿搭一切幻想的我,耐心地套上一層層內衣、秋衣、襯衣、毛衣,以及隔絕感官、只怕還不夠臃腫的超厚羽絨服,才能出門和夾雪的北風抗衡。你說北方的層層穿套法也很管用啊,只要穿夠厚寒冷就追不上我;來南方,一場冬天的淅瀝小雨就能教你做人。溼冷魔法把低溫的每一度都物盡其用,變成體感上的砭人肌骨,恁是把自己裹成就差上鍋煮的大胖粽子,該冷還是冷,非得等到晚上真的用熱水一燙,才能感覺到四肢原來是屬於自己的。
  • 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有哪些差別?哪邊的更美呢?
    雪谷雪,可是在南方生活朋友該說了,我們都不知道雪長什麼樣。南方的冬天整體算是比較暖和的。冬天,在北方雪是很常見的,可以滿足你們對雪的熱愛。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雪上漂移…北方冬天下雪後,花式的玩雪。然而,北方的路面一到冬天,一場雪過後,路上就結上冰了,走在路面上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摔到你懷疑人生。冬天在北方,風景是很美,但是真的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