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4時44分,海口市氣象臺發布寒冷黃色預警信號:因受北方冷空氣侵襲,海口市最低氣溫已經小於15℃,且將持續到21日。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降↓降↓降↓
北方多地已經開始供暖
南方的小夥伴卻只能裹緊被子瑟瑟發抖
今年也不例外
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又將開始新一輪的「比冷」大賽
「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
影響我們對溫度的感受不僅僅是預報氣溫,更重要的是體感溫度,風力和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的兩個重要氣象條件。
根據體感溫度公式,在氣溫為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如果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僅有1.2℃。北方在氣溫為5℃的條件下,颳起7級大風時,體感溫度為2.5℃,疊加9級大風時才會達到1.8℃。
北方:乾冷VS南方:溼冷
北方風大乾燥,風雖然涼涼的,但是這也只是周圍的溫度下降而已,人的體感溫度沒有多大變化。
南方在嚴寒的天氣中,低溫伴隨陰雨,日照少,相對溼度大而氣溫日夜差小。
溼度或風力均會影響溫度
南方空氣溼度達到70%以上較為常見,而北方持續7-9級大風卻不那麼容易。
南方溼度高,北方溫度低
在同等氣溫條件下,南方更容易讓人「喊冷」,但是同一季節,北方的溫度確實比南方低很多。
不過,通過體感溫度公式計算還發現,在氣溫相差過大時,氣溫是影響體感溫度最主要的因素
以北京和上海為例,兩地1月平均氣溫分別為-3℃、4.5℃。綜合風力和相對溼度,北京和上海的體感溫度分別為-3.6℃和2.1℃。如此看來,在氣溫差距較大的情況下,相對溼度的「殺傷力」還是比不過低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9張漫畫帶你看南北方過冬差異↓↓↓
有一種冷叫:南方不懂北方的冷
有一種痛叫:北方不懂南方的冷
這場溫度battle很難分出個高低
只能說各有各的冷
添置衣服防寒保暖才是最重要的~
(內容綜合自:人民日報微博、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愛好者、中國氣象科普等)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