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蜂是一種膜翅目,熊蜂屬,蜜蜂總科的多食性和社會性的昆蟲,世界上已知的熊蜂種類超過500種,是一種分布範圍極光、種類極多的蜜蜂品種之一,那麼熊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蜜蜂呢?下面我們就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種群分布
熊蜂的種群分布範圍除南極、大洋洲以外的整個大陸,主要集中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和亞寒帶,熊蜂喜歡偏冷、無遮擋、視野開闊、蜜源豐富的棲息環境,也適宜於寒冷、溼潤的氣候。熊蜂在我國的分布也比較廣泛,特別是以東北地區和新疆地區分布較密集,且種類較多,總計不少於150種,分布分為4個亞區,即日本一中國一喜馬拉雅山亞區、西藏高原亞區、哈薩克斯坦一蒙古亞區、西伯利亞亞區。因此,我國也是熊蜂種類及資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形態特徵
熊蜂體格粗壯,屬於中、大型蜜蜂,全身被毛濃密呈黑色、黃色或白色、以及火紅色等各色相間,被毛長而整齊。熊蜂一般長1.5至2.5釐米,口器十分發達,中唇舌較長,吻唱月9-17毫米,不過也有較短的個體。雄性外生殖器強幾丁質化,生殖節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雌性蜂腹部第4與第五腹板之間有蠟腺,其分泌的蠟是熊蜂築巢的重要材料;雌蜂后足脛節寬厚,表面比較光滑,端部周圍有長毛,形成花粉筐,後足基跗節寬大而扁,內部表面的毛刷整齊排列且長。
生活習性
1.蜂群情況:熊蜂是多種植物的授粉者,特別是豆科、茄科等植物。熊蜂和普通蜜蜂一樣,也有三型蜂: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負責產卵,工蜂負責採集食物、築巢、飼餵幼蟲、清理衛生,雄蜂負責交配繁衍後代。在自然生長環境下,熊蜂平均一年繁衍一代,極個別的地方因環境氣候不同,也有一年繁殖二代的情況。
2.習性差異:熊蜂在生活習性上和普通蜜蜂又較大的差異,熊蜂是單只蜂王休眠越冬。蜂王的卵巢管較細且小,當卵巢發育完全後,會選擇一個適宜的地方築巢,隨後當第一批工蜂出房以前,蜂王既要產卵育蟲,也要採集花蜜和花粉自足,當第二批工蜂出房後,蜂王才會停止其它工作專職產卵;當蜂群規模較大後,才會有更多的分工協作。交配後的新蜂王獨自離開蜂群越冬,第二年開始繼續之前的方式繁衍後代。
3.築巢習性:熊蜂因品種的差異其築巢習性也各不相同,按照築巢習性,可大致分為:地下築巢、地表築巢、地上築巢,如生活在溫帶地區的熊蜂喜歡在地下築巢或地表築巢,也有的喜歡選擇高空的一些廢棄的鳥窩或樹枝築巢。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的熊蜂則喜歡在地表築巢,通常是在地表依據地形建立一個形狀如圓錐形的巢穴,且上面有一個類似雨傘的棚蓋,以防雨水衝淋。
4.採集習性:因熊蜂個體較大,採集能力相當的強,能長途飛行,飛行距離可達5KM以上,對蜜源的有效利用相比其他蜂種更高,在陰冷天氣仍能離巢採集。
種群現狀
熊蜂種類繁多,種群規模較大,在我國主要有以下幾種熊蜂:
1.密林熊蜂:密林熊蜂有一個較長的喙,抗逆性較強,群勢較大,易於養殖,傳粉授粉能力不錯,植物利用範圍比較廣,能採集向日葵、苜蓿、山桃、杏、毛櫻桃等植物,在我國分布比較廣。
2.小峰熊蜂:小峰熊蜂的群勢較大,抗逆性較強,也比較易於飼養,傳粉授粉能力較強,開發利用價值較高,可有效用於溫室瓜果的授粉,也能為桃、杏等植物授粉,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北的地區。
3.紅光熊蜂:紅光熊蜂在我國是主要的研究和應用型的熊蜂之一,可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非常適宜用於蔬菜的授粉,可採集山桃、荊條、紫椴、榆葉梅、向日葵、毛櫻桃等植物。
4.明亮熊蜂:明亮熊蜂也是我國主要的研究和應用型熊蜂之一,多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溪流邊、山坡草地,以及森林邊緣地帶,人工繁育環境下可實現一年繁育多代,主要用於溫室中的番茄等蔬菜授粉。
5.火紅熊蜂:火紅熊蜂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植物授粉蜂種,在我國的分布範圍極廣,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活動周期比較長,可採集多大49中15個科目的植物,如雲木香、高山杜鵑等植物,多為野生品種,暫時還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