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教育脫貧攻堅戰的政策指導下,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技術驅動下,在鄉村教育發展面臨困境的現實挑戰下,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縮短城鄉教育差距,已然成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依託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創建的公益性教學平臺中小學教育聯盟網,自成立以來,積極組織各類活動培訓、不斷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廣泛聯結各地名校加盟。2020年7月24日,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以下簡稱聯盟平臺)2.0版正式上線。與初代版本相比,此版增加了更多的教學資源與服務項目,旨在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促進教師隊伍水平整體提高、實現鄉村基礎教育振興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教育資源多樣,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改版,聯盟平臺進一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資源保障。不僅聯合了人大附中、哈爾濱三中、太原五中、江蘇天一中學等39所名校錄製優質教學課程,還增加了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包含視頻、試題、教案、講義、電子書等共計6萬餘件。值得一提的是,聯盟平臺除了有覆蓋小學、初中、高中的常規課程,還特別研發了適合學生的動畫微課。該課程由聯盟平臺技術支持方正保遠程教育配合製作,有趣有料的課程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不僅如此,除了PC端網站的改版,聯盟平臺還推出了與之相匹配的移動端中小學教育聯盟網APP。聯盟平臺的學員在網站上課或者上傳、下載、分享教育資源,均可自動同步至APP,其中的特色功能可以實現師生間實時溝通,也有效提高了學習和工作效率。
技術手段先進,提供個性服務
聯盟平臺在此次改版中增加了教育信息化雲平臺。全新搭建的雲考試系統,可實現智能組卷、在線考試、自動閱卷等功能,讓考試組織工作區別以往而變得簡單高效。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智能教系統、學生智慧學系統、自適應課程、作業系統、大數據服務系統的聯動運作,使得聯盟平臺真正成為了一個自適應性的學習平臺。
聯盟平臺的技術支持方,正保遠程教育在此次改版中還提供了基於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前端與後臺升級方案,為教師的教研和備課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和網絡工具,從而最大程度滿足學校師生的個性化需求。其中,前端的在線剪切視頻、大數據搜索等功能使學生掌控學習的自主權,而後臺通過數據傳輸和監控服務,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用戶隱私。
線上線下結合,提供專業培訓
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不同形式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聯盟平臺也將會同全國教育系統、扶貧系統開展教育扶貧工作,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共同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
教育主管部門是教師質量提升的直接管理者和實施者。聯盟平臺將聯合教委進行網上遠程教師培訓和線下面授教師培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如線上通過網絡教研、公開課觀摩、視頻交流互動、網上評課等形式進行相互學習,線下則通過領航校長培訓、人大附中研修訪學、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培訓、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等活動增強教學經驗。
此外,聯盟平臺還將協同教委、學校、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三方,實行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多點發力、匯聚合力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格局,形成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強大合力。通過成立工作小組,對特殊學校進行精細化幫扶等途徑全力支持教育扶貧工作。
據悉,聯盟平臺成立之初,就以推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為目的,給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經過十五年的發展,聯盟平臺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截止目前,聯盟網合作學校已達4789所,惠及超98萬的教師和學生,加盟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涵蓋260多個地區,越來越多的師生正享受到聯盟網帶來的諸多便利。
其中,聯盟網發起的雙師教學、聯盟校長和骨幹教師培訓、人大附中聯合備課及研修平臺等公益項目不僅有效推動了鄉村教育的發展,還被人民網、新華網、《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伴隨著聯盟平臺2.0版上線,優質的教育資源將會被推廣到更多的偏遠學校,公益性鄉村教育將會變得更加專業、便捷與多元。振興鄉村教育像是在貧瘠的土地上培育出茂盛的莊稼,必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的支持下,社會各界的努力下,一定會迎來豐收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