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背後,是多樣化人才培養理念

2020-08-10 二三裡資訊深圳

高考滿分作文背後,是多樣化人才培養理念

教育時評

陳 曦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最近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有人說這篇作文文風炫技、辭藻華麗;有人稱其辭不配位、引用隨意,因此並不認同滿分。

批評之外,同樣有理解、贊成的聲音。有人認為,在高考大批量閱卷的過程中,華麗的辭藻、出位的文風更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行文如此也是一種合理的考試策略;也有人評價,該文章體現出學生思辨能力突出,邏輯銜接縝密,知識儲備豐富遠超同齡人,從閱卷標準和流程來說,當得起這個滿分。

絕大多數高考作文命題中都有一項要求:體裁不限,有一些可能會註明詩歌除外,這種規定正是為了保障考生的自由發揮空間。高考作文,本就允許個性化表達,避免千篇一律。只要學生能夠精確掌握命題涵義,技巧運用得當,無論採用哪種表達形式,都是學生的自由。

另一方面,高考是個人才選拔的競爭平臺,作文的體裁不限,也印證著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方向。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改革目標之一,是要深入推進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要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強化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導向作用;要適應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依據學科人才培養規律、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和學生興趣特長,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

作文可能是高考試卷上發揮自由度最高的試題,這次的滿分作文雖然有些「與眾不同」,但我們不妨對這種「不同」多些耐心、多些寬容。因為這些「不同」所體現的,不僅是學生的知識儲備、技巧水平,更是個性的全面發展,是人才成長中的自由,是這些祖國花朵應有的色彩斑斕。

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教育也是如此,埋下種子,靜待各色花開。

【編輯:卞立群】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不說人話」的滿分作文,「唯結果論」為人才培養敲響警鐘
    引發人們熱議的最主要原因是,這篇作文不僅得到了滿分,還被浙江教學越看當成正面典型,公開發布並高度讚揚。於是在高考考場上,大批有著華麗詞藻的排比和晦澀艱深的「高級感」語句被批量生產出來。他們從故紙堆裡淘來一些罕見的古字來裝點門店,雖然充滿黴味,但是勝在稀有。在高考滿分作文的「指揮棒」下,縱使學生們百般不願,但是在成績的壓力下,也開始對著滿分作文「照葫蘆畫瓢」。《生活在樹上》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比起樸實無華的語言,老師們更喜歡不可名狀的「高級感」。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滿分背後的教育並未及格
    歡迎關注登科高考,第一時間了解2020年四川高考錄取信息!近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在網絡上火了。火的原因,是這篇作文一經公開於網絡,便毀譽參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據傳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全文對於這樣一篇由知名教授「欽點」的滿分作文,在社會上引起爭議其實是一件好事。
  • 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其實這場爭論的背後,存在著對高考作文考試定位的誤解,大家爭議的焦點實際已經偏離了高考作文考試的定位。
  • 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的背後,是我們本末倒置的教育理念的問題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大家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這兩天,這事情又上升到所謂利益輸送與教育公平的高度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爭論雙方都只關注到了表面現象。今天,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更嚴峻的問題。而這個嚴峻的問題,都被大家忽視了。
  • 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的背後,是本末倒置的文化教育理念的問題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大家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這兩天,這事情又上升到所謂利益輸送與教育公平的高度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爭論雙方都只關注到了表面現象。今天,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更嚴峻的問題。而這個嚴峻的問題,都被大家忽視了。這個嚴峻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
  • 邵光亭:高考滿分作文背後有什麼秘密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浙江一考生」。雖然這位考生的作文並不完美,的確不應該獲得滿分。客觀上這位考生確實受益了,但責任不在他,不應該把批評對準他一個人。這樣一篇在閱卷之初,在閱卷老師之間就有分歧的作文,為什麼最後居然得到了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上市,背後暗藏「產業鏈」
    你有沒有發現,每年高考一結束,沒多久「滿分作文」就上市了,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出版社好快啊,殊不知,這背後是我們難以想像的「產業鏈」。高考狀元有很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還是被人們忘記了,而高考滿分作文卻久久難以忘懷,不管是辭藻華麗,還是鏗鏘有力,滿分作文看上去比高考狀元更有含金量。但是,滿分作文被很多人認為是造假,卻是為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而確定為滿分是在所有作文閱卷結束後,將接近滿分的試卷對比作出的決定,這一過程由審核組完成,中學老師基本不參與。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過去近十年裡,每一年浙江省都會評定出10篇左右不同風格的高考滿分作文。今年這篇《生活在樹上》位列10篇滿分作文中的第7篇,並不是10篇作文中的最優者。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就上市?媒體揭秘背後產業鏈
    @齊魯晚報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背後有哪些產業鏈?記者進行了調查。
  • 熊貓智學丨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  其實這場爭論的背後,存在著對高考作文考試定位的誤解,大家爭議的焦點實際已經偏離了高考作文考試的定位。  中國高考作文,從命題到閱卷,一直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當年著名作家梁曉聲曾公開批判高考作文題:命題人腦子進水了。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就上市了?調查揭秘背後產業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不跟去年考生比、不跟社會比、不跟古人比、不跟作家比、不跟課文比,只在考生中比高低、比水平、選人才。  北京高考語文研究與輔導專家、精華學校語文教師王丹寧也認為,應基於這樣的態度、結合作文題目特點審視作文。他表示,雖然自己不喜歡這篇作文,但是它可以得到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 揭秘浙江高考滿分作文の背後涉嫌利益鏈
    1 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它之所以引起爭議,是因為此文艱深晦澀,且生僻字眾多,幾乎是不給人看懂的意思,卻成為了高考滿分作文,憑什麼?有人贊同,這種作文看得出作者平時的文學積累,可以打高分。有人反對,這種作文就是垃圾,打低分不為過。
  • 浙江滿分作文鬧劇背後是愈演愈烈的高考不公平
    還要把文章發出來,給大家看看,一篇這樣的垃圾都能得滿分。對高考作文來說,首先是考試,要證明你比別人強,配得上分數。對於作文這種主觀題來說,要證明你的「主觀」比別人強,不是讓你嚇唬老師騙分數。這是一種作弊行徑,閱卷老師在評卷的時候情緒不穩定,並且看過千篇一律的文章,遇到這種「耳目一新」的給個高分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 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日前,浙江省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其大量的「掉書袋」,晦澀難懂的語言而贏得高考閱卷老師青睞,獲得滿分。該新聞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覺得該篇作文裡面的生僻字與生僻詞太多,不排除是給閱卷老師發送「暗號」,畢竟經調查發現,有閱卷老師在開設作文輔導班,不排除閱卷老師與輔導班學生事先對好暗號。
  • 晦澀難懂的作文獲高考滿分惹爭議,高考作文評閱卷制度需改進
    每年高考的滿分作文都會通過不同渠道在網上供廣大網友討論,其絕大多數滿分作文均是大家認可的好作文。然而今年浙江一篇《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開始有不同的看法和批評,這說明公眾對高考滿分作文有了更多思考。在網絡上引發討論,是一個很好地提高全民語文素養的好事,也讓更多的人對考場上的現場作文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
  • 從高考作文想到創新人才培養
    縱觀今年高考作文題,在所有省份的作文題目中,北京市選擇了與桌球有關的命題。  這個題目既緊扣時代脈搏,又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極富挑戰性。它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使我們的學生「學會多角度的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我認為這個題目出得好。
  • 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是「曠世奇才」還是「輔導班的套路」?
    日前,浙江省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其大量的「掉書袋」,晦澀難懂的語言而贏得高考閱卷老師青睞,獲得滿分。該新聞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覺得該篇作文裡面的生僻字與生僻詞太多,不排除是給閱卷老師發送「暗號」,畢竟經調查發現,有閱卷老師在開設作文輔導班,不排除閱卷老師與輔導班學生事先對好暗號。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