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是什麼?遺憾是你心心念舊的東西,想要卻得不到。
得不到的東西,你會鬱鬱寡歡,終日不得志,看別人的眼光永遠都像是瞧不起自己的。
你會覺得自己像一個怪物或者神經病,為什麼別人都有孩子了,我為什麼就沒個孩子呢。
有個孩子就能代表人生完整了,我的人生難道沒有個孩子,我就是不完整的?
誠然,這樣的想法是錯誤。孩子不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全部,沒有孩子,我們就不能活了。首先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思想,孩子的出現,並不是生命的必然,有時候我們要順其自然。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樸樹。
樸樹已經40多歲,和妻子結婚多年,一直就沒要自己的孩子,那他為什麼不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呢?
樸樹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覺得人生特苦,我覺得我可以去承擔那個痛苦,而且我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就覺得,我知道一個孩子他如果成長,他也應該受苦,但是我不忍心。
我會覺得我沒有把握,把這個孩子教育成一個好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社會是這樣,然後我真的沒有把握,看著他從小在看著垃圾電視劇,吃著垃圾食品,因為我不太認可這個國家的很多人的生活。
樸樹的確說的是很多人的心聲,生而為人,真的很苦,人這一生也很苦,生下來就是要受苦的。這個社會太殘酷,給年輕人的壓力同樣也很多,首先有一點,我得承認壓力確實是存在的,但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
很多年輕人自身沒多少的能力,卻要求父母幫助自己買房買車。現在的房價是可望不可及的,買一個房子就會掏空一個家庭的全部開資,還要還房貸,裝修房子。父母的養老錢沒有了,還要一個人幫忙帶孩子,這樣就會減少了父母的經濟來源。
如果你買房了,一方面要還房貸,一方面孩子的開資,家庭生活開資。一個家庭裡面的成員還不能生病,一旦生病了,就更加沒有錢來維繫了。
所以,有時候,一個人有錢沒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靈。
在這裡,我真的想勸勸年輕人,量力而行,不要拖父母下水,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幹多大的事情。
不要將自己的啃老,覺得是理直氣壯。
因為你這樣子的啃老,也會傳給你自己的孩子,這是無限循環的。
沒有自己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1。多讀點書,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感受書中的風流人物,生老病死。通過書籍來看看為人父母的辛酸與幸福。
2。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多和朋友出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不同的人文,交各地不同的朋友。
走出去之後你會發現,沒有孩子的人比比皆是,她們照樣活得精彩絕倫。
3。有時間多和父母聚聚,是父母將我們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吃飯聊聊天是最大的安慰。
最後,我想說:有沒孩子,並不能代表一個人是不是幸福,只要你過著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內心是充足的,你便是幸福的。生活中的遺憾很多,只是碰巧這個沒孩子成了你的遺憾,有人生了一個殘缺的孩子,這也是人家的遺憾。
所以,活在當下,隨波逐流,開心的過好每一天便好。
作者:趙佳,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只分享身邊發生的故事,希望我的文字給你們帶去生活的希望與能量。喜歡的話,點讚加關注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