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審批,時限怎樣減半

2020-12-13 中國政府網

由目前平均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120個
工程建設審批,時限怎樣減半

審批手續多、辦事難、耗時長,審批一個項目需要跑十幾個單位……近幾年「放管服」改革大大降低了企業辦事創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但在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審批難現象仍比較突出。2017年我國在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整體排名78位,其中「辦理建築許可」指標位列172位,在10個評價指標排序中列最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的要求。為了實現目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怎麼改革?近日,住建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劃分四個階段,每個審批階段確定一家牽頭部門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複雜,審批效率不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不規範、不科學、不統一,前置審批、串聯審批事項太多,有的地區還存在審批事項互為前置的現象。」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打破部門藩籬,統一審批流程,大力推行並聯審批。此次改革重新梳理設計了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按照工程建設程序,此次改革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明確了審批事項明細。「每個審批階段要確定一家牽頭部門,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開展審批,並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5月,全國有16個地區已經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其中北京、上海等試點地區針對社會投資的中小型工程都提出了很好的改革措施,試點地區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對於技術簡單、公共安全影響較小的社會投資中小型項目,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評估評審事項,縮短審批時間。

從試點先行到全國推廣,改革的時間表已經確定:2018年,試點地區按照規定的流程,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120個工作日;2019年,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在全國範圍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將審批時間壓減至120個工作日,試點地區審批事項和時間進一步減少;2020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減放並轉調,部分事項可實行告知承諾制

理清審批流程後,如何在各個審批環節精簡審批事項?此次改革提出「減、放、並、轉、調」五字訣。

「減」,精減審批事項和條件。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事項和前置條件,一律取消。確需保留的事項,要減少審批前置條件,並制定清單向社會公布,做到清單以外無審批。目前已經明確要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築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等事項。

「放」,下放審批事項。從實際出發,研究制定下放或委託下級機關審批的改革措施。下放審批事項要統籌兼顧,做好配套銜接,確保下級機關接得住、管得好。

「並」,合併辦理審批事項。由同一部門實施的管理內容相近或者屬於同一辦理階段的多個審批事項,應當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推行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比如將消防、人防等設計審查併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一家施工圖審查機構依據有關技術標準規範同步開展審查,相關部門不再單獨進行技術審查。

「轉」,轉變管理方式。將能夠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方式替代的事項,轉變為政府內部協作事項。比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時一併進行設計方案審查,由發證部門徵求相關部門和單位意見,其他部門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單獨審查。

「調」,調整審批時序。完善制度設計,將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等評價事項不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准條件,將供水、供電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施工許可證核發後辦理等等。

此次改革還將推行「告知承諾制」。政府先告知建設單位具體的建設要求,建設單位再按照建設要求和國家標準做出書面承諾,然後審批部門直接做出審批決定,有利於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對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而且不會產生嚴重後果的審批事項,都可以實行告知承諾制。」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五個一」打通梗阻,審得快還要管得好

真正讓「放管服」發揮效用,除了各個審批環節、審批事項「瘦身」,還需要整個審批體系打破梗阻,實現「血脈相通」。此次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來構建完善整個審批體系。

「一張藍圖」統一所有工程建設項目的總體規劃、圖紙坐標和空間管理信息,「一個系統」連通各部門審批系統,「一個窗口」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一張表單」制定各階段所有審批事項統一的辦事指南和申報表格,「一套機制」建立審批改革、協調、督辦督查的完善工作機制。

精簡、壓減,不意味著對質量安全的放鬆。改革後既要審得快,也要管得好。這次改革要求各地加快建立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向「寬進、嚴管、重罰」轉變。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比如推行告知承諾制的同時,政府必須要加大對申請人履行承諾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申請人未履行承諾的,要及時撤銷行政審批決定並追究其責任,同時向社會公開;情節嚴重的,要列入「黑名單」,實施信用懲戒。

此次改革還強調要對中介和公共服務機構加強管理。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雖然不屬於政府行政審批,但卻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企業和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環節。住建部表示,要下大力氣全面整頓規範中介和市政公用市場,要求所有中介機構和市政公用服務單位明確服務標準和辦事流程,規範服務收費和時限,用信息化手段對中介服務辦理時限、服務質量、收費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記者 趙展慧)

相關焦點

  • 省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平均壓縮50%以上
    8月25日,記者從省營商環境建設局了解到,自去年3月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全省共有3485個工程建設項目按改革要求完成了網上審批,審批時限平均壓縮50%以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啟動一年多來,我省圍繞「五個一」,即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藍圖、一張表單、一套機制主要改革任務,全面落實告知承諾制、聯合勘驗、聯合審圖、區域評估等改革舉措,精簡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重塑審批流程,全力推動審批流程、審批體系、信息平臺和監管方式的統一。
  • 九江工程建設項目「一窗審批」
    「由於芳蘭汙水處理一期項目淨化工程的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具備辦理施工許可證條件。」九江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局長高修庭說,「辦理施工許可證,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最快的1個工作日。」這是九江市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   在工程建設項目領域,繁雜的審批程序不僅拖慢了項目的建設進度,也影響了地方的營商環境。
  • 威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
    黨中央、國務院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經驗基礎上優化頂層設計,要求進一步優化、完善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推進簡政放權,提升審批效能,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構建「全流程覆蓋、全方位監管」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著力於在全國範圍內,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
  • 福建全面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審批實現「四統一」
    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讓企業和群眾更便利。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定了調,加大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力度,通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
  • 名  稱: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寶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三)主要目標1.2019年6月底,初步建成覆蓋各層級、各部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制度框架和信息數據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0個工作日內。2.2019年底,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相關系統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政府投資、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120個工作日、90個工作日內。
  • 永州: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審批效率明顯提高
    永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現場。紅網時刻永州12月11日訊(記者 成文杰 通訊員 唐昭坤)12月11日,永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曉波從改革成效、改革舉措、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方面,介紹了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有關情況。2019年3月,永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啟動。
  • 福建省全面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實現「四統一」
    ●統一審批流程  ●統一信息數據平臺  ●統一審批管理體系  ●統一監管方式  主要目標  ●2019年上半年,全省房建市政工程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9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壓縮至70個工作日以內,小型投資項目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裝飾裝修工程壓縮至
  • 福建泉州: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裝上「ETC」
    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來,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緊緊圍繞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階段牽頭作用,致力構建「便民、高效、規範」的審批服務機制,持續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項目審批提速增效。
  • 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遂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從原來的要求項目符合所有條件後,再批准建設,到「事先承諾,事後補齊」的模式,讓船山區夜晚經濟區改造提檔項目省時、省力不少。據了解,這得益於船山區積極探索提升服務、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新思路。  「船山區行政審批局通過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實行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了船山區夜晚經濟區改造提檔項目施工許可,讓我們比原計劃提前2個月開工,不僅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成本,還確保了該項目在春節前向廣大市民開放。」對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四川人合文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運營負責人劉思豪讚不絕口。  這只是遂寧市近年來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一個縮影。
  • 青島5781個工程建設項目「線上辦」,全過程審批速度超深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為進一步推動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12月9日,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在西海岸新區召開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現場會。今年以來,青島將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5個工作日以內,趕超深圳。
  • 南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又有新動作
    該局工作人員介紹,原先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報告評審分別需要7個工作日,合計約14個工作日,開展「中介聯合」試點工作後,聯合評審時間縮短至5個工作日,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提高了辦事效率。「後期根據試點情況,還將不斷加入多環節中介聯合。」 該局工作人員說。
  • 市政改造工程審批不再需提供用地、規劃、環評審批手續
    &nbsp&nbsp&nbsp&nbsp市政改造工程審批流程再縮減&nbsp&nbsp&nbsp&nbsp日前,瀋陽市發布了《瀋陽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專門針對市政改造項目審批手續簡化辦理環節作出了政策說明,市政改造項目不再需要提供用地、規劃、環評審批手續,依據城建計劃即可辦理立項或施工許可手續並實施
  •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如何抓?江西省紮實推進「四統一」見成效
    近日,江西省省長易煉紅主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提出確保今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年底實現與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統一。據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盧天錫通報改革進展情況時獲悉,江西按照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堅持全流程、全覆蓋,紮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
  • 打通審批堵點,項目建設贏在「起跑點」
    近日,中興通訊三亞研究所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內的新辦公大樓正式投入使用,該研究所行政總監羅威認為,這得益於海南實行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他們才能快速辦完審批手續推動新辦公大樓落地建設。工程建設項目從拿地到落地建設,審批涉及的部門多,審批程序繁雜。
  • 南京在省內率先實施工程消防審批改革
    昨日,我市率先在全省發布建設工程消防審批改革方案,擴大豁免範圍、簡化審驗流程,為優化營商環境探索審批改革的「南京經驗」。去年4月起,原消防救援部門的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工作職能開始向建設主管部門轉移。消防審驗工作包括房建、市政、鐵路、公路、水利、電力、石化等29個行業。在一些新領域,建設部門人員技術力量幾乎為空白。市建委迅速成立承接工作領導小組,臨時抽調人員跟班學習、集中辦公。
  • 湖北省開展房屋市政在建工程違法建設和違法違規審批專項清查實施...
    二、任務分工按照全面摸底、分類排查、重點整治、壓茬推進的原則,有序推進全省房屋市政在建工程違法建設和違法違規審批專項清查工作。到2021年6月底前,初步完成第一輪清查整改工作;到2021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城鎮建成區內所有房屋市政在建工程安全隱患整治,2022年6月底前進行回頭看,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相關標準,建立常態化房屋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制度。
  • 山東蘭陵:念好「高、低、簡、少」四字經,助力工程建設審批全面提速
    央廣網臨沂12月30日消息(通訊員 曹玉卿)自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來,蘭陵縣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大力開展「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念好「高、低、簡、少」四字經,讓辦事群眾通過「高效率、低成本、簡手續、少環節」的政務服務獲得改革紅利,助力工程建設審批全面提速。
  • 保亭審批改革推動建設加速
    海南大楓地產投資公司的有關負責人姜海告訴記者,該項目今年建設速度加快,計劃投資1.2億元,已完成投資1.26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  保亭發改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縣委、縣政府改革審批機制推動重點項目加速,全縣「六個一」責任管理的重點項目69個,今年計劃投資29.42億元,截至10月31日,已完成投資14.345億元。
  • 葫蘆島:「四統一」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葫蘆島:「四統一」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作者:翟新群 2019-08-01 09:28   來源:遼寧日報     葫蘆島市政府辦公室日前發布《葫蘆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該市全面開展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
  • 南京:建設工程消防審批改革,審批豁免範圍再擴大
    8月24日,《南京市深化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審批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正式發布。此《意見》是自2019年4月我國將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審批職能劃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以後,江蘇範圍內發布的首個地方性消防審驗審批改革試點方案,也是南京作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城市」,在消防審驗上的一次改革嘗試。省住建廳希望以此形成消防審驗「南京經驗」,並進行全省推廣。此次的推廣,將會給我國進行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審批工作改革提供一個非常寶貴的借鑑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