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王子琳,現就讀於集美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的一名準大三生。在校期間擔任班級團支書,院學生會原宣傳部委員,協助學校學院組織開展了多項活動。積極參與各項志願活動,曾參加廈門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會務志願者活動及「大手牽小手 共築中國夢」大學生返鄉社會實踐活動並獲「優秀實踐隊員」稱號。性格開朗樂觀,充滿愛心與童真。
啟程
實習是每位學生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實習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為今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作為準大三生的我,在今年暑假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如今短短的兩個月的實習生涯即將結束,回顧過往種種,感觸良多,收穫頗深。
投遞簡歷表至團縣委郵箱時,我心中難免有些緊張,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初篩,又擔心自己能力的不足。反倒是收到面試通知時,我一下爽快起來:人不就是在嘗試與努力學習中成長起來的嗎?
順順利利地通過了面試,我也成功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活。按時的上下班打卡有時讓我有了自己也是有工作的「社會人」的感覺。因為在校擔任了團支書一職,平時的工作內容與團縣委對口,我並沒有剛開始實習的窘迫感,加上大家都很親切,我感覺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當然也有不自然的時候,當第一次需要與各個鄉鎮團委書記溝通核對資料信息時,以防露怯,我特意在紙上草稿了一段電話開頭,現在看到那張皺巴巴的草稿紙,我實在忍俊不禁。
探索
每一次活動,都像是「乾貨」滿滿的「奇妙之旅」。我在整理材料中了解統籌,在參加社區結對共建活動中明白傾聽,在策劃團建中學會合作……
而在這些「奇妙之旅」中,我對家鄉永春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為期兩天的大學生拓展營中,我才發現永春不只是有蘆柑和老醋,我們還有以「中國陶瓷之鄉」之稱聞名的介福,這裡盛產韻味十足的陶瓷;以及 「中國香都」——達埔,在中國各地神殿中繚繞的香霧裡,凝滿了眾多達埔制香人的血汗……
永春更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英姿颯爽的方七娘開創了剛柔並濟的白鶴拳,文質彬彬的余光中先生寫下了足以溫柔月色的詩句,赤誠忠心的林俊德院士留下了感動世人的「馬蘭」精神……
發現
以前翻書看到雨果的一句話:給予是能給人產生優越感的。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更理解不了這其中的優越感指的是什麼。實習生活臨近尾聲,在完成這篇感想時又忽然想起這樣一句話,拍一拍自己的腦袋瓜,頓覺醍醐灌頂!給予是無處不在的,當你看到小區裡的菸頭垃圾,及時將它撿起,這是對小區的給予;當你路過車輛擺放不齊的街口,駐足將它們擺正,這是對街道的給予;當你學業有成依舊選擇返鄉建設時,這是對家鄉的給予……
每一份給予也都是一份挑戰,而戰勝了每一份挑戰,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優越感,這樣的一份優越感並不是借外力產生,而是由內而外的自豪,是對自己有進步的驕傲,也是對自己有成就的鼓勵。
結束
在團縣委實習的日子裡,我結識了許多年紀相仿的朋友,更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值得信賴的長輩。我們一起坐班,一起寫推文,一起外出實地考察,一起舉辦音樂文化節,一起參加大學生拓展營,一起流汗一起大笑一起合照……青春確實是很短暫的,但是有意義的、有給予更有收穫的青春,足夠熱烈鮮豔,足夠我回味,那麼它在我人生裡的意義就不短暫。
來源:永春青年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