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服商家中,有一家神店。這家店上線的每一款漢服單品都能成為爆款,一件單品周銷售額最高超過了兩千多萬。此前這家店曾上架過一款「此間春色」的宋制漢服,全套售價不過150元,卻在上架兩小時內就賣出了50多萬件,最誇張時,買家預定的貨品,其發貨時間已經從夏天排到了冬天。
從2016年創立至今,屢次創造漢服領域銷售記錄,一年銷量破百萬,年收入達一億元,店鋪粉絲超過200萬,是名副其實的「漢服爆款製造機」。
鮮為人知的是,這家神店的老闆竟然是一位出生於1997年的女生。
她叫張靜雯,19歲創立了蘭若庭漢服品牌淘寶店,最初她一個人包攬設計、打版、發貨、客服……從0收入到如今年入一億,只用了四年時間。
從漢服社團到漢服店
張靜雯對漢服的熱愛,要從一次偶然說起。
「高三畢業時,我們班拍畢業照,有同學穿了漢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漢服,真的很漂亮。」張靜雯回憶起那一剎那的感覺,「像是被什麼東西擊中了一樣,我被徹底吸引住了。」
高考結束後,張靜雯有了足夠充裕的時間,它翻遍了關於漢服的一切歷史知識,發現原來漢服背後蘊含著很多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讓自小喜歡傳統文化的她,瞬間被喚起了激情。
進入大學,張靜雯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又報名進入了漢服社團。一邊在專業課上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一邊在漢服社團向學校學生推廣漢服的理念。從一個小社員,她一直做到了漢服社社長。
臨近大三,張靜雯將漢服社社長職務交給了下一屆學弟、學妹,不再管理社團事務後,她也在思索自己還能夠為漢服推廣做些什麼?
彼時,一套漢服平均售價在400-500元左右,款式好看一些的大概售價700-800元,對於學生族來說,這個價格確實吃不消。張靜雯記得,大學期間,為了攢錢買一套漢服,每天只能去食堂吃三塊錢的餐點,而且還要攢很久。
在她看來,如果能做出一套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漢服,那無形中就是在為漢服推廣貢獻一份力量,「這甚至比我辦幾場漢服活動,意義更重大。」
她決定開淘寶店,親手創立一個漢服品牌。
大三開學,她便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服裝設計,翻遍圖書館裡所有相關的書籍,購買家用小縫紉機,放在宿舍,裁剪布料,一針一線,反覆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樣衣。
她給淘寶店取名為「蘭若庭」,源自於屈原《九歌·雲中君》中的詩句——「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蘭草清水用以潔身,杜英香花裝飾衣衫,在神女賦中同樣是莊嚴的迎神儀式。既是對傳統美學的尊重和溯源,也是對擁有美好品質的現代女子的讚揚。
經過反覆打磨,蘭若庭終於上線了一款完全由張靜雯一個人設計、打版、製作的漢服。剛上線不久,就賣出了1000多件。
張靜雯看到了希望,她開始批量生產這款漢服。從客服到發貨,每一個環節都由她親力親為,一個人撐起了一家淘寶店。
訂單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包裹很重,她每天早上7點鐘開始工作,一直忙到半夜一兩點,有時候一天下來,直到晚上才想起連飯都沒吃上一口。一個人在檔口發貨時,因重複使用大拇指按鍵,還導致大拇指得了肌腱炎。
大三一年下來,張靜雯消瘦憔悴。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蘭若庭有了起色,銷量一直在上漲。
父母知道她開淘寶店,一直很擔心,「爸媽怕我耽誤學業,希望我以後考個研究生,或者當老師,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張靜雯理解父母的期望,但費勁心思經營了一年的淘寶店,眼看有了些盼頭,就這樣戛然而止又很不甘心。
她坐下來跟父母「商量」,「我們約定了一年時間,如果一年後我的淘寶店沒達到他們期望的銷量,就放棄漢服店,安心去考研究生。」
結果,一年後,張靜雯的淘寶店不但沒有死,還銷量猛增。父母這才放了心,全力支持她創業。
她把自己大學期間所有的獎學金和零花錢都投入在淘寶店鋪上,賺一分投一分,循環往復,接近一年多的時間裡,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進帳。
爆款製造機
大四畢業後,張靜雯招聘了一名快遞打包員。自己又在學校外租了一間房作為倉庫,吃睡都在倉庫旁邊,每天早起晚睡,一個人跑遍了各個博物館、查閱文物出土報告、研究傳統文化中的漢服與樣式,尋找設計靈感。
慢慢地,她認識了一些漢服領域裡的專業人士,為了將蘭若庭店鋪規模擴大,她開始一步步組建團隊。
蘭若庭淘寶店鋪上新的速度極慢,通常一年才能出一款新品,但每逢新品出來都能賣爆,甚至有粉絲直言「蘭家的衣服一年出一款,一款賣一年。」
持續爆款的秘訣是什麼?張靜雯坦言,每一個步驟都是秘訣,產品、服務、售後,缺一環都不行。「我們每一款新品都要反覆打磨半年到一年時間,很有可能今天已經做出了一個新款,後面又被推翻,無論是面料,還是款式,包括上線後的各種服務,我都要求團隊做到極致。」
張靜雯採用現貨+預售的模式,避免了定金和補款的繁雜。極致的設計、服務和售後,再加上平價漢服的定位 ,讓蘭若庭的漢服一度賣到脫銷,顧客反響良好,口碑相傳。
她記得有一款賣得最好的宋制漢服「此間春色」,剛上架兩小時,就賣出了50多萬件,買家預定的貨品,發貨時間已經從夏天排到了冬天。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顧客願意等。
根據2020年漢服銷售數據統計,漢服銷售額前五名排行榜中,蘭若庭家就佔了三個,分別是望水雲鶴馬面裙、望水雲鶴上襖和太平有象漢服。「每年銷量都打破上一年漢服行業的銷售記錄,都是由我們店鋪自己打破的。」
靠爆款漢服,短短四年時間,張靜雯就將漢服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年銷量已破百萬,店鋪年均收入一億元。「最初漢服推廣的心願算是完成了。」張靜雯鬆了一口氣,雖然淘寶店已步入正軌,但她覺得一切才剛開始。
幸運兒與追趕者
去年,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張靜雯很敏感地察覺到,漢服大多寬袍大袖,外出遊玩、上班、日常穿漢服都不是很便利,她突然想到能否做一款更加日常地、更加生活化的漢服?
在翻閱古文書籍時,她發現古代人在打馬球時,也會有相對應的服裝款式。為此,她決定打磨一款「運動漢服」,讓喜愛漢服的人不需要再考慮穿著不便的問題。
如今,這款運動漢服已在店鋪上新,粉絲們早就期待不已,趕著嘗鮮。
作為一個非設計科班出身的跨行者,張靜雯說自己腦子裡的奇思妙想,全都來自對漢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好奇心。
她總是要求自己時刻保持好奇心,每天定時拿出時間閱覽最新的設計和文化典故,看新聞、逛博覽會。與同齡人相比,她很少有娛樂時間,幾乎全部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作為漢服商家裡的後起之秀,蘭若庭本身起步就晚,如果不保持努力奔跑,很快就會被打倒。」
她不敢停歇。即便如此,張靜雯還總是會收到粉絲的反饋:「上新太慢了!」
受限於團隊規模以及對產品極致的要求,蘭若庭的上新頻次確實很低,張靜雯也在積極改變這種狀態,在她看來,比這更重要的是每一款新品都能讓顧客滿意。「毫不誇張的說,每一款爆品漢服都是團隊的心血。寧可被粉絲催,也不能追求速度、降低產品質量,這是我對漢服最起碼的要求。」
到目前為止,蘭若庭團隊成員已達50人,她比一般同齡女孩子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感,而這份責任感,也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加成熟。
她還給蘭若庭制定了一個百年計劃:「我不希望在我這裡工作的小夥伴,總是擔心自己失業,我希望他們能在蘭若庭幹到退休,所以它要活上百年。」
張靜雯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恰逢國潮文化崛起,漢服文化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普通人很難有類似這樣的經歷。」她常常開玩笑地講,「相較於同行業的漢服商家而言,我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年齡小吧,也因此才更加懂得年輕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