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貢獻,有所大學,北大清華都無法與之相比?

2020-12-11 教育透鏡

最近,美國將哈工大列為「實體清單」,為哈工大在全世界做了一個廣告。又值百年校慶,哈工大更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千架無人機表演,這是哈工大百年校慶最為亮麗的節目,一下子點燃了無數學子的報考激情,哈工大成為無數網友心中神奇的大學和嚮往的地方。

其實,哈工大的最亮眼之處並不在此,而在於在艱難中奮進、在學研中創新的精神,並為此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的排名榜五花八門,帶偏了一些人的節奏,遮掩了大學對社會的貢獻。如果以貢獻排名,哈工大無疑全國第一,北大清華也相形見絀。北大清華名氣極大,哈工大貢獻極大,這是兩者之間的明顯差別。

1、最早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北大清華也是「學生」之一。

哈工大始建於1920年,建校時間雖然比北大清華晚,但是對高校建設的貢獻卻比北大清華大。哈工大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另一所是中國人民大學),也就是說哈工大也是清華北大的樣板。哈工大成為樣板對於新中國對高校建設的貢獻之大可想而知。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哈工大提出教師要「過三關」(即教學關、科研關、水平關),至今仍然具有重大意義;哈工大形成了「八百壯士」精神,現在同樣需要這種在困境中奮發有為的精神;在辦學、治學、求學實踐中,哈工大形成了「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優良傳統,從今天的高校看是彌足珍貴。哈工大創造的這些精神財富是極為寶貴的。一些高校之所以退步了或是「沒落」了,也正是缺乏這些精神。

1952年,哈工大學制改為5年,加強對學生的工程訓練,使學生具備獨立承擔工程技術任務的能力,畢業生授予「工程師學位證書」,使哈工大在五十年代就以「工程師的搖籃」而飲譽全國,對全國工業建設貢獻巨大。1954年國家確定了首批6所重點大學,哈工大成為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所有這些,是北大清華所沒有的。

從地理位置、經費投入、教師待遇、資源獲取特別是吸引人才等方面看,北大清華佔盡各種優勢,哈工大完全處於劣勢地位,可是卻能比北大清華為國家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而且一直保持著強大活力和創新能力,這確實有些神奇。其神奇之處在於長期以來培養和保持的樣板精神,在艱難中奮進,在學研中創新,誓為國家爭光。2、創造了無數第一,清華北大也無法與之相比。

哈工大創造了無數個第一,沒有任何高校可以與之相比,北大清華。比如,研製成功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應用;第一支登上春晚舞臺的大學生機器人舞蹈隊;實現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雷射雙向通信試驗;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首次實現了大型雷射驅動器的全自動束靶耦合引導……哈工大還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支撐結構系統關鍵技術、支持中國「天眼」成功「開眼」

誕生了中國第一臺會下棋能說話的計算機——1957年,哈工大成功製造出我國第一臺比較完整的結構式模擬計算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957年2月,華羅庚提出希望研究一下三堆棋專用計算機。1958年11月1日,在全國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上,哈工大研製的智能下棋計算機在展覽會上展出,引起廣泛關注。

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點焊機器人——1985年,在全國科技成果展覽會上,哈工大主持研製的我國第一臺「華宇Ⅰ型」(HY-Ⅰ型)弧焊機器人擺上展臺,引起了國內外科技界人士的關注。香港報紙發表的《人造衛星機器人同時亮相》的報導,更增加了這一新聞的轟動效應。機器人現在是製造業的主要裝備,在30多年前是極為少見的。

第一部新體制雷達——1989年,劉永坦團隊建成了國內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研製出我國第一部對海新體制實驗雷達,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1年成功研製出我國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標誌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2015年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首次揭示了愛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結構——不要以為哈工大只是工科強校,其實理科同樣強大。哈工大黃志偉教授小組在愛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結構研究中取得突破,首次揭示了愛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的結構,並闡述了該結構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連接酶複合物的分子機制。須知,哈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1年,其前身為1995年成立的生命科學與工程系,與其它高校相比成立時間很短,從中足見哈工大創新能力有多強。

3、航天第一名校,助力「長徵」、神舟、「嫦娥」,清華北大更是不能相比。

哈工大參與了探月工程等14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一大批科研成果助力「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火箭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哈工大研製的「龍江二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

正是因為如此,哈工大曾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等多個獎項,是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國內「航天第一名校」。不僅如此,哈工大正在建設中國首個用於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如果你對「大科學工程」有所了解,就知道科學價值有多大。

創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1987年6月,哈工大將控制工程系、無線電工程系等合併,成立了航天學院。這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也是國際宇航大學在亞洲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

發射了我國第一顆由高校牽頭自主研製的小衛星——2019年9月19日下午2點42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聯合設計研製的歐比特公司「珠海一號」03組5顆衛星,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發射升空,衛星全部進入既定軌道。截至當時,哈工大已成功發射19顆衛星,具備2公斤至500公斤量級衛星研製能力。

在我國首次實現了星地雷射鏈路通信——2012年3月2日,「海洋二號」衛星在軌交付使用。對衛星在軌工程遙測數據的判讀和分析表明,我國首次自主創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地雷射通信星上終端性能優於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星地雷射通信鏈路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承擔星地雷射通信試驗項目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光通信技術研究中心的馬晶、譚立英教授領銜的星地雷射通信研究團隊。

第一顆由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製管控的納衛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團隊自主設計、研製與管控的納衛星「紫丁香二號」,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由高校學生自主設計、研製與管控的納衛星。

哈工大確實是一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具備獨特風格的世界強校,靠實力稱霸世界的美國將其列入「實體清單」,足見哈工大科研能力和培養人才能力有多麼強大!

網友們,關於哈工大創造的第一,上述只是部分成果,恕我不能說全,請你補充,並請留言討論。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美國制裁中國大學,沒有清華北大,難道清華北大對中國沒有貢獻?
    非211院校1所:廣東工業大學作為中國最高學府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卻不在此列。難道清華北大對中國沒有貢獻?難道中國最頂尖的大學清華北大竟沒有威脅美國科技的實力?歷史上的清華和北大對現代中國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我們來說說北大和清華近年來的大學綜合實力。國防科技中,清華和北大的貢獻確實不大近些年來,清華和北大對國防或者說航天科技的貢獻確實不算很大,這是事實。在中國國防科技體系中,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國防七子」、"軍工六校"以及「兵工七子。
  • 相比於清華北大,香港大學放在內地是什麼層次的高校?
    香港大學雖然在全球排名還是挺高的,但在內地的知名度一直是不溫不火,很多人也都是只知道他的存在,了解卻甚少。至少在近年來世界各大高校排名機構給出的具體排名來看,多數情況下清華、北大的排名都要強於香港大學,可以說香港大學與復旦、浙大、上交大等高校相比,可能差距都沒有那麼的明顯了。
  • 清華北大那麼牛,為何無法擠入世界頂尖大學行列?
    清華北大生源質量那麼好,為何無法擠入世界頂尖大學行列?清華北大是我國所有大學中的泰山北鬥,堪稱國內所有高校中的「絕代雙驕」,全國九百多萬考生中,最優秀的學子大都匯聚在這兩所高校;每年的高考,全國各個地區的高考狀元十有八九會選擇清華或者北大。
  • 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街道辦,任何理由也無法掩蓋一個不堪的現實
    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街道辦,任何理由也無法掩蓋一個不堪的現實。杭州市餘杭區的一份招聘公示火了!這份公告中羅列的名單,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為碩士和博士,畢業學校之牛學歷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八個崗位還是基層街道辦。自然這份招聘公示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街道辦, 任何理由也無法掩蓋一個不堪的現實。
    這份公告中羅列的名單,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為碩士和博士,畢業學校之牛學歷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八個崗位還是基層街道辦。自然這份招聘公示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在絕大部網友心目中,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應該把專業發展放在首位,應該在專業上有所建樹,才不枉清華北大的名聲;而街道辦一類的工作無需高學歷的人做,充其量一般本科生就行了;但在杭州餘杭區街道辦的人看來
  • 清華北大近些年為國家科技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網上對清華北大的議論頗多,罵的最多的就是這些享受國家重金投入的優等生們畢業都去了美國服務,而國內大國重器的科研人員,卻鮮有人是畢業於這兩所名校。那麼,清華北大近些年到底做了什麼「惡」呢?大家對清北兩校是否有所誤會呢?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清北兩校,聊一聊咱們的頂級學府對咱們中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 教育部公布最新高校經費,清華北大消減將近19億,網友卻拍手叫好
    ,各高校的經費都有所縮減。清華北大削減最多從預算中也能看出,清華大學和上年相比被削減了8.12億元,而北京大學被削減了10.69億元,這兩所學校加起來的經費就削減了將近19億,這對高校的發展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經費,學校的各項科研活動以及發展都離不開經費的支持,但是此次經費被削減,很多網友還都拍手叫好。
  • 清華北大牛在哪裡?可以考清華北大的研,卻無法上它們的本科
    清華北大牛在哪裡?可以考清華北大的研,卻無法上它們的本科!
  • 全民都在炒「清華北大」正常嗎?沒考上清華北大就感覺沒考上大學
    最近高考生們都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金榜題名」作為人生一大喜事確實也值得可喜可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考生們通過十二年的寒窗苦讀,能被高校錄取,搞些有儀式感的慶賀活動也實屬應該。但現在整個社會環境,無論是一些主流媒體,還是一些自媒體,以及從學校到個人,好像談論得最多的都是清華北大兩所學校。
  • 國內最新大學十強,清華、北大失頭名,哈工大、西安交大回歸
    從過往的情況來看,不論是哪個版本的大學排行榜,一經發布總會引發爭議。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衡量一所大學實力的維度和指標多樣化,每一份榜單都很難覆蓋全。而且,即便是相同的指標,只要在總分中的權重佔比不同,同一所高校在不同榜單上的排名也會出現較大懸殊。為此,有網友直言「清華、北大前兩名,後面的隨便排,看看就好」。
  • 清華北大為不愛國沒貢獻?西瓜視頻袁嵐峰一句話駁斥
    清華北大為不愛國沒貢獻?西瓜視頻袁嵐峰一句話駁斥長期以來,很多人對清華北大有一種刻板映像。那就是,很多人認為清華北大畢業生不愛國沒貢獻。到了2020年,這種刻板映像甚至有加強的趨勢。更有甚者,有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試圖證明&34;的論點,實在是已經與謠言相差無幾了。
  • 康奈爾大學:「無法返校?沒關係,清華北大你選一個」
    今天被康奈爾大學的學生刷屏了因為——他們可能要去清華北大讀書了!康奈爾大學:你想去清華還是北大?康奈爾大學今天公布了國際生的秋季教學計劃,因為籤證或是旅行限制的原因無法返回校園的國際生可以選擇Study Away,即學生在國內的學術合作機構就讀,學生可以在本地校園生活和學習,同時參加線上和線下課程,與康奈爾大學的同齡人共享課外活動,並使用當地大學的設施和服務。
  • 財政撥款增加六千萬,清華北大也酸了?不愧是華為選中的大學
    眾所周知,國內的公立大學學費都非常的低,基本上很難維持學校的運轉,而高校的經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國家財政的撥款,而財政撥款的數量,不僅代表了高校的辦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時也代表了國家對於該校的重視程度,所以每年得到財政撥款最多的學校無疑都是清華北大等名校。
  • 財政撥款增加六千萬,清華北大也酸了?不愧是華為選中的大學!
    眾所周知,國內的公立大學學費都非常的低,基本上很難維持學校的運轉,而高校的經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國家財政的撥款,而財政撥款的數量,不僅代表了高校的辦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時也代表了國家對於該校的重視程度,所以每年得到財政撥款最多的學校無疑都是清華北大等名校。
  • 清華北大惹「爭議」:人才流失、貢獻不足,原因真如想像的簡單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這段時間,網友們對清華北大的質疑聲很多。前陣子,在美國的實體清單裡,新上榜兩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而累計上榜的中國高校多達十三所。令人詫異的是,清華北大並不在其中。
  • 大學志願非「清華北大」不可?這幾個學校比清華北大更「牛逼」!
    大學志願非「清華北大」不可?這幾個學校比清華北大更「牛逼」!十二年寒窗,只為高考一鳴驚人考上一個心儀的學校,但每當到了選擇院校的時候,由於對大學的不熟悉,就造成了許多人盲目的選擇清華北大等大家平時說的比較多的學校,但大學志願就非清華北大不可嗎?其實,國內還有很多大學比清華北大更厲害,更牛逼,一般的985,211在這些大學面前沒有一點兒競爭力,甚至清華北大都比不上這些大學,大家知道是什麼學校嗎?
  •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都有哪些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都有哪些時間:2020-01-14 19: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大清華開放課程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都有哪些 清華、北大是不少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兩所大學各有側重,在具體課程資源和設置上會有所不同。
  • 北大清華自招簡章公布 考試科目優惠幅度都有所變化
    今天(3月17日),北京大學公布了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此前,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等已經先行發布今年的自主招生簡章。與去年相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自招政策都有一些細微變化。
  • 清華、北大人才「惹爭議」,航天領域為何不見身影?人都去哪了
    在他們心中,這絕不僅僅是學習的最佳場所,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若是能進入這兩所大學學習,這也意味著他們獲得了通往成功的敲門磚。然而,這兩所大學在最近卻引起了一陣不小的爭議。據有關人士調查,清華北大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畢業之後大多都不見蹤影。在重大科技領域裡,畢業於清華北大的人才少之又少。那些畢業於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們在畢業後究竟身處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