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為不愛國沒貢獻?西瓜視頻袁嵐峰一句話駁斥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清華北大有一種刻板映像。那就是,很多人認為清華北大畢業生不愛國沒貢獻。到了2020年,這種刻板映像甚至有加強的趨勢。更有甚者,有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試圖證明&34;的論點,實在是已經與謠言相差無幾了。
最近幾年我國軍工航天等方面的巨大突破,清華北大沒有做出突出貢獻。
對於沒有什麼科學素養的普通人來說,可能一下子就相信這一切了。
為了破除這個謠言,我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34;,希望詳細了解相關情況。我發現,袁嵐峰對&34;這個觀點駁斥的相當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軍工航天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領軍人物,確實是清北畢業生比較少。
我們簡單列舉一下:
· 殲二十戰鬥機的楊偉是西工大畢業的,
· 預警機之父王小謨是北理工畢業的,
· 長徵五號的總設計師是北航的,
· 055大驅的總設計師是上海交大畢業的
· 99A主戰坦克的總師是武漢大學本科畢業的,
· 國產95式步槍的設計師是北理工畢業的,
· 2018年國內宣傳的國產航母總師隊伍中最年輕的副總設計師是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
· 國產空間站天宮一號的總設計師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
· 天宮二號的總設計師是哈工大畢業的,
· 嫦娥五號的總設計師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
· 國產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總設計師是北航的。
再看清華畢業生留學美國的人也確實不少。
比如光在加州一個地方,就有清華大學的矽谷校友會,北加州校友會,南加州校友會,聖地牙哥校友會,其中矽谷校友會就有5000名清華校友註冊,據估計,在矽谷工作的清華人,至少有1萬人。在整個美國,清華校友會有幾十個,遍布整個美國。不客氣的說,清華畢業生,到美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校友。
數據顯示,清華大學2013年畢業生出國比例為本科生27.3%,碩士生8.7%, 博士生10.2%,本碩博平均17.5%。北京大學2019年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顯示,本碩博總體出國比例為14.79%,其中本科生30%,碩士生4.85%,博士生11.54%。
所以,網上傳言的清華畢業生80%以上出國,實在是不值一駁。
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34;,發現他總能通過敏銳的洞察力,發現各種謠言內部的邏輯錯誤。
袁嵐峰認為,看一個人貢獻大不大,不能光看一個人沒做什麼,而要看他們做了什麼。好比是李寧獲得了體操方面的大滿貫,你不能說籃球、足球跳水上面沒有李寧,就說李寧不是我國體育界貢獻巨大的運動員。
事實上,清華北大在軍工和航天方面沒有巨大貢獻,必然有背後深刻的原因。此時,袁嵐峰教授找到了清華畢業的&34;。在這裡,我們發現,清華北大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是因為清華北大根本沒有軍工航天方面的專業。
1951年院系調整,清華大學一度吸收了廈門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學院的航空專業,組建了相當強大的航空工程學院。可是,在1952年,清華的航空工程學院又和四川大學等8所學校的航空專業整合起來,組成了現在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這樣,清華沒有航天航空人才,就是順理成章了。
不過,清華大學並非沒有航空航天方面的優秀人才,比如,五道口的顏學姐就列出了這些優秀人才。
欒恩傑,清華大學精儀系碩士畢業,是中國探月工程高級顧問。
張榮橋,清華大學EMBA畢業,是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
僅僅在嫦娥二號工程工作的清華人,本身就不少。
我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34;,我發現,袁嵐峰列舉了清華北大近些年對我國科技發展的哪些巨大貢獻。
· 液態金屬機器人,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
· 量子通信的誘騙態協議,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王向斌;
· 青蒿素,北京大學畢業生屠呦呦;
· 超級計算機,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副教授付昊桓;
總而言之,清華北大並非不愛國沒貢獻,反而在我國的現代化過程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如果你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34;,你會發現更多的科技知識。對於,&34;這一謠言,袁嵐峰在視頻中表示,鼓勵人才出國深造,是國家科技快速進步的捷徑。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話來說,&34;
科技界,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謠言,沒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很容易被蒙蔽。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34;這樣的科普作者,幫我們撥開迷霧,見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