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名校學生出國留學不回國的現象,被自媒體炒得很熱,因為北大清華是國內頂尖的名校,出國留學的學生也多,輿論也就自然指向北大清華了,有人指責這兩所頂尖名校成為美國的人才培養基地,由於北大清華沒有回應輿論的指責,有人又說北大清華被批得啞口無言,對於這樣的輿論指責,你贊同嗎?
不僅是北大清華,還有華東五校北航同濟等名校都是出國留學比例較高的學校,大家對出國留學是沒有異議的,有人不滿的是留學生學成後留在國外發展,不肯回來建設自己的國家,認為這分明就是忘恩負義的不愛國行為,所以培養出國留學生的高校就被推出來承擔教育過失的責任了。
北大清華的學子是人們心目中的精英,每當在視頻上去看北大清華學子開學典禮上的演講,滿口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那份責任感,跟韓國人那種讀書只為了自己更好找對象相比,無不讓人感動,讓人看到了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結果你去了國外留學就不肯回來工作了,能不讓人生氣嗎?
我們去冷靜思考這一現象,留在國外工作就等同於不愛國,回國工作的人就等同愛國嗎?我認為這個等號不能那麼簡單地劃上,你沒看到多少在國內工作的貪官汙吏,你能說他們也愛國嗎?很多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心繫祖國,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們奮不顧身地支援自己的祖國,在祖國建設需要的時候他們也在國外盡心盡力,能說他們不回來工作就是不愛國嗎?你憑什麼說選擇留在國外工作的人,將來也不會報效祖國?
對於留學生不回國工作的問題,早就有人很客觀地分析過原因,一篇《67.18萬留學生不回國發展原因盤點》的文章,既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又分析了各方面原因,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和建議,這樣的文章不是靠罵慘北大清華來吸引眼球,才是最有價值的文章,如果真的關心留學生這個群體的問題,最好去看看這種有數據分析的文章。
簡單舉一個例子,產學研的差異問題,我們國家近年來的發展確實很快,但和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拔尖的人才出國留學,學的大都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很多理論在運用上國內還沒有就業市場,你叫他們學完就回來去做什麼呢?很多留學人才如果回國還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你也得叫他們回來才是愛國?
我們國內市場不僅待遇上和發達國家有差異,我們在執業環境上也是有些不足的,如我們強調「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很多拔尖人才就是情商不如智商,有些人回國工作後適應不了,最後還是選擇出去。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能簡單責怪於留學人員一方的。
高校培養人才,培養了出國留學的人才,但要做到「誰輸出誰召回」也沒有這個道理吧?因為回國就業的很多方麵條件,都不是高校所能決定的,北大清華叫他們的學生學成後都得回國,就業問題誰負責?
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問題,從數據上看也不是那麼消極的,2018年回國人數就比2017年多了3·85萬人,1978年到2018年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已佔群體的84·46%,事實上留學回國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少數人在國外發展也有國內條件不足之處,隨著國內條件的逐步完備,未來出國留學人員自然會越來越多回國工作。
在哪裡工作和生活,都改變不了你是中國人,只要心裡真的愛國,在哪裡工作都可以為祖國效力。至於什麼回國和回不回國,跟國內培養他們的學校是沒有必然聯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