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經推薦評選,近日,省生態環境廳決定命名農夫山泉杭州千島湖飲用水有限公司等28家單位為浙江省第十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這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各有什麼特色,分別發揮了哪些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功能?小布為大家搜羅了幾家,一起來看看吧~
永嘉縣巖坦鎮源頭村
源頭村原是環境髒亂村,生活垃圾遍布河道沿岸,生活汙水直排河道,嚴重製約了鄉村振興示範帶的發展。
去年以來,該村戶戶設置垃圾桶,村設置垃圾收集點,實現垃圾收集全覆蓋。投入資金,加強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對村莊進行截汙納管,做好雨汙分流,杜絕汙水入河。通過源頭管控,鄉村振興示範帶村落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長興縣河長制展示館
長興縣河長制展示館展示面積630平方米,分「門廳」「序廳」「長興之水」「探索的故事「實施方法」「攻堅克難」「美麗長興」7個展示區。
展館西側是面積350平方米的河長制智慧平臺大廳,平臺實現了河長信息管理、河道信息管理、河長履職監管、日常業務管理、動態信息監測、視頻監控整合等功能,與環保、建設、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實現相關業務協同、系統互聯互通、資源整合共享、標準規範統一。
平湖市廣陳鎮山塘村
廣陳鎮山塘村與上海市廊下鎮山塘村以一座百年古橋(山塘橋)相接,素有「一橋兩山塘,浙滬一家親」的美譽。
近兩年,山塘村以「明月山塘,記憶鄉愁」為主題,重點實施了山塘老街建築風貌提升等項目,完成沿街店鋪仿古改造,重現本世紀60、70年代古鎮風貌。該村先後獲得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3A級景區村莊、國家AAA級景區等榮譽。
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
溝溪鄉餘東村共800餘人,會畫畫的農民佔三分之一,他們一手握鋤頭,一手握畫筆,描繪出農村生活的多彩生活,整個村莊就如同一幅活生生的天然山水畫,處處都顯示著安詳和諧的民風和淳樸向上的幸福。
村頭村尾畫牆畫,農村生活美如畫。餘東村農民畫已有30多年歷史,如今年紀最大的畫家已八十來歲。
浦江縣大畈鄉上河村
大畈鄉上河村是浙江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浙江省美麗鄉村AAA示範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詩人小鎮。
上河村有三寶,廣安橋、大方伯和古銀杏樹,其中廣安橋始建於明朝,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古建築眾多,明清朝以前建造的房屋就達數百間。縱深126米的七進大方伯是全縣最長的古廳堂,經過修繕和恢復後不僅古樸大氣,而且凝聚著厚重的人文歷史。
青田縣小舟山鄉
近年來,青田縣小舟山鄉大力推培育農旅融合新業態,拓展「兩山」轉化新通道,以產業美助推美麗城鎮建設。
2013年小舟山村民種植的愛心油菜花造型梯田爆紅網絡,造訪的遊客絡繹不絕。自此開始,小舟山鄉堅持以梯田作畫布,用油菜花當畫筆,採取「政府主導、私人訂製、農戶耕種」的模式,至今已成功種植了百餘幅創意油菜花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