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
搭建虛假期貨平臺,推薦期貨產品,期貨專家進行專門指導……近日,成都警方遠赴多地破獲一特大期貨詐騙案,涉案金額達5600餘萬元。案件偵破後,不少受害人才發現,原來自己「炒期貨」並非虧損,而是遭遇了詐騙。
去年11月12日,成都市民袁某到郫都區公安分局報警稱:10月17日,自己在百度上發現有網友介紹投資期貨可以快速賺錢,加了好友後,對方向其分別推薦商品類及金融類期貨,並在「信管家資管平臺」下載新華證券、遠大期貨、元大期貨、日發國際、保利新湖等期貨平臺購買期貨,一年時間陸續虧損了310萬元。
接警後,郫都分局迅速將案件上報至市局刑偵局,並組建聯合專案組。偵查分別從資金流、信息流入手開始調查。民警偵查發現,這些平臺資金的實際操控人員為浙江省杭州市徐某團夥,該團夥實際運營新華證券、新湖國際、日發國際等虛擬平臺。
而平臺實際使用人為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寧達貿易有限公司員工喻某,喻某通過微信向受害人袁某等推薦新湖、日發等13個虛擬期貨平臺並引導開戶、投資、模擬交易。這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萬某、韓某,控制著分別位於南昌市的三家公司。
今年6月5日,專案組在南昌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將虛假期貨代理公司56名犯罪嫌疑人抓獲。7月3日,專案組在浙江省金華市將虛擬期貨平臺公司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至此,警方一共抓獲團夥犯罪嫌疑人60名,扣押涉案電腦85臺、手機120部。該團夥共涉案120餘件,涉案資金5600餘萬。
經審查,2018年萬某通過QQ群檢索並聯繫到日發國際、保利新湖、遠大平臺等虛擬期貨平臺尋求合作,後獲得代理公司權限。當年3月,萬某糾結韓某、熊某等10人分別在江西省南昌市搭建「江西南昌寧達貿易公司」,「江西集夢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對外宣稱經營期貨交易,招募業務員,實行公司化營運,由公司通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引流客戶,並向客戶提供平臺方投資通道、app客戶端,誘導受害人模擬交易,平臺公司、代理公司層層按比例分食受害人資金。
據辦案民警介紹,犯罪團夥一方面通過高額回報吸引受害人在平臺上頻繁交易,從中收取高額手續費;另一方面,對於受害人的交易,他們會採取一種反向操作「止贏不止虧」。詐騙團夥可以在後臺任意操控「盤面」的漲跌走勢,先讓受害人賺些小錢並支持其自由提現,等受害人注入更多資金後,再操控平臺令其「虧損」。所有受害人進行頻繁交易時,都會有每手5%—23%不等的高額手續費,最終讓受害人的錢全部進入他們的腰包。平臺以T+0交易模式,設置高倍槓桿,致使受害人的錢快速的在虛擬平臺中虧空。
如何識別、防範期貨詐騙
由於多以境外期貨產品為主,信息不對稱,缺乏專業知識,被騙後大多數受害者都以為是自己投資失敗,沒有意識到被詐騙。對此,警方在此特別提醒:
1、為了資金安全,請遵守國家法規,不要進行非法境外期貨產品交易,選擇正規投資平臺,堅決遠離網絡炒匯活動,以免上當受騙、追悔莫及。
2、投資國內期貨時,事先需到證監會官方網站確認該期貨公司是否為持牌期貨公司,否則為非法期貨公司或平臺。
3、投資期貨時投資帳戶一定是期貨保證金帳戶和期貨交易所專用結算帳戶,要是對方提供的投資通道是個人銀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帳戶就一定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