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酒店業遭遇"洗滌之困":九成洗滌廠關停
武漢酒店業遭遇「洗滌之困」
九成洗滌廠關停,千餘酒店百公裡外洗「布草」
圖為:漢川市一洗滌廠的工人將滾筒式洗滌機塞得嚴嚴實實。
湖北日報訊(記者金濟)武漢市青山區21號公路毗鄰武鋼自備電廠處,有個不起眼的岔路口,拐進去是連片的白色廠房。這裡曾是武漢規模最大的酒店被單毛巾等紡織用品洗滌工廠聚集地。9月2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80多家工廠已全部關停,設備上落了一層灰。
武漢市洗滌協會副會長巫淼鑫介紹,武漢有90餘家酒店「布草」(酒店床單、被套、毛巾等的俗稱)洗滌廠,其中80多家集中在武鋼自備電廠附近,以便使用其高溫蒸汽。8月上旬,這些洗滌廠因環保等原因全部關停。面對武漢酒店每天產生的約70萬套待洗「布草」(一套「布草」約3公斤),沌口、東西湖等地的10餘家洗滌廠根本吃不消。數以千計的武漢酒店捨近求遠,將「布草」送到省內的漢川、荊州及外省的嶽陽、九江、信陽等地去洗,最遠的已跑到合肥、長沙和鄭州。「每天都有大量髒『布草』滯留。」洪山區團結大道一快捷酒店經理說,「布草」配送已從過去「次日達」延長到「兩日或三日達」,酒店部分客房難以及時整理迎客。
據了解,關停洗滌廠是出於環保原因。6月,青山區啟動為期3個月的環境綜合整治大行動,發現21號公路附近的80多家洗滌廠多系村集體引進的個體戶,存在「小散亂汙」問題,無土地許可證和排汙許可證,有的工廠甚至沒有工商執照,消防、安全、衛生等也不達標。
青山有關方面稱,青山重工業較多,排汙總量控制形勢嚴峻,因此,在「十三五」規劃中,青山沒有建設洗滌產業園區的相關規劃。未來,青山區將優選綠色企業入駐,建設濱江生態綠城。
攜程網數據顯示,武漢提供網上預訂的酒店約7500家,其中四星級以上高檔酒店約190家。武漢市旅遊飯店協會會長宋波說,只有香格裡拉酒店、長江大酒店等少數高星級酒店才有內部洗滌車間或專業洗滌工廠。「武漢大量洗滌廠突然關停,酒店業有些措手不及。」一大型連鎖酒店武漢片區負責人擔心,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量訂單,外地洗滌廠不能保證洗滌質量。記者在該酒店漢口火車站附近一分店隨機抽取一條毛巾、3個枕套送檢,枕套檢測結果合格,但毛巾菌落總數超標2.4倍。
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劉司可認為,酒店服務水平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洗滌能力是酒店產業鏈重要一環,武漢酒店業眼下遭遇的洗滌困局,顯然不能久拖不決。在寄望新資本加入、重構產業鏈的同時,主管部門需著眼長遠進行產業規劃布局。
>>連結
酒店「洗滌之痛」,還要痛多久
圖為:有青山區洗滌廠將「布草」運至外地代洗,再運回工廠分揀打包。
一個月來,由於武漢本地「布草」洗滌廠大批關停,以至周邊城市洗滌廠家家爆滿,武漢酒店每天需換洗的海量「布草」不得不坐上長途貨車,上百公裡來回奔波。
如此困局何以破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有汙漬的床單毛巾被「將就著用」
9月上旬,武漢市江漢區一大型酒店招聘兼職,幫酒店客房保潔員拆換枕套、被套、床單。為深入了解酒店「布草」洗滌真實情況,記者應聘當了8個小時「鐘點工」。
上午8點,記者和7名兼職人員在換上酒店保潔工作服後,開始配合保潔員給客房拆換「布草」。據領班介紹,該酒店輪班保潔員約10人,每天需拆換「布草」的客房超過200間,每名「鐘點工」必須把對應樓層的「布草」全部拆換完畢才能下班。
8點半,一名保潔員分配記者拆換10間客房的「布草」,並作了簡單上崗培訓——
先拉床腳、拆枕套和被套,再掀起床單將髒「布草」裹住打包,送到樓層倉庫將包裹投入「髒布草窗口」(包裹沿空中管道落入地下負一層堆場)。隨後,領乾淨「布草」,再套枕套、鋪床單、用吸塵器清理地毯……
記者手腳慢,拆換一個標間的「布草」需要20分鐘至30分鐘,多次被保潔員訓斥:「一間房拆換時間控制在6分鐘,你動作慢,我幹到晚上也下不了班。」
「枕芯兩頭一折塞枕套;被芯塞入被套抖一抖。」在其指導下,記者拆換效率提高,但非常耗體力,清理完3間房便大汗淋漓。而「鐘點工」一天的任務量在20間至30間房。
按照規定,洗後的「布草」,有汙漬、瑕疵的不得更換。但記者在倉庫發現,有部分「洗淨」的枕巾、床單上有明顯汙漬。得到保潔員驗視許可後,記者準備將一些不達標枕巾和床單投入「髒布草窗口」,卻被樓層房務管理員叫停。該管理員說,酒店「布草」由外地洗滌廠代洗,物流速度變慢,倉庫儲備不多了,「只要汙漬、瑕疵不明顯,就將就用」。
有保潔阿姨向記者透露,為降成本,酒店近期減少了部分保潔人員,這也是招募「鐘點工」原因。
部分洗滌廠「填鴨式」洗滌
在漢川電廠附近有個洗染工業園,不少武漢的酒店將「布草」運至這裡代洗。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洗滌廠的機器設備幾乎都在滿負荷運轉,每套「布草」洗滌費用在11元至13元不等。一名洗滌廠老闆直言:「工廠訂單排得很滿,酒店要合作請儘早。」
在一家洗滌廠,2000平方米的廠房內,十幾臺大型滾筒洗滌機轟鳴不止。由於「布草」洗滌需要高溫消毒,廠房內接入了漢川電廠的發電「廢熱」蒸汽管道,用於洗滌機高溫洗滌和「布草」烘乾熨燙。
滾筒洗滌機與家用洗衣機原理一樣,滾筒內需保留一定空間,不宜將衣物塞得太滿。該洗滌廠工人卻不在乎這些,在裝填毛巾、床單時,幾乎將洗滌機滾筒塞得再也塞不進去了才罷休。記者翻看簍子裡褶皺的毛巾、床單、被套發現,這些直接從酒店運來的髒「布草」裡,夾雜了毛髮、灰土和油漬,洗滌廠「填鴨式」洗滌的效果,令人擔憂。
一名工人告訴記者,現在工廠洗滌任務加重,孝感和武漢的「布草」訂單量四六開,工廠從兩班倒,變成三班倒,晚上下班了,還有人租工廠設備繼續洗「布草」。
一名青山區洗滌廠老闆透露,部分外地洗滌廠晚上10點後會停工,他的廠被關停後,靠租外地洗滌廠設備接訂單,通宵洗「布草」,白天再送貨回漢,疲憊不堪。
記者參觀了一家為高星級酒店服務的洗滌廠,高端洗滌工廠自動化程度較高,一般採用幾十米長的隧道式洗滌機,「布草」經分揀投入洗滌機後,自動完成預洗、漂洗等十道工序,再經燙平、烘乾,最終打包送酒店。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系教授、國家級酒店星評員袁俊表示,目前多數小型洗滌廠沒做清洗分類,毛巾可能和枕套混在一起洗,而毛巾和枕套清洗壽命不同,使用柔化劑、洗滌劑比例也不同,「填鴨式」洗滌和交叉洗滌勢必影響潔淨度。
酒店「洗滌之痛」何時得解
「與國內其他大型城市相比,武漢的酒店『布草』洗滌費用長期偏低。」武漢長酒洗滌有限公司經理劉丹說,多年來我省洗滌企業惡性競爭、低價撬活的現象普遍存在。去年年底,武漢市每套「布草」洗滌費用僅4元至6元,現在漲到10元至20元,未來穩定在8元至11元比較合適。
武漢市洗滌協會副會長巫淼鑫算了筆帳:一套「布草」在洗滌廠正常完成清洗、燙平、烘乾等工序需4個小時,對外銷售價按6元計算,若接入工業「廢熱」蒸汽,每套「布草」鍋爐熱能成本約1.5元,再加上水電費、人工費、房租,每套淨利潤為0.3元至0.5元。若使用天然氣鍋爐或電鍋爐,每套「布草」鍋爐熱能成本將分別達到5元和6元。「顯然,按去年武漢市的報價,洗滌廠是用不起天然氣和電的。」
袁俊表示,近幾年,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城市,因環保整治等原因,都將洗滌廠逐步遷出中心城區,酒店將「布草」洗滌外包是大勢所趨。隨著酒店員工工資、水電物耗、洗滌成本逐年走高,未來武漢酒店房費漲價是大概率事件。
為何不自己洗「布草」?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個有200間標間客房的經濟型酒店,每天需清洗的「布草」約300套,非工業級的洗滌、烘乾、熨燙設備每小時只能處理5套左右,根本洗不完,且經濟型酒店沒有空間放置大型洗滌設備。「『布草』洗滌是個無法消失的產業,產業規劃布局一定要長遠,不能任其野蠻生長、自生自滅。」省社科院財貿所助理研究員劉司可建議,武漢市已從老工業城市向新型服務業城市轉型,酒店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支柱及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洗滌配套產業不宜在空間距離上拉得過遠。長途洗滌,不但會降低「布草」更新時效,減少客房供給,也會增加運輸距離和二次轉運,降低「布草」潔淨度。同時,洗滌廠不宜過於分散,應借鑑漢口北小商品市場經驗,整合「小、散、亂」洗滌廠資源,進行集中規劃配套,建設符合洗滌、排汙、消防等標準的工業園區,以便行業監管、把控質量。
武漢酒店業眼下遭遇的困局,顯然不能久拖不決。對市場而言,也是一個重新洗牌、規範發展的機會。據介紹,洗滌廠產生含有洗滌劑的汙水,經處理可達標排放。劉司可認為,青山地區洗滌廠有大批熟練工人,要把勞動力資源利用好,相關部門可在武漢遠城區或衛星城尋找能提供「廢熱」蒸汽的熱電廠等資源,規劃配套洗滌產業園區,既能實現循環經濟,也能提升武漢酒店供給質量。(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金濟)
責編:劉志斌
微信又有新功能了!想知道企業或個人信用好不好?用這個方法查查看就知道了,快看你上黑名單了嗎?
獲取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微信(微信號:dachuwang)
2、進入大楚網官微,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 信用 】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