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前200強,山西僅有三所高校入選,分別是: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和中北大學,三所高校實力如何?小編從學科實力、綜合實力等方面對三所高校進行了整理,具體來看一下。
· 三所高校在全國排名情況
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太原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112;山西大學全國排名第116;中北大學全國排名第180。
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太原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78;山西大學全國排名第94;中北大學全國排名第200。
在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太原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106;山西大學全國排名第110;中北大學全國排名第154。
· 三所高校學科實力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可知:
太原理工大學有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評估為B+,1個B學科、6個B-學科、4個C+學科、1個C學科、4個C-學科。
山西大學有物理學1個一級學科評估為B+,5個B學科、8個B-學科、7個C+學科、5個C學科、2個C-學科。
中北大學有儀器科學與技術1個一級學科評估為B+,1個B學科、3個B-學科、3個C學科、2個C-學科。
· 三所高校師資力量
太原理工大學有教職工3551名,其中專任教師2014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965名,博士生導師157名,兩院院士18名(含雙聘院士),巴西國家科學院院士1名(雙聘),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名,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等。
山西大學有專任教師2095人,高級職稱教師999人。中科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12人、特聘院士6人、外籍院士2名、山西省院士後備人選3人,高級職稱教師1154人。博士生導師230人,學術型碩士生導師1122人,專業型碩士生導師510人,專業學位碩士兼職校外導師46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9人,「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1人等。
中北大學有教職工266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7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科技部首席科學家1人,科技部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3人,全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8人,「三晉學者」特聘教授4人等。
三所高校都有院士任教,其中,山西大學院士人數最多;中北大學院士人數最少,僅有8人;太原理工大學有19人。
· 評價
三所高校中,只有太原理工大學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而山西大學是中國創辦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為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工程)重點建設的14所院校之一;中北大學是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被譽為中國的「軍工泰鬥」和「人民兵工第一校」。
三所高校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其中,山西大學獲得的最多,達84項,而太原理工大學僅有42項,中北大學獲得70項。
三所高校中,只有太原理工大學在海外設有兩所孔子學院,分別是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孔子學院、牙買加西印度大學莫納分校孔子學院;而中北大學是原北京軍區第一所面向全軍分配國防生的高校,在2001年,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獨立的國防生教育培養機構——後備軍官教育學院,開創了「校內軍校」的先河。
綜上所述,三所高校各有各的優勢,實力都很強,無論考上哪一所高校都是非常有前途的,但前提是足夠努力,在大學學好專業知識,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否則,無論你考上多好的學校,什麼都不會,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以上排名只是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助到2021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