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高考成績跟聰不聰明到底有多大的關係?

2020-09-05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很多人認為,學生的成績好壞首先看智力,聰明的孩子一學就會一點就通,學習成績就好,而人的智力,是天生的。這個觀點是錯的。真正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家長從小的教育方式,學生的學習能力跟原生家庭環境,絕對正相關。

我們常說的孩子聰明不聰明,到底指的是什麼?衡量標準是什麼?是學習成績?領悟能力?記憶力?對知識的擴展應用能力?遺憾的是,聰不聰明,教育界本身就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智商是什麼?


多數人的理解是,成績好能上清北985的孩子都是「聰明」的。但是家長們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肯好好學習——多數成績中下的學生家長都這麼說。這句話其實已經暗示著一個結論:聰明與否,跟學習成績沒有關係,只要孩子不「笨」,肯不肯好好學習才是關鍵。

詹姆斯.沃森


聰明與否,牽扯到另一個更讓人頭疼的概念:智商。前些時候DNA的發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因為人類智商天生性遺傳性的族別高低言論而上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沃森的言論不是今天才有的,他其實因為「智商遺傳」的觀點已經被科學界邊緣化許多年了。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比起「不懂智商遺傳卻深信不疑」的普通人,真正對智商有話語權的研究者,主要是腦神經、分子生物學、表觀遺傳學、發展心理學等領域的科學家,他們越來越多的對智商持否定態度。

智商遺傳嗎?


什麼是智力?智力真的存在麼?心理學界有個老笑話,你問十二個心理學家什麼是智力,就會得到十二個不同的答案。現在科學家們的共識是:沒有證據支持智力是遺傳性的,就連長期鼓吹智慧基因的科學家圖克海默(Eric Turkheimer),也在2015年公開承認,「科學家目前還沒發現任何基因能夠滿足相應的標準進而被稱為智慧基因和性格基因。」

從細胞與分子生命科學、表觀遺傳學、複雜及動力系統論等各學科的最新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智力是「動態且終生可塑」,基因在其中的影響微乎其微。

如果你依然覺得,同樣是小孩,為什麼有的聰明有的看上去沒那麼機靈?那麼不妨再看幾個確定的科學結論:


1.妊娠期壓力大會使孩子更大概率患上壓力症候群,這導致孩子抗壓能力差、低自信、低自律等問題——低收入家庭通常面臨更大壓力,這可能對孩子智力形成負面影響,但這是環境所致,不是遺傳。

2.幼年時缺乏親子互動、缺失安全感將削弱大腦認知功能的發育,使孩子對生存以外的問題缺乏好奇心,這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有所謂「窮人思維」,這是原生環境所致。

3.成長環境是否「豐富」,對孩子的認知成長幫助甚大——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閱歷和見識通常更為豐富,吸收知識的能力更強,這導致貧困的孩子輸在「起點上」。

以上這些這些影響都是後天的,非遺傳的。既然智力的主要表徵不是遺傳而是後天獲得性的,那麼孩子聰不聰明跟什麼有關?這個問題很好,卻不好回答。經常有家長問,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辣麼好,回回名列前茅,而自己家的就是不行,不努力不上進不肯學習……等等。確實是這樣,為什麼有些學生「天生」學習就好,天生就是學習的材料?

首先說,很多人認為學霸都是高智商的「聰明人」,聰明人才能學習好,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學霸中有不少是高智力,非常聰明,這沒錯。可學霸中有一多半也就是中上等智力,並不比別人聰明多少。學渣中也有很多是高智商,聰明的學渣大把大把的——你隨便問問哪個班主任就知道。

別人一聽就懂一看就會是不是「高智商」?未必像你想的那樣。他只是比你有興趣,比你有更多的先期儲備,他打小喜歡電器拆了好幾個電視機,講電路電子當然比你容易開竅。這不是「智力」而是興趣,興趣是最大的推動力,而對學習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學霸和學渣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不是智力遺傳,是家庭環境。孩子白紙一張,孩子的錯,歸根結底都是父母教育原生環境的錯。每個父母都會犯錯,做父母的高境界是:知道這點並儘量少犯錯。


學霸的共同特點之一,是對知識的興趣,從書本中吸取知識的習慣,這得從小養成,從多小?最好從三四歲開始。為什麼教師醫生公務人員家庭學霸比例多?你覺得是遺傳的智商?不是,是讀書的習慣,是對知識的理解力,是與父母交流時的應用能力。父母天天看韓劇打遊戲搓麻將,指望孩子冷冷清清坐在那裡讀書?不太可能。父母的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責任是陪伴,是表率,促進智力的「動態發展」,才是最好的教育。

學霸的共同特點之二,目標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沒有聽上去那麼高大上,簡單點說,想不想上好學校?每個孩子都想。怎麼才能上好學校?為了上好學校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能不能付出?堅持不住時有多大力量逼迫自己?這都是——情商!怎麼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抱歉,我沒有也不敢提出標準答案,有很多這類的書可以借鑑。

學霸的共同特點之三,效率值高。有沒有發現頂級學霸都不是最用功的那幫子學生?別人磨到12點,他九點半就睡了?就算是大家都從七點開始,普通學生全力以赴全部注意力都在書本上的時間(就是那種充耳不聞的狀態),或者更學術化一點叫做「有效時間」,或者叫「專注力」,平均每小時也就是一二十分鐘。學霸們,可能會四十分鐘以上。人家學到九點就睡,一晚上學習效率值跟你十二點一樣。第二天人家精力充沛你睡眼惺忪,課堂效率又沒了。第三天呢?半年呢?三年呢?他不贏沒有天理。控制自我的能力,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這又是——情商!

情商對成績的影響,遠大於智商。

學霸共同特點之四,掌握方法。每門課都有自己的方法。好老師教方法,普通老師教解題。解題沒有止境,方法對了一通百通。比如歷史,上網找找石國鵬老師的歷史課,按照他的時間軸方法,一目了然——「歷史再也不難了」。比如數學,王金戰老師的數學課教授的方法,非常有效。方法對了事半功倍。


我是王金戰老師的粉。都知道他過去是人大附中數學教學「大腕」,現在已經是科學院大學的博導了。他的一個理論非常有道理:對於中學生來說,影響成績的因素中,重要性排列是

學習方法 > 努力程度 > 智力

智商,沒有那麼重要。方法,比想像的重要。

當然,這裡說的是「學霸」,指考試能力書本知識,高考考上985/211的能力,不是說今後的成就,那是另一回事,咱們這個教育體制,培養創新人才,夠嗆。

學霸,不是天生的,一定是後天培養,一定是可訓練的。沒有150的逆天智商沒關係,方法對路,從小最好從幼兒開始培養,就考試選拔體制來說,有章可循。

為什麼要從幼兒開始?這就回到本文的主旨:聰明,成績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所有老師都認可一點,影響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習慣。習慣於讀書,習慣於從書本中學習知識,習慣於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這真得從小養成。為什麼學霸多出在醫生教師事業單位公務人員家庭?原生家庭對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影響非常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跟聰不聰明有關係嗎?教育專家說出實情
    如果家長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沒少投資,可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和別人有很大的差距,家長有可能會妄自菲薄:可能是我孩子不夠聰明。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跟聰不聰明有關係嗎?教育專家說出實情。教育專家:聰明不是孩子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專注力才是家長都不會在孩子的教育上吝嗇,可是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不夠好,家長可能就會把孩子不是學霸,歸咎於孩子不夠聰明。孩子聰不聰明真的是影響孩子成績好壞的關鍵嗎?教育專家程黎在一次講座上就反對了這種觀點,她認為專注力才是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關鍵。
  • 成績跟智商的關係到底有多大?
    當家長們議論誰誰家孩子學習好時,往往都會說那孩子聰明;而成績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說成笨,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笨。聰明和笨,說的就是智商了。現在有句流行語,叫「智商是硬傷」。但孩子成績差,就是智商有問題嗎?
  • 一個人聰不聰明與什麼有關係呢?額頭的寬窄與聰明有關係嗎?
    比起樣貌,家長們更加重視的是孩子的智力,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聰明呢?很多家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想要立馬看出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從古至今,流傳著一種說法:可以從孩子的額頭看出他是否聰明,有的孩子的額頭比較寬,一般會比較聰明的。那麼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呢?從健康上看,額頭的寬窄和聰明有關係嗎?
  • 學生聰不聰明,從哪一科成績上可以看出來?聽聽老師是怎麼說的
    有人說語文最能體現學生的智商,語文成績好的人,閱讀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是非常優秀的。確實,語文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大量閱讀,而且還需要背誦很多知識點,如果學生不聰明,那學起來會有非常困難。那些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不僅會寫作,高情商,而且有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些學生字跡漂亮,說話得體,待人彬彬有禮,往往會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能說不聰明嗎?
  • 孕期同房,能讓寶寶變聰明?謠言:聰不聰明跟這個沒關係
    雖然孕育是一個幸福、滿足的過程,但是懷胎十月,將近300天的日子,這就讓很多年輕的小夫妻感覺又是漫長和煎熬,在這段時間內夫妻感情到底要怎麼樣維持。但是一定要注意時間,醫生建議,懷孕前三個月不能同房,因為這個時候正是胚胎的著床期,孩子發育還極不穩定,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激烈的夫妻生活,對胚胎的著床和穩定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前三個月是不建議同房的。
  • 心理學:下面四對父子哪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看你到底聰不聰明
    心理學:下面四對父子哪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看你到底聰不聰明A,B,答案解析:選擇A這對父子的:你是一個性格特別好的人,你做任何事情都特別的努力,但是你卻經常得不到,你應有的回報,因為你的思維不夠活躍,甚至說你有些愚笨,同樣一件事情,或許人家早就已經做完,躲在一旁休息,玩耍但是你卻還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你是一個特別有毅力的人
  • 高考成績跟家庭有關係
    隨著全國各地高考成績的陸續出爐,又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段。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到底是跟什麼有關係呢?很多人認為是智力,那是天生的。除此之外,家庭是孩子成績的重中之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學生的綴學率跟家庭結構成正比。12到17歲的孩子中綴學率最低的是父母關係穩定,家庭和睦,一般的綴學率為5.3 %。而父母離異,孩子跟其中的一個監護人生活的輟學率為最高(13.8%)。這些理論也被很多對家庭長期追蹤研究的結果所證實。
  • 寶寶頭型好不好,跟聰不聰明有關係嗎?
    作者:寶寶知道 咕咚來了099家裡老人對於寶寶的頭型經常有這樣一個說法:前奔銀,後奔金,中間有個聚寶盆!意思就說寶寶前腦袋大,和後腦袋大的寶寶比較聰明的意思!記得寶寶一兩月的時候,因為睡覺總喜歡向右歪著腦袋,再加上白天養成了抱睡的習慣,而我和婆婆也總是用右胳膊抱著寶寶睡覺。
  • 學生聰不聰明,從這門學科成績就可以看出,班主任道出實情
    ,那就是考試,可以檢測出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許人品不能用成績來檢測,但是學生時期成績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值,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會受到老師的關注,家長也會特別開心,對於未來考大學就業有著很好的幫助。每個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聰明,很多人也非常好奇
  • 初中學生聰不聰明,從這幾科成績便能看出來,班主任:確實挺準的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大家有看到嗎?看到李尖尖上學時被兩個學霸哥哥一左一右護送,我簡直羨慕到不行了!被這麼兩個聰明的大學霸環繞,不想變聰明也難啊。可惜,李尖尖似乎並沒有受到感染。看到這裡,我突發奇想,想和大家來聊聊如何快速判斷一個初中生聰不聰明,當然了,這只是一個野生的評測標準,大家只做參考哈!
  • 奧數對於中學生提高數學考試成績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我是原創作者紛紛揚揚的雪花,跟大家一起探討當代教育。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去學習奧數,大部分的家長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數學考試成績,但是學習奧數真的能夠提高數學成績嗎?那麼接下來繼續學習奧數對中學生有沒有影響?有也沒有,因人而異。學過奧數的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接觸中學數學時自然比別的同學具備一些優勢。
  • 李玫瑾教授:娃聰不聰明,從他的「手部」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important}導讀: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極為關心的事情,因為聰明的孩子在成長中總能比他人領先更多,做事情也會更容易上手一些。但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卻是一個很難判斷的標準,有時候還要看孩子上學之後的表現才能評判一二。
  • 一個學生的「聰明」是天生的嗎?到底與什麼有關?
    另一個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更重要:智力,並不是影響學生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套用一句流行語:高考這件事,還不到需要拼智商的層次。 同樣的學校班級,同樣的老師,付出同樣多的學習時間和努力,最終結果卻很不一樣:有人考取重點,有人普通本科,還有人就只能上二三本。 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
  • 奶水是否充足跟胸部大小有沒有關係?
    很多準媽媽非常擔憂自己產後奶水不夠寶寶吃,特別是一些胸部比較小的女性,這種擔憂更是明顯,那麼奶水充足與否究竟跟胸部大小有沒有關係呢?針對這個問題,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下文的詳細講解吧,通過這篇文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哦。
  •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他擅長哪門學科,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他擅長哪門學科,看完你就知道了大家應該都有體會,家長們聚在一起最喜歡的就是討論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自然就言語中透露著驕傲,總誇自己的孩子,聰明、好學。而成績不好的家長,則就唉聲嘆氣,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別人孩子優秀。但是,一個孩子聰不聰明不能光靠學習成績來判斷,應該從單科成績來判斷更加準確。因為啊,現實中不乏有很大偏科嚴重的天才,還有人認為,哪個天才不偏科。所以我總結了一些如何從孩子擅長的學科中,判斷孩子聰不聰明的的經驗,準確率很高。人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哪門成績可以證明智商高?初中老師:學生聰不聰明,就看這一科
    哪門成績可以證明智商高?初中老師:學生聰不聰明,就看這一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語文和英語,具備語言學科的性質。語文和英語都是語言學科,學生要想通過這兩個學科取得優異的成績,通常需要記憶詞彙,掌握語法,把握平時的時間,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
  • 李玫瑾教授:寶寶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寶寶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了,不用等長大。」>所以,想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當孩子有這樣一個行為的時候,說明他的大腦發育得很好,家長可以多讓孩子掌握不同材質的東西,從而更加快速的刺激寶寶大腦發育,寶寶會更加聰明。
  • 中考到底有多重要?和高考成績有關係嗎?其實二者關係很大
    文/耕耕教育高考是我國最重要的考試之一,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稍有差池,可能就改變了人生,然而中考好像就容易很多,不僅試卷的題目沒有那麼難,目標還很容易達到。那麼中考到底有多重要?中考和高考有關係嗎?一位經驗豐富的高中班主任直言:中考不僅重要,還會關係到高考成績。所以家長和學生應該重視中考,這樣才更有把握考上理想的大學,下面就一起看看其中的原因吧。
  • 怎麼判斷你家娃聰不聰明?教你一招
    怎麼判斷你家娃聰不聰明?教你一招 我家寶寶聰不聰明?很多時候,只要細心觀察,就能輕鬆辨別。如果你家寶寶有以下反射行為,恭喜你,你的寶貝很聰明哦~寶寶出生後,不管父母拿什麼靠近寶寶嘴唇,寶寶都會有吸吮行為。2.覓食當你拿個東西逗弄寶寶臉頰或是嘴唇時,他會用舌頭去探尋。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在吃奶時候尋找到媽媽的乳頭,但是在3個月之後這種情況就會逐漸消失。
  • 班主任坦言:學生聰不聰明,可以看這2學科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小學成績一直很好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就變成了這樣了呢。以上就是孩子成績變化的原因,家長不用干著急。在學校裡,老師是如何區分孩子聰不聰明的呢?那麼教師是如何判斷孩子聰不聰明的呢?30年教齡的班主任直言:判斷學生聰不聰明,可以從這2學科上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