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前為雞公山鼎盛時期,這時期不光別墅建築發展迅速,避暑人數眾多,而且與其配套的各項事業與服務設施也相應發展,商業、學校、建築、搬運業都相當繁榮。在這一時期逐步建成的南北街、與洋樓別墅風格截然不同。兩條雲中天街為石牆灰瓦民居式建築,這裡除商業門市外,住的都是為洋人服務的平民苦力、有建築工人、搬運抬木民工和其他服務人員。
當時教育事業在雞公山有很大的發展,1914至1949年間、山上先後建有13所學校,其中美文學校、瑞華學校是專門吸收長江流域和武漢的外國子女就學的。至今美國仍有「雞公山校友會」民間組織,即是當時在美文學校就讀的學生和在山生活過的美國人,懷著對雞公山的思念自發組織起來的,他們經常開會,會長還常帶隊、組團來雞公山故地重遊。他們還在國外出書辦刊宣傳雞公山。中國人辦的學校有11所。其中最出名的是豫鄂中學和東北中學。東北中學為張學良在北京組辦,專門吸收東北流亡學生,後遷來雞公山,該校曾是當時地下黨活動的重要場所。鼎盛時在山學生多達800人。
抗戰爆發後,雞公山逐漸冷落。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第三、第十師團佔領信陽。隨後南下出武勝關,雞公山就此淪陷。對群眾犯下滔天罪行,景區也慘遭破壞,再不見昔日繁榮景象,每年上山避暑者屈指可數。據1945年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雞公山警察局工作報告》中記述:房屋建築破壞更甚,私房被毀,公房絕大多數四牆孤存,門窗樓板,拆竊一空。僅以原教會區的121幢為例,勉強可以住人的只有47幢,其餘全遭嚴重破壞。據目睹者稱,樹木被砍伐80%,建築物被折毀40%,道路被扒掉20%,諸多公共設施如廁所、遊泳池、運動場、花園、路燈路標等一應俱毀。短短幾年,全山面貌皆非,到處野草叢生,狐兔出沒,一片荒蕪。
1949年4月1日雞公山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對山上房屋產權進行全面清理,洋人與軍閥、官僚修建的別墅、教堂全都收歸國有,原300餘幢別墅、教堂、現存212幢。建立了林場、茶場、花卉苗圃進行造林綠化,相繼建立了療養院、學校、郵電所、醫院、旅社、商店、餐館、照像館等、1963年盤山公路的修通,大大改善了交通條件,山上的基礎設施和別墅建築在逐步建立和修復。粉碎「四人幫」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雞公山的建設十分重視。1978年6月6日,外交部、公安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國家旅遊總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增加開放城市的通知》,把雞公山定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避暑勝地之一。
1935年前為雞公山鼎盛時期,這時期不光別墅建築發展迅速,避暑人數眾多,而且與其配套的各項事業與服務設施也相應發展,商業、學校、建築、搬運業都相當繁榮。在這一時期逐步建成的南北街、與洋樓別墅風格截然不同。兩條雲中天街為石牆灰瓦民居式建築,這裡除商業門市外,住的都是為洋人服務的平民苦力、有建築工人、搬運抬木民工和其他服務人員。
通往雞公山的道路
當時教育事業在雞公山有很大的發展,1914至1949年間、山上先後建有13所學校,其中美文學校、瑞華學校是專門吸收長江流域和武漢的外國子女就學的。至今美國仍有「雞公山校友會」民間組織,即是當時在美文學校就讀的學生和在山生活過的美國人,懷著對雞公山的思念自發組織起來的,他們經常開會,會長還常帶隊、組團來雞公山故地重遊。他們還在國外出書辦刊宣傳雞公山。中國人辦的學校有11所。其中最出名的是豫鄂中學和東北中學。東北中學為張學良在北京組辦,專門吸收東北流亡學生,後遷來雞公山,該校曾是當時地下黨活動的重要場所。鼎盛時在山學生多達800人。
東北中學師生在頤廬前合影
頤廬學校
抗戰爆發後,雞公山逐漸冷落。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第三、第十師團佔領信陽。隨後南下出武勝關,雞公山就此淪陷。對群眾犯下滔天罪行,景區也慘遭破壞,再不見昔日繁榮景象,每年上山避暑者屈指可數。據1945年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雞公山警察局工作報告》中記述:房屋建築破壞更甚,私房被毀,公房絕大多數四牆孤存,門窗樓板,拆竊一空。僅以原教會區的121幢為例,勉強可以住人的只有47幢,其餘全遭嚴重破壞。據目睹者稱,樹木被砍伐80%,建築物被折毀40%,道路被扒掉20%,諸多公共設施如廁所、遊泳池、運動場、花園、路燈路標等一應俱毀。短短幾年,全山面貌皆非,到處野草叢生,狐兔出沒,一片荒蕪。
日本隨軍記者拍攝的「京漢線雞公山初秋」
日本侵略者在山上的遊泳池
在當時,這些照片和文字都是為了宣傳、美化軍國主義。但今天,這些資料卻成為他們侵略中國,侵略雞公山有力的,無可抵賴的罪證!
1949年4月1日雞公山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對山上房屋產權進行全面清理,洋人與軍閥、官僚修建的別墅、教堂全都收歸國有,原300餘幢別墅、教堂、現存212幢。建立了林場、茶場、花卉苗圃進行造林綠化,相繼建立了療養院、學校、郵電所、醫院、旅社、商店、餐館、照像館等、1963年盤山公路的修通,大大改善了交通條件,山上的基礎設施和別墅建築在逐步建立和修復。粉碎「四人幫」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雞公山的建設十分重視。1978年6月6日,外交部、公安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國家旅遊總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增加開放城市的通知》,把雞公山定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避暑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