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什麼是幸福?每個對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在追求和嚮往著心中的幸福,有人認為幸福是無價的,錢不會買來幸福,幸福自然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然而,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以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與人花錢的數額呈正相關,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得出初步結論;適度的消費是提升人生幸福感的一個方法,對此應該如何看待呢?
愛花錢的人往往是關注自己或身邊人需求的人,他們通常將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上,比如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時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不過多地考慮金錢方面的問題。
這樣便可以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購買可以使他們獲得擁有的滿足感,他們不會為了節約路費而勞累自己,選擇消耗自己體力的出行方式,他們也不會為了省錢而忍住想要吃美食的心和胃。
這樣的消費觀念有好的一面,那就是會讓自己心情愉悅,不必忍受一些小小的痛苦,但是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會存在衝動消費的風險,或是會給自己的財力造成負擔。
無論如何,這類人的消費觀念體現出他們更加注重短期內的感受和體驗,而這種消費習慣也恰恰體現了他們享樂、利己的三觀。
這類人會更多地關注自己的需求,並且極力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愉快的生活環境當中,他們不會為了一點小事或是蠅頭小利委屈自己。
因此,他們在心中尊重自己的意願,會注重對自我需求的滿足,自然會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會花錢的人往往在事物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經驗,懂得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善於對資源進行分配以解決問題。
有時候,時間和金錢相互作用,一個人可以用消耗自身時間賺取或省下金錢,反過來金錢也可以幫助一個人省下他的時間,對於善於花錢的人來說,能夠在時間和金錢之間找到平衡。
他們會把錢投入到自己不擅長的、需要耗費過多時間精力的事情上,而把時間省出來用在能夠為自己創造持續性價值的事情上。
比如有的人為了節省租金,會選擇離公司很遠的地方租住,代價是需要在很早就起來趕交通,在上下班的路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樣做的確節省了許多錢,但是每天在時間上的消耗變多了。
來往的交通擠壓著每天早晚的時間,很可能會因為起晚趕公交或是地鐵而手忙腳亂,甚至是遲到扣工資,並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情緒都會受到影響。
工作效率會低,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也會逐漸變得消極,生活的幸福感直線下降。
如果他們願意選擇租住離公司比較近的房子,把浪費在路上的時間用於充實自己,每天給自己一個良好輕鬆的心態,或者投入到工作中,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能力變強。
工作效率上升,會獲得更多的報酬。相對而言,懂得如何花錢的人,他們的目光更長遠,對於自己的選擇會有更理智的考慮與權衡,做出的選擇也會更為明智。
會花錢的人不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無論是金錢方面還是與他人相處,當在一些小事上吃虧或是他人佔了他們小便宜時,比起理直氣壯地找相關人士理論。
他們會選擇一笑而過,不會將過多的精力用在討回自己小小的損失上,一個原因是他們的性格通常比較大方,不會計較細枝末節的東西。
另一個原因是讓丁點小事情破壞自己的心情或是一天的計劃是非常不值得的一件事,這也是能夠讓提升他們幸福感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知道,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糾結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雖然可能最後自己會得到一些小的利益,但是和所要浪費的時間相比不值一提。
這樣不斤斤計較、大方的性格使他們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東西與他人分享,自然也會得到更好的人緣。
而影響我們的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際關係,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讓我們有一個自信的狀態,並且在生活中更容易獲得支持和幫助,在事業上也會更加順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