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福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周小芳:「標準化+連鎖化」,零售餐飲行業...

2020-12-15 36氪

楊國福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周小芳

2020年的人力資源市場,危機和機遇並存。一方面,疫情打亂了企業的整體招聘計劃,企業招聘難度加大、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這種「混亂」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重要機會,靈活用工、招聘外包等新形式能夠在企業內部落地實踐。及時、有效地調整人力資源策略,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8月5日,36氪於上海圓滿舉辦了「WISEx2020新人力時代峰會」,邀請國內人力資源行業創業者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這一千億市場的破局道與術。

餐飲行業的人力用工現狀及未來趨勢是怎樣的?楊國福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周小芳認為,儘管面臨行業寒冬,但處在餐飲消費方式和文化轉型背景下的中國餐飲行業擁有很多機遇。在標準化連鎖化的趨勢下,只有提升人才素質,才能更好地實現行業發展。

楊國福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周小芳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很高興來到36氪主辦方平臺跟大家分享交流。餐飲行業在今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它是目前生存最難的一個行業,2020年對於大多數餐飲企業來說是嚴重考驗心臟承受能力的一年,甚至有些企業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以斷臂求生的方式關掉很多門店,也有部分企業將運營模式轉到線上。

今天主要從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餐飲行業的現狀,增長情況,以及在這種狀況以及今年疫情的情況下,餐飲行業的前景有怎樣的機會。

餐飲業的三座大山:房租成本、人力成本、食材成本

2019-2020年期間,中國餐飲企業超過一千萬家,有一個奇怪的數據是新增門店數量和關店數量基本持平,這說明餐飲行業平均壽命周期非常短暫,我總結為「快生快死」。這是因為餐飲行業長期面臨三大成本:第一,房租成本帶給餐飲行業巨大負擔,是房地產行業與餐飲行業的一個博弈。第二,也是與今天主題關聯的是人力成本,餐飲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佔到總經營成本的比例比較高。第三,在食品安全各環節監管的前提下,食材成本也非常高。這三座大山直接壓垮了很多餐飲企業。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選擇了轉線上運營的模式,但是線下轉線上需要提前布局,做線上線下的導流,導流說起來容易,但人才、數據、技術應用等各環節關聯度很高,對於獨店經營的企業來說,實際操作非常困難,往往只是一個概念。

由於惡性競爭加上各環節的層層抽取,售價不斷降低,線上紅利枯竭,實際上很多作坊類、單店經營的餐飲企業,平均壽命短暫,更多以負債的形式收場,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人才素質與餐飲業的標準化連鎖化

圖 | 楊國福集團

餐飲行業要想達到標準化連鎖化,首先要解決人才素質問題。餐廳行業整體人才素質偏低,比如很少有大學生願意從服務員做起。除了海底撈引進部分人才以外,大多數企業在人才吸納方面有非常大的困難。二是平均薪酬以及環境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整體較高的人才流失率。三是當下中國少有院校針對餐飲標準化連鎖化進行專業的人才培養相關。目前國內僅有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服務三星級以上的酒店管理人才。對於大眾化餐飲企業來說,人才是我們當下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用工荒也是困擾著餐飲行業比較多的問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行業的收入在不斷增長,但餐飲行業的平均薪酬並不高。同時,由於中國新增年輕勞動人口的斷崖式下跌,餐飲服務人員的年齡結構偏大,阻礙了向高素質人才發展的可能性。目前餐飲行業比較缺乏品牌化、數位化營銷相關的人才,這種情況下急需建立科學化、體系化的培訓機制。對目前國內的餐飲團隊來說,沒有非常合格和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的團隊以及技能上的專業培訓,這是當下需要重視的問題。

國內餐飲目前人力資源現狀以倒金字塔形式存在,與國際上的大型連鎖餐飲正好相反。國外尤其國際大型餐飲裡面,一線人員的學歷和技術佔據前沿性,從而在環境、品牌等各方面吸引力,都給中國國內大眾型的餐飲品牌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國內餐飲業想引入高素質的人才難上加難。

圖 | 楊國福集團

大眾化連鎖餐飲企業始終面臨人才匱乏的問題。70%以上的管理人員基本學歷都是在高中以下,本科以上學歷佔比不到1%,整體行業學歷層次等各方面亟待提升。餐飲經營是一項高技術含量的流通經營方式,由於單店經營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弱,目前中式餐飲的新型方式就是連鎖形式,餐飲行業面臨外延擴張,並需要在人才、品牌塑造、格式創新、技術應用、現代供應鏈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轉變。

餐飲業的增長原因:最難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機

在如此環境下,餐飲行業為什麼能持續增長?回到自古以來的話題,民以食為天。當下餐飲行業其實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三產業支柱,從2007、2008年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以及到2013年以及2019年、2020年幾個特殊時間段,飲食文化的變化成為新的餐飲競爭的分水嶺。主要消費群體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人數上,以前可能是六七個人甚至十來個人的大家庭,現在可能更多是以三到四個人的小家庭為消費主體,以及在選擇上,小而精的消費模式相比奢華型更受歡迎。

圖 | 楊國福集團

近十年的餐飲增長始終高於其他行業,並且維持在10%以上,預計未來五年能夠維持7%以上的增長率。最難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機,今年我們的加盟商就拿到了很多位置較好的店鋪,目前已經實現了很好的盈利,這正是面對羊群效應,需要逆向思維。

餐飲業的未來需要培養高素質人才

未來連鎖化、標準化、工藝化的餐飲會發展非常迅速,就今年而言,這類餐飲的受影響程度也沒有單店經營那麼大,並且近期數據顯示已經逆向增長了。單店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弱,達不到開源增效、節省資本和成本的功能。連鎖規模化的運作方式在未來的市場上更加能體現出規模效應。疫情期間,很多不會做飯的人學會了做飯,很多人擁有了大師級的廚藝,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食品安全,堅持品質第一是餐飲行業的長遠基石。

從前景來說,隨著經濟消費主體的變化,餐飲食品行業一體化是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從單一的價格競爭發展到企業品牌的競爭,以及文化的競爭,連鎖經營會逐漸取代單店獨家經營,這一定是趨勢。通過公關營銷、品牌運作、渠道全國化來發展也是必然趨勢。回到人力資源上,這對用工也有了新的要求和高度。

楊國福很早便做了全球化發展的戰略布局,從管理的角度,包括技術創新以及培訓上,做了一個精準定位,從食品安全、標準化、科學化、工藝化、流程化上做了餐飲食品的戰略布局。未來的餐飲食品將會是品質為王,集團目前的工藝水準可以到全世界去競爭,在國內可以達到前三的水平。

圖 | 楊國福集團

目前,國內沒有專門針對大眾餐飲管理人才的專業學院或者專業課程,所以我們楊國福集團成立了專門的商學院,除了對內部人才輸出以外,未來將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餐飲行業連鎖化的人才輸出。除了楊國福目前的戰略分布以及供應鏈布局,我們還有著現在及未來將一直同行的頂尖的戰略合作夥伴。

以上是我本次會議的分享,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連鎖化成餐飲行業趨勢 2019中國餐飲加盟榜百強發布
    東方網記者程琦3月14日報導:近日,CCFA新消費論壇——2019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美團點評聯合打造的「2019中國餐飲加盟榜TOP100」正式發布,雙方共同編撰的《2019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
  • 智能工廠助力楊國福麻辣燙零售戰略推進
    ,也更好的為集團發展賦能。」楊國福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的零售團隊已經在年初組建完畢,目前很多工作已在緊張推進中,零售產品將全面向加盟商開放,幫助加盟商拓寬收入渠道。當時就有餐飲專業人士預計,隨著楊國福加速布局調味品生產,餐飲圈的零售格局將產生震蕩。 2003年秋天,哈爾濱永和街,一家名為「楊記麻辣燙」的小店開張,生意好得驚人。在滿大街的小吃中,它也沒什麼特別。只不過,老闆楊國福花了兩年時間,在鍋底裡加奶、加糖,把傳統四川麻辣燙的紅油鍋底,變成了乳白色的骨湯。不喜辣的食客一嘗,嘿,真不錯。
  • 2019海峽兩岸餐飲新零售發展峰會重磅來襲,5月31日廈門見! - IT...
    30-13:35主持人開場13:35-13:55數位化為餐飲連鎖助力望湘園CIO-施一晨13:55-14:15品牌餐飲的持續成長策略弘爺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林洋豪14:15-14:35餐飲外賣新玩法餐道聯合創始人-王 曦14:35-14:55實現品牌制高點的發展秘籍楊國福集團副總裁-徐明哲14:55-15:15新零售新未來
  • 對話HRD|高新興首席人力資源官:組織細胞攀升,釋放變革力量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朱霞女士和ROCK智慧工作室創始人劉志斌,期望通過面對面的充分對話和交流,深度探討和剖析中國企業蓬勃發展幕後的那些「人和事」。嘉賓介紹嘉賓:朱霞目前任職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擁有美國六西格瑪協會(ASSA)6sigma綠帶資格證書&盟主認證。
  • 全新餐飲品牌「吉食匯」攜十億補貼亮相,合興餐飲加速新零售模式
    11月18日下午,「吉食為本 匯吉於心」2020年吉食匯品牌發布會暨 #城市美食代言人# 海選總決賽在北京市恆通商務園合興餐飲集團隆重舉行。合興餐飲集團行政總裁洪明基先生、合興集團營運長董春明、合興集團董事長方桂欣、吉食匯品牌創始人Dennis等多位嘉賓到場。
  • 2018餐飲新零售年會圓滿落幕,精細化運營決勝餐飲新零售
    11月17日,由商有(TG)外賣管家與極致薈主辦的2018餐飲新零售年會在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贏在精細化運營」為主題,邀請眾多知名餐飲品牌創始人、投資機構大咖以及商學院教授等重量級嘉賓出席,聚焦新零售風口,共話2018餐飲行業新風向。
  • 設「首席人力資源官」
    近日,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華秋智多了一個新身份——桐鄉市「首席人力資源官」,他的責任就是把桐鄉的人才政策宣傳好,協助企業引進更多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僅今年華友鈷業就引進了浙江大學等高校的400多名大學生。
  • 開6000家店後,賣麻辣燙的楊國福離海底撈還有多遠?
    邁向全國之後,楊國福有了新的方向,他提過,要做麻辣燙界的海底撈,就此電商在線專訪了楊國福。對談中,他顯露著一個傳統餐飲人的樸實,始終強調味道和價值觀對品牌的意義,甚至自己選擇加盟商都要看對方是否尊敬父母。但同時,他又保持著對網際網路的興致和陌生,把做線上化這件事稱為「跨界」。
  • 連鎖麻辣燙之爭背後:楊國福一年開店1000家,東北人打到四川去
    右三為張亮餐飲行業垂直媒體「餐飲章程」此前曾在報導中寫道,23歲的時候,跑了幾年銷售的東北小夥子張亮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不過一直也沒找到合適的項目。有一次他在四川跑業務時,偶然在路邊吃了碗麻辣燙,覺得回味無窮,因此決定把它帶回哈爾濱。
  • 熊貓星廚李海鵬:疫情常態化下,加速餐飲行業零售化與連鎖化進程
    2020年,疫情的出現致使餐飲行業出現斷崖式的下跌。「疫情大大加速餐飲企業連鎖化進程,許多中小型餐飲企業不足以承受經營壓力,選擇停業;連鎖型餐企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快速迭代,加速成長。當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市場恢復,連鎖化將正式爆發。」餐飲零售化數據顯示,餐飲零售化從 5 萬億(2019年餐飲市場規模4.6萬億+9.4%)餐飲市場向 15 萬億餐飲+食品 +供應鏈+食材市場進軍。
  • 楊國福的轉折之路:從小商販到擁有5000家加盟店的餐飲巨頭
    2017年9月,楊國福出任中國烹飪協會快餐委員會委員;同年,榮獲「中國餐飲行業創新領軍人物」;2017年10月,楊國福被上海連鎖經營協會評為「2017特許經營傑出人物」;2018年9月6日,四川楊國福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產,總部大廈於全球金融中心——上海。2019年3月,楊國福出任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委員會副主席。
  • 麥當勞CEO與下屬兩情相悅遭解僱後,首席人力資源官離職了
    視覺中國 資料當地時間11月4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公司稱,在公司解僱其執行長(CEO)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後,公司的首席人力資源官戴維·費爾赫斯特(David Fairhurst)已於11月4日離職。
  • 槐蔭區餐飲行業網站設計定製報價
    槐蔭區餐飲行業網站設計定製報價對於菜品質量嚴格把控,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還成為恢復生產的批餐飲企業。小谷姐姐不僅為加盟的創業者提供了強大的品牌支持,完善的加盟體系成為了商家創業堅實的後盾。還做到了全方位的培訓,從剛開始選址裝修,到營業開始時人員培訓,每一階段都有專業人員指導,真正讓創業著省心省力。
  • 要做麻辣燙界的星巴克,楊國福憑什麼?
    作為中國麻辣燙行業的領軍品牌,楊國福不僅建立了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成為高標準化的食材供應商;近年又加強了機械化建設,增加業務條線,發展零售產品,增添了食品零售商的新身份。但創始人楊國福並未滿足於此。未來五年,楊國福還計劃將加盟門店開至1萬家,實現集團營收破百億元。創始人楊國福「我們對標的是星巴克。」
  • 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分析:直營仍是連鎖擴張主流模式 品質化...
    ,其平均增長率為12.6%,超過了全國餐飲營業收入增長率,餐飲業集中化程度不斷提升,品牌企業影響力不斷擴大。截止至2019年4月全國餐飲收入為3281億元,同比增長8.5%,商品零售達27305億元,增長7.0%。2019年1-4月全國餐飲收入達到13925為億元,同比增長9.3%。商品零售達到114451億元,增長7.9%。
  • 餐飲連鎖階段論:從0到1要慢 從1到10、10到100要加速
    餐飲行業並不是什麼高科技行業,它仍然是傳統產業,仍需要靠好吃而不是過度營銷生存,因為餐飲是一種重複消費的行業,現金流大、頻次高,餐飲需要源源不斷的客流,而好吃才能勾住顧客的魂。   那麼,打磨餐企的商業模型要注意什麼?
  • 這場座無虛席的餐飲論壇告訴你答案!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錢凱,漢堡王中國產品負責人顧超,奧琦瑋公司創始人孔令博,奧琦瑋公司CEO陳斌先生、楊國福集團副總裁徐明哲,美團外賣學院院長白秀峰,就是泰JUST THAI 總經理胡祥智以及餐祺財務諮詢創始人(原望湘園CFO)趙建光、奧琦瑋公司常務副總裁兼創新事業中心總裁張興旺、奧琦瑋公司首席業務架構師胡協剛等來自各個領域的行業大咖,圍繞疫情後餐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課題,分別帶來了各自獨到的見解與觀點
  • OYO酒店首席人力資源官凌震文離職
    公開資料顯示,OYO酒店為印度經濟連鎖酒店品牌,成立於2013年。主打經濟型快捷酒店概念,於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而凌震文本人,則於2018年底加入OYO酒店,擔任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CHO)一職。在此之前,凌震文曾先後在可口可樂、阿斯利康、大眾點評、順豐速運等企業擔任人力資源領導職位。
  • 餐飲進入微利時代!如何做才能提高利潤率?
    想要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必須執行精細化的管理標準,從源頭出發,直接為企業節省成本,為產品出品的標準化鋪好道路。47年前,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三大餐飲連鎖企業之一,中餐界引以為傲的鼎泰豐也曾遇到管理難、出品標準化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