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仉澤翔
編 | 華記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7月1日,一則「張亮是楊國福外甥」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前列,將兩大麻辣燙品牌聯繫在了一起,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爭論了這麼多年誰家的麻辣燙更好吃,突然發現居然白爭了,人家是一家人。
但AI財經社查詢關於兩位創始人的公開報導後發現,兩人的早期履歷略有差距,存在交集的可能性不大。同時,AI財經社致電楊國福集團官網公布的客服電話,對方則表示,「客服電話僅處理前期的加盟流程和費用的解答,其他問題無法給出準確的回覆。」
此外,有消息稱近年逐漸興起的汆悅麻辣燙創始人楊國庫是楊國福的弟弟。天眼查數據顯示,楊國庫確實與楊國福存在關聯關係,2007年楊國福集團成立時,楊國庫曾在其股東序列中,但在2015年後退出,但此後並未經營任何公司,與汆悅麻辣燙也並未產生關聯。
楊國福、張亮未有交集
根據網傳消息,在楊國福麻辣燙店剛起步的時候,張亮在店裡負責炒麻辣料,但是所有料都是舅舅楊國福關門調配好以後,才拿出去炒的。張亮問舅舅很多次,麻辣料的配方和比列,可舅舅一直沒有告訴他。直到有一次楊國福忘記鎖配料間的門,張亮進去拿到了麻辣料的配方,這才出來單幹。
官網資料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始創於2003年,第一家直營店開在哈爾濱永和街,名叫「楊記麻辣燙」,楊國福的個人IP還未對外打響,直到2007年才統一更名為「楊國福麻辣燙」,僅用了一年的時間楊國福就已在全黑龍江省布局了500家加盟店,並在內蒙古開設了第一家省外加盟店。
在楊國福開始向省外擴張時,張亮麻辣燙才剛剛起步,在離哈爾濱市區23公裡的阿城開業。創始人張亮生於1985年,哈爾濱賓縣人,2003年楊國福麻辣燙成立的時候,他才剛剛18歲。
右三為張亮
餐飲行業垂直媒體「餐飲章程」此前曾在報導中寫道,23歲的時候,跑了幾年銷售的東北小夥子張亮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不過一直也沒找到合適的項目。有一次他在四川跑業務時,偶然在路邊吃了碗麻辣燙,覺得回味無窮,因此決定把它帶回哈爾濱。
根據這一報導,張亮早年曾幫楊國福炒麻辣料的傳聞似乎不攻自破了。7月1日下午,AI財經社就此問題致電楊國福集團官網公布的客服電話,對方則表示,「客服電話僅處理前期的加盟流程和費用的解答,其他問題無法給出準確的回覆。」
同時,天眼查數據顯示,雙方在經營上也沒有實質交集。目前楊國福麻辣燙的母公司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只有三人,朱東波、楊興宇和楊國福。直接持有楊國福這一品牌的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則只有兩名自然人股東,分別為楊國福和朱東波,楊國福的弟弟楊國庫於2015年退出公司後未有商業行為。
張亮麻辣燙則隸屬於黑龍江省張亮餐飲有限公司,早期股東中的張紅、張雙疑似與張亮有親緣關係,但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陸續退出。目前黑龍江省張亮餐飲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大股東為徐小軍,持股70%,創始人張亮僅任監事,持股30%。
東北人的麻辣燙江湖
麻辣燙選擇了東北人,東北人則將其發揚光大。
與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齊名的背後,是楊國福和張亮兩大麻辣燙巨頭近9000家的連鎖門店布局,其中楊國福麻辣燙全國門店約在5500家左右,最快時每年新開加盟店1000家。
從加盟費上可以看出,同樣是面向低端白領和高端藍領人群,楊國福的品牌定位則略高一籌。
數據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在上海的加盟費為每年59900元,全國最貴,其次是北京的每年39900元和廣深的每年23900元,即便是鄉鎮地區,每年的加盟費也高達7900元。除此之外,每家店要繳納10000元的保證金,但上海則為60000元,北京為20000元。
而張亮麻辣燙的加盟費卻便宜不少,且較為統一,一線城市每年10000元,縣級市每年8000元,鄉鎮地區每年僅繳納5000元。保證金更為便宜,一次性繳納5000元,終止加盟時刻無息返還。
對加盟商,兩位創始人也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一位強硬,一位溫柔。性格張揚的楊國福曾對外表示,「自己就是核心模式」,對加盟商「不聽話的不要」。
張亮則經常對媒體直言「(自己)只能燙好一碗麻辣燙,其他事都不是自己的強項。 」對加盟商,責稱,「我沒把他們當外人。」「我們加盟費要的少,能保障公司基本運營就行,目的是為了降低門檻,讓那些想經營麻辣燙的人能夠參與進來。」
為保證門店質量統一,兩大巨頭也在完善各自的採購渠道。自2010年開始楊國福在全國形成哈爾濱、瀋陽、天津、青島、通遼、廣州六大物流基地為全國門店備貨配料,保證口味的統一。張亮則選擇與雀巢、太太樂、天味食品等知名原料供應商合作,保證自身供應鏈順暢。
但規模化、標準化的店鋪擴張仍令雙方的供應商壓力山大。於是離開了發源地四川的麻辣燙,被東北人再次帶回了故鄉。2018年9月,楊國福四川工廠正式開工。
據報導,這家坐落在成都郫縣的大型工廠可滿足20000家門店的原料配給,將實現調味料年產能5200噸、火鍋底料年產能4800噸、花椒和胡椒年處理能力800噸。此外,這個研發基地還包含了2個不同級別的研發廚房和1個大型實驗室。
得益於在餐飲市場的江湖地位,原本被火鍋行業所排斥的麻辣燙終於被「扶正」。
2019年3月16日,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委員會在成都召開2019年工作會議。會上,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福與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四川省火鍋協會執行會長嚴龍、重慶劉一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梅等九人被增補為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委員會副主席。與會代表還在會議間歇參觀了四川楊國福工廠。
黑龍江連鎖餐飲集團軍
麻辣燙兩大巨頭布局全國的背後,是來自黑龍江省的餐飲集團軍。和張亮、楊國福一樣,黑龍江出產的餐飲品牌普遍主抓線下流量渠道,以加盟模式快速攻城略地。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合計門店9000餘家的麻辣燙雙星,來自黑龍江的無名緣米粉線下門店多達6000餘家,火鍋品牌劉一鍋、辣荘也分別有1000家和300家門店,有著「水餃界華為」之稱的喜家德更也同樣在全國鋪設了460家門店。此外還有冰城串吧、武聖羊雜割、遇見小面等明星品牌。
有媒體將黑龍江的連鎖餐飲現象歸結為當地民營經濟困境難解,餐飲業競爭激烈。辣莊火鍋創始人魯小旭,曾對媒體介紹過哈爾濱餐飲的生態:「哈爾濱餐飲競爭相當激烈,只要能從哈爾濱走出來的餐飲品牌,大都能在東北或是全國走得好。」
和麻辣燙雙子星一樣,主打連鎖加盟的黑龍江餐飲品牌同樣注重自身供應鏈的安全。餐飲老闆內參曾介紹過,無名緣米粉在進軍去全國前,曾組建過一個5萬平米的大型生產基地;冰城串吧在只有20幾家店時,就在北京建立了支撐100家店的6000平的中央廚房,2015年又建立了10000平的食品加工廠,保證食品質量的統一。
冰城串吧創始人張利也稱,古代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黑龍江餐飲人大多追求「總部連鎖,店鋪複製、體系支持」對供應鏈十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