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看最近正熱播的一檔綜藝節目—《中餐廳4》?節目裡的嘉賓有黃曉明、趙麗穎、張亮......
也許有人沒看過《中餐廳》也早就認識了張亮,他作為早年大火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1》的嘉賓,曾風靡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爸爸」。
最近天眼妹看到張亮某條微博的評論區,充斥著一些網友的指責,說張亮對自己的餐飲店疏於管理...天眼妹傻眼了,張亮啥時候自己開了家餐廳?
哦,原來網友們說的是張亮麻辣燙...
天眼妹沒想到,竟然真有人以為張亮麻辣燙是明星張亮開的。首先,明星張亮的本名並不叫張亮而是叫張振鎖,其次張亮麻辣燙的創始人張亮實際上長這樣:
有趣的是,張亮本人還回復了其中一條評論「去吃楊國福啊」,推薦他們去吃張亮麻辣燙的競品——楊國福麻辣燙。
最後楊國福還放話,請張亮來做代言人。網友連廣告語都替他們想好了,「楊國福麻辣燙,連張亮都覺得好吃的麻辣燙。」
害,鬧來鬧去,沒想到到最後楊國福成了最大贏家......
張亮和楊國福是親戚?
除了明星張亮,張亮麻辣燙還始終和另一個男人扯不清關係,那就是楊國福。
很早的時候就有自媒體博主指出,張亮和楊國福是親戚,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
當時的天眼妹也很吃驚,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錢包都被一家人「騙」了...
連用搜尋引擎一搜,都會最先看到「張亮是楊國福侄子」作為標題的新聞。
但事實上,楊國福和張亮並不是舅甥或叔侄的關係,人家已經親自闢謠了。
2019年,張亮曾親口向《財經》澄清,楊國福其實是他「姑家的表姐夫」,也就是說,倆人平輩兒,並不是叔侄關係,只能算遠房親戚,但他們確實是熟人,並且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哈爾濱賓縣。
楊國福於1970年出生,張亮比楊國福小15歲。
楊國福在30歲以前,一直在哈爾濱的街頭做擺攤生意,2003年,他的「楊記麻辣燙」哈爾濱永和街開張,路邊攤變成了生意紅火的小店。
其實麻辣燙起源於四川,美味又實惠的「低配」火鍋,讓麻辣燙風靡全國,一開始擺攤賣粥和小菜的楊國福也轉身做起了麻辣燙的生意。
但楊國福發現,在東北,並不是人人都能吃辣,於是他機智又巧妙地修改了配方,他用牛骨湯做湯底,加入冰糖和全脂乳粉,調製出了一種口味鹹中帶甜、湯汁可以入口的新麻辣燙。
經過楊國福改良的麻辣燙大受歡迎,為他以後的紅火生意奠定了基礎。楊國福自己開了楊記麻辣燙的店鋪後,發現不僅自己有了得到過市場驗證的配方和經驗,不少同鄉的親戚朋友也想做麻辣燙,不如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們,讓他們負責分店,把楊記麻辣燙的規模擴大起來。
說白了這個模式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加盟」。
2年後,楊國福成功在周邊縣城開了十幾家分店,並於2007年把「楊記麻辣燙」改名為「楊國福麻辣燙」。
這時候,張亮出場了。
2008年,楊國福麻辣燙在黑龍江省內的加盟店突破300家的時候,早在3年前就自己開過麻辣燙店但最終經營失敗的張亮,在汲取楊國福的成功經驗後,沒有選擇加盟楊國福麻辣燙,而是打造屬於自己的麻辣燙品牌。
2009年的時候,野心勃勃的張亮就在外地成立了張亮麻辣燙分公司,走出東北。
張亮麻辣燙擴張的思路是,開拓一個新市場前,先在當地開個直營店做示範,分公司駐點服務當地加盟商。一邊安營紮寨、一邊攻城略地,靠著對加盟商「薄利多銷」,張亮麻辣燙與楊國福麻辣燙的差距在一步步縮小。
其實這兩家的擴張軌跡十分相似,最初的加盟都是從親戚朋友開始,都不收取加盟費。這一方面是出於行走江湖的朋友義氣,另一方面也是寄望於通過熟人網絡完成第一階段的擴張。
兩家麻辣燙比拼的號角在北京正式拉響,2013年,楊國福、張亮前後腳在北京開出分店。到2014年11月,楊國福麻辣燙在北京已有147家店。不過,張亮更快,1年半時間就做到了400家。
《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評出的中國快餐小吃Top10,楊國福麻辣燙排第二,張亮排第三。
到今天,楊國福麻辣燙在全國的加盟店有5500多家,張亮麻辣燙4500多家。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進入中國32年的肯德基,也不過5000多家連鎖店,連麥當勞都只有3200多家。
現在,張亮麻辣燙還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多個國家開設了店面,天眼妹只想說,不愧是我大天朝的快餐!
哈爾濱賓縣
一個餐飲界的「風水寶地」
如今不論是楊國福麻辣燙還是張亮麻辣燙都無疑稱得上是中國的「小吃之王」,但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家麻辣燙在全國加起來不過只有一萬餘家,但我國註冊麻辣燙小吃店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0W+,而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麻辣燙更多,分別超過了3萬。
黑龍江和吉林兩個省的麻辣燙店鋪總數加起來比全國的沙縣小吃還多......
圖片來源:天眼查
不少人都說,是楊國福和張亮把家鄉賓縣做成了「麻辣燙之鄉」,並把東北麻辣燙做大做強。
其實在賓縣,除了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還誕生了好幾家餐飲「巨頭」,這裡可以說是一塊「風水寶地」。
張亮、楊國福麻辣燙以外,還有無名緣米粉、喜家德水餃、冰城串吧,以及烤動力、辣莊、劉一鍋、馬洪亮……
賓縣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下轄縣,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在當時的賓縣,有一種說法:「一個村子,有人幹,大家都跟著幹。」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賓縣這個地方才產生了產業集群效應。
就像美國矽谷的科技集群,北京中關村的高新產業,廣東中山古鎮的燈飾產業集群、福建晉江的運動鞋產業...
最後,你更喜歡吃張亮麻辣燙還是楊國福麻辣燙?你心中的「中國小吃之王」是哪家呢?